第761章
这次靠岸之后,一家子在岸上停留了一段时日。
这天沈寄收到王氏的信,拿给魏楹看,“苏家打东山书院的主意呢,准备向王山长的孙女提亲。”
老蒋当黄埔军校的校长捞足了政治和军事资本,王山长当东山书院的山长其实也不遑多让啊。
虽然东山书院这十年才起来的,但一批一批的师兄弟,如今怕是已经自成一派了。
虽然基本还在低位不太显,但假以时日会逐渐壮观的。
这是上位者绝不可能坐视的力量。
王氏家族乃是清流,在朝中自成一派,并没有投靠太子或者平王。
“没想到平王这么心急。才不足十一的小姑娘,就要抢着订下了。”魏楹说着看向沈寄,“你是不是因为王家小姑娘关系太大,所以才没有考虑过她?”
他们家也暗地里在寻摸儿媳妇的人选呢。
沈寄笑笑,“我想过的。可是我觉得这样的小姑娘,怕是进东宫更合适。”
魏楹一凛,小寄这是不想自家和东宫的牵系太深。
如果他们家的儿子娶到王山长的女儿,太子想必也很乐见,不会从中作梗。但魏家和东宫绑得就太紧密了。
想必王家也不想和皇子有太深的牵扯。
但东山书院越是耀眼,在上位者眼中也就越吃香。他们是避不开的。
在择媳这事儿上,魏楹其实也考虑过王山长的孙女。这会儿听沈寄说可能东宫也有所打算,便作罢了。
沈寄笑道:“小包子、小馒头的亲事还是交给我慢慢看吧。男主外、女主内。内宅的事儿应该我来操心、做主。谁家有合适的女儿,你本来也不是那么清楚。不过,还是不要急,事缓则圆。”
小馒头听说六婶来信,跑来问道:“娘,六婶信上提到信哥和宁哥还有清明叔了么?”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就提了一句,说都挺好的。信哥、宁哥老样子,就认真读书呗。倒是你清明叔在书院活跃着呢。”
小包子、小馒头当初是隐瞒身份尽量低调。只是因为哥俩成绩实在不错,这才很引人注目。周围渐渐围绕了一批同窗。
直到后来他们兄弟连坐被关进大理寺,书院的先生和同窗才得知他们是丞相府的公子。
傅清明却是高调得很。
他不高调也不行,顶着那么一张脸,一入学就被人有意无意的围观。
可别当书院就是净土,里头也不乏暗藏龌龊心思的人。
所以傅清明一入学就将身份亮了出来。
魏楹虽然人不在京城,但堂堂上柱国的妻表弟,也不是谁都能欺负的。靠山王世子的殷鉴不远。
官宦子弟只要回家一打听,就能知道魏楹在各种场合都是高调带着这个妻表弟亮相的,可见其重视。可不是什么不受待见的亲戚。
再说魏家如今暗地里的力量,都是傅清明在掌管。就是谁想暗中对他下手,那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他在书院索性放得很开,一入学就成了风云人物。
而且他入学的名次也靠前,这两年的恶补极好的弥补了他起步晚的问题。
和人高谈阔论时旁征博引,完全没有学养不够的短板。
他如今不但自保无虞,有些软糯的林淳在预科班都被他护得周周全全的。信哥和宁哥都没什么用武之地,只能在一旁看着他风光无限了。
其实傅清明的身份,魏家有些人不是没有猜测。
譬如宁哥他娘一眼就认了出来。还有些长辈也隐约猜到了。
所以根本没长辈念叨过魏楹对魏家子弟的关照,还不如对傅清明这个‘外人’的。
说了不管用不说,不但得罪魏楹还会惹翻老十五那个横人。得失之间那些人可是会衡量的。@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至于魏柏和王氏,他们是再知道沈寄的分量没有了。
而且沈寄这些年待他们相当的够意思,也从来没有亏待过琳姐、信哥还有曦姐。他们也就不会说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