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沈寄教她的,阿玲日后想自己摆摊子,学会算账是第一步。
不过,到如今,她跟着沈寄也开了不少眼界,志向已经从摆摊子上升到开铺子了。
末了,阿玲算清楚了自己核了一遍。
又跟挽翠手里剩下的银子对了一下。两人觉得无误,便拿着来给沈寄看。
沈寄翻看了一下,到了林府这一个月,除开买人她竟然用了将近五十两银子。
最大的开支就是给所有人发月例以及做新衣。
而她置办的衣物首饰,还是从林夫人手里那一万两聘礼里支出的。
这还没把送谆儿的两个小金狮子算进去。
还有贺府的寿宴她也是以林夫人干女儿的身份去的,她都没有另外送贺礼。
按道理,日后魏楹这个一家之主也要给她发月例。
林夫人一月多少月例她不知道,可贾宝玉他娘王夫人一个月也才二十两。
看这个架势她日后也是注定入不敷出的。
日后人情往来、自己的衣服、首饰也应该是公中支出。
可这些陪嫁的人也还是得她养的。
现在看来,发工资都成问题,更别说奖金了。
那日后她还怎么驱使人啊?
沈寄再次坚定了要开绣坊的念头。
说实在话,之前魏楹把几千两银子交给她保管,后来又拿出魏老太爷给的办喜事的两万两。
沈寄心头也有了一种阔了的感觉。
不说跟在乡下比,就跟刚到京城摆摊一个月赚五十两就高兴的不得了的时候比,现在也富裕多了啊。
如今这么一盘算,每个月的支出可真是不少。
细想想,不但是她自己这里入不敷出,整个小家也是这样。
新宅子那边还有十多个仆人呢。
而两人名下的庄子以及铺子,暂时都还没看到收益。这不成坐吃山空了么?
办喜事的银子是专款专用,而且经了七夫人的手,她会不会从中捞一笔、捞多少,下头经手的仆人又捞走多少这还不知道呢。
回头账上能给自己留下多少银子真的是不t?好说,她还能去一样、一样查七夫人的账么?
就是魏楹现在,也不可能让人监督七夫人的各项用度的。
尤其魏宅现在除了老赵头和管孟,还都是才分到他名下的魏氏世仆。
他本人每天上衙下、衙也根本没有功夫管内宅的事。
这也是他急着要把沈寄娶进门的原因之一了。
等成亲后,能动用的现银大概也只剩下之前魏楹自己拿在手里的几千两。
那是他母亲留下的庄子田地铺子的收益。
还有沈寄陪嫁压箱底的五千两。
看来自己连安心度蜜月的日子都没有,一过门就得赶紧把家里的财政大权接过来,然后盘点清楚。
最要紧是必须把被二夫人把持多年的庄子、铺子拿到手中。
而且,做这一切还不能表现得太过急切了。
挽翠跟阿玲看她瞅着她们算的账发神不禁对视一眼。
之前半个月的时候她俩私下也对过一次。
那次就弄错了,钱跟账总是对不上。所以这次才再三核对,怎么,又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