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日子,德叔赶着驴车,魏楹坐他旁边。
沈寄和德婶还有行李在车厢里,四个人就上路了。
坐了四个人,自然走不快,慢腾腾的在路上走着。
不过比徒步还是好些了。
至于为什么是驴车不是牛车,当然是因为耕牛很贵。
如果羊能拉车,沈寄就用羊了。路上还可以用杏仁煮羊奶喝。
用杏仁煮是为了去羊膻味。魏家在沈寄积极倡导下就买过一头,每天挤奶煮给给魏楹喝。
现在只好寄放在裴师母那里,她也爱上了喝去了膻味的羊奶。
一开始沈寄很是有些兴奋,悄悄撩起车帘往外看风景。
德婶虽然觉得不妥,可是她不是正经长辈,不能像裴师母那样喝止。
而且沈寄一路嘴甜的把她哄着,有吃的也先想着她。
左右外头看不见、也不知道是谁,她也就不出声了。
“哈哈,魏楹,你就坐着驴车上京,倒也是沿途一景。我就不等你了。”
沈寄捏着车帘的手一紧。
哼,是那个可恶的王灏!
今天是适宜出行的黄道吉日,两人在路上撞上了也不出奇。
眼见王家的马车扬长而去,她小声的‘呸’了一声,小人!
让你再猖狂一阵,等你再落榜姑奶奶就有热闹看了。
沈寄对于在危难时伸出援手的胡胖子、裴先生十分感激,对这个落井下石的王灏自然没有什么好感。
“不用理他!”魏楹淡淡的说。
他转向德叔,“德叔,不如你教教我赶车,这样一路你也可以歇歇手。”
“这怎么行,魏少爷你是读书人呢。”
“读书人就非得四t?体不勤五谷不分么,万事万物其实都是可以感悟大道的。”
魏楹说着拿过鞭子,德叔便无可无不可的教了起来。
正月间上路,冷风割面,外头两人都穿得很扎实。
沈寄无比庆幸魏大娘有一段时日整日、整日就在家做衣服。魏楹有足够的衣服可以穿,一年四季都有。
不然,让她给做大衣服她就得喊完蛋。
去成衣店买的话又太贵,实在不符合沈寄开源节流过日子的理念。
这一次魏家出了事,沈寄也就顾不上自己的小算盘了。
一心想着等魏楹离家赶考,她也就算是仁至义尽报答完他们母子了。
这会儿坐在驴车里,出远门的兴奋劲头过了,才反应过来自己跟着上路这不是牵扯越来越深了么?
原计划她是把银子都借给魏楹,以他的性子考上以后肯定是要全还给她的。
而她呢,这段时日也可以在家继续的挣钱,还可以顺道和二狗子把婚事定了。
她是越看越觉得二狗子是良人。
怎么一下子就变成她跟着魏楹上路了。而且还说走就走,一点思考余地都没留给她?
第26章
自己跟着上路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啊。
沈寄挠挠头,那带上自己做什么?就是为了让自己一路长点见识,然后可以去京城赚大钱?
可是,赚大钱之前那也得先花出去不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