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看到母鸡出来护仔,他俩就会赶紧扭头跑。
娴姐儿道:“小豆沙好适应王家村的生活啊!”
小亲王道:“我也觉得自己挺适应的。”
娴姐儿失笑。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连葱和蒜苗都分不清的人,说他很适应村子里的生活!
喝着糖水的两小抬起头来,甜甜一笑,“姑姑、姑父——”。
两人将他们抱到腿上,小亲王道:“我从来没见过大哥如此闲适、放松的样子。”
之前在路上也没有这样过。清明哥的事儿解决了,可能只是一方面而已。
娴姐儿道:“别光说大哥了,大嫂也是一样的。”
沈寄道:“就跟王爷你在魏家长大,对魏家感情挺深一样的道理嘛。”
说话间,挽翠进来禀道:“夫人,胡统领发现一个男子在外窥视宅子,神态不善。他请示夫人要不要问问是怎么回事儿?”
沈寄挑眉,“不用,告诉里正一声就好。”
神态不善?他们在王家村应该没有什么仇人哦。
而且回来之后她也很注意约束下人,不管是丫鬟、小厮、管事婆子还是家将,都不应该会在外头仗势欺人才是。
他们都二十多年没回来了,这些年一直寄银子回来。怎么也不该被记恨才是?
而且,就是要仇富,村民肯定也就仇仇二狗子就好了。知县他们都怕的,魏楹的位置就更不太可能引起村民的嫉妒了。
胡统领在屋外答应着出去了,同时加派了人手去书院保护老爷,也加派了人手去保护挖野菜的四姑娘。
到了王家村,村民都非常的热情,而且他也知道夫人二十多年一直不间断的在寄银子回来,帮助鳏寡孤独、老弱病残。
他就没有太留意有没有人会对自家主子不利,没安排多少人当值随行保护。
如今看来,就是在王家村也不能掉以轻心。
那人见被人发现便要匆匆离开,魏家的人也没对他怎样。
倒是隔壁的门开了,王二叔出来就给了那人一通骂:“你是个狼崽子啊?当年要不是魏大人以德报怨、出钱出力,你那短命老子能千里返乡?……”
他在屋里看到那人在树后看着魏家的宅子目露凶光,穿上鞋就出来了。
他老人家中气足,沈寄在屋里都听到了。噼里啪啦的一通骂,让她反应过来这人是谁。
当年和魏楹一个书院念书的王灏的儿子!
他晚魏楹三年考中举人。因为魏楹出去游学三年,所以两人是同科进京赶考的。
当初在县城,魏家的人来闹事儿说魏楹是逃奴之子,要取消他的科举资格的时候,王灏就带头搞过事儿,要马知县即刻取缔他的资格同时治罪。
这就不说了,后来王灏买了泄露的科考题目名列前茅。
最后被查出来,魏家二老爷买通狱卒暗示让他攀咬魏楹,他果然就损人不利己的攀咬了。
害得魏楹也被抓到大理寺。要不是十一叔出面奔走,淮阳魏氏出钱、出力,魏楹根本就不可能活着出大理寺。
后来就是出来了,也是受刑严重,都快不成人形了。
最后的确是王灏翻供,魏楹才能活着出来。但如果不是他胡乱攀咬,魏楹根本就不可能含冤下狱。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而且事后魏楹也出银子给他收尸,让德叔领着运棺人千里迢迢把他送回了王家村。
这也算仁至义尽,相当对得起王灏了。他儿子凭什么对魏家还有恨意?
沈寄沉下脸,“胡统领,把王灏的儿子给我弄进来。然后你去请如今的里正和当年的老里正一起过来一趟。管孟,你去书院把爷叫回来。”
她一边说一边朝堂屋走去。
小亲王和娴姐儿很少看她沉下脸,当下便知道肯定是对头。
小亲王便跟在沈寄身后一起出去,让娴姐儿在屋里照看两小。
沈寄走了两步道:“大娘呢?挽翠去找找到哪家串门去了。你去告诉她家里只是出了小事,千万不要着急跑回来。要回来也慢慢走。”@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