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这世道,同宗同族是有帮衬的义务的。
何况她爹还是魏楹的亲堂弟。
这算盘打得不是一般的精。
她也不想想,她凭什么得到这些?
她开了个头,以后大嫂岂不得把老家那些侄儿、侄女的终身大事都担负起来?
大嫂才不会干这种傻事呢。
成了是应该的,有一点闪失她就得负责一辈子。
又不是她的儿女,从前她记不记得这个侄女儿都不好说。
让她给小权儿做媒她乐意,帮衬娴姐儿也没二话。
但那是因为长房和幺房一直是共同进退、感情十分深厚又很了解那兄妹俩啊。
巴着长房把女儿嫁进高门,就是一贯走得近的六哥、六嫂都不敢做这么明显呢。
如今大嫂‘重病’不能出门,可谓是断了芳姐儿最大的念想。
之前还有去慈心会这条途径,但如今看来那位六嫂怕也不是省油的灯。
完全没有要帮芳姐儿搭桥牵线的意思。
她可不就要恼了么。
这样下去,再过几个月她就得回去了。那这趟留下可就白费功夫了。
据傅清明对人性的了解,芳姐儿应该不会就此放弃。
不过他暂时也想不到她还能做什么。
相府读书的日子挺好,让他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家庭气氛。
闲了没事看芳姐儿蹦跶也不错。
反正她也不能蹦出大嫂的手掌心。
第574章
十二岁的小姑娘,没有大人带领,是没可能自己去交际应酬认识人的。
她自己想方设法去混个脸熟,那些贵妇人对她的态度肯定就是两样了。
另外,想当相府侄女婿的书生是不少。
但是相府门禁森严,慈心会也很看重男女大防,私相授受什么的绝无可能。
小芝麻回到正房,把怎么处理的对沈寄和汪氏说了一通。
汪氏道:“总归是我影响了明哥的出身。”
明哥的爹是商人没错,但沈家本身在淮阳还是大家族。
沈三叔也是因为科举无望才会从商的。也是有家业的人,旁人不敢随意轻侮。
但汪氏曾在魏家做奴婢、通房然后又改嫁,却着实是一个硬伤。
魏家那些人心底肯定是看她不起的。
沈寄道:“只要魏大哥的态度在那里,只要明哥自己争气,以后谁还敢多提?芳姐儿是不懂事。再说了,您可是皇上给了封号的人。谁要是提您的出身,那可是对皇上不敬。大娘要再自责,我岂不是也该有样学样?您要还是心头难过,回头对魏楹讲,让他给您出气。”
说起来她也曾是魏家的奴婢呢。
汪氏忙摆手,“别别别,他和宗族的人闹得太僵,很影响名声的。”
说着顿了顿,“以小寄你的性子,这些年容忍魏家的一些人,不也是为了他的名声着想。现在怎么能撺掇让楹儿给我出头啊?”
“我说的是真的,你当我说的是虚话呢?您背着魏楹逃命,含辛茹苦把他养大的时候,魏氏宗族的人做了什么啊?就是老爷子也只不过给了你一些银钱,让人给你们把后门打开。要是为了魏家人,让您受委屈,那是怎么都说不过去的。我做了魏家的儿媳,有些事情只要不过分我就不往心里去。可不能让您委屈啊。您以为下人唤您一声‘老夫人’就只是叫叫而已啊?我和魏大哥都是拿您当母亲看待的。哼,宗族的人都是只会锦上添花的。”
沈寄是汪氏一手带大的,汪氏当然知道她说的是真心话。
这下子,心头最后一丝不虞也散了。
“罢了,不就是个心高气傲的小姑娘么。再说明哥同个小辈吵架本来也有些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