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挽翠带着丫鬟,挎篮里装着祭品和香蜡纸钱等。他们这是去给沈父上坟去。
一切的开端就是沈父在镇上咽了气,然后沈寄的前身卖身葬父。
小亲王也和娴姐儿一道跟在后头。毕竟是大嫂亲爹,就算他们的身份不方便拜,一道去看看也好。
而且山上景致不错,趁着太阳还没有升得太高,去走走也好。
这一趟出游让小亲王觉得天地实在广大,难怪大嫂一直就想出门。
娴姐儿就笑他,活了十五年其实就在京城内外打转。
要不是去温泉庄子和半山寺,搞不好就在魏府和皇宫以及附近的公主府、郡主府、王府打转。
那就只有方圆二十里了。这回出门就是带他开眼界来的。
这会儿田间已经很多人在劳作了。
这夏日村民通常起个大早,一早晨就干完了一半的活,然后再回去吃早饭。
不然下午出来太热了。
魏家人的回归,也只是让村中的女眷忙活着招待十里八乡来客。
男丁却是没什么事儿,照旧做家里的农活。到了饭点还能直接去流水席那边吃饭,有鱼有肉。
不但不耽误事儿,反而方便无比。
二狗子的青砖大瓦房,预备等到农忙过了,村里壮丁都有了空闲再动土。
到时候都去搭把手很快就可以修好。他只需要提供饭菜和一些工钱就好。
农闲的时候去搭把手,大家也是很乐意的。
而且,的确有不少人家打算把儿子交托给二狗子,带去京城的主意。能对他家的事搭把手肯定更高兴。
小亲王看着很高兴,“真是好一派劳作的景象啊。我这趟回去,皇兄也不能再说我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就会听戏了。”
这是有一回他去二狗子的农庄,一时兴起下了田,将谷子当杂草拔掉。
被小豆沙说给皇帝听之后的事儿。
因为是去给‘亲爹’上坟,沈寄不好在路上说笑。
就没有提小亲王昨天在田坎边,问王二叔那个几岁的小胖孙,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的事儿。
他是不知道他已经被小胖娃鄙视惨了。
要不是王二叔叮嘱过,小胖娃就要出去告诉小伙伴们,京城来的贵客、魏家的姑爷啥都不认得了。一点都不晓得藏拙!
小豆沙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着,嘴上问道:“外公跟娘长得像不像啊?”
沈寄道:“肯定像啊。你不像你爹么?”
“大姨说娘长得更像外婆,很像很像。”
“是啊,可是也有一两分像外公啊。”她可能真的长得偏向外家吧。
不然当初也不会被误认是穆王之女了。
那些人就以为她像芙叶亲娘,不太像穆王。就连凌先生都这么认为的。
“哦。”
汪氏问道:“小豆沙还能走么?听说你外公的墓上山头上呢,那儿地势开阔看得远。”
沈父的墓是他们离开之后,由府里庞管事带着人来修的。具体在哪里汪氏也是听小芝麻回去讲的。
不过那块好地头她知道,就在这座山顶上。正好可以望见他们的青砖大瓦房。
所以说,庞管事做事还是用了心的。
小豆沙点头,“我可以的,祖母。”
要走山路,她穿的不是碍事的长裙子,裤子也打了绑腿。
这说是山,其实就是一个小山坡,她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