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笔下小说>中国民营电影公司排名>绪论 民营电影与当代中国电影的发展趋向

绪论 民营电影与当代中国电影的发展趋向(第1页)

绪论民营电影与当代中国电影的发展趋向

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不断开拓,在制作与生产方面进行了深度挖掘,彰显特色资源,激发了大众关注蓬勃发展的中国国产电影的热情,呈现出电影产业的强大优势。但是,电影产业优势并没有被有效地转化为中国电影在国际竞争中节节获胜的资本。寻取和保持中国电影的生机与活力,释放产业和市场内在的潜力,促进中国民营影视企业的迅速成长,提高其电影产量与市场影响力,拓宽、延伸电影产业的设计思维和市场变革,促进其以更加多维、灵活的方式与开阔的襟怀走向世界,为现实提供创新和补缺的无限可能性,在实施电影市场战略上壮大产业链,这些已经成为电影产业、创意产业发展以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给人更多的期待。

民营电影业,是中国当代电影工业的重要而基本的组成部分。民营电影作为民营电影业涵指的电影生产、业态及传播的载体,内容丰赡,趋赴开放,具有重要的市场、文化意义与作用。

一、不断证实的所指

进入21世纪以后,社会发展之快超过许多人的想象,各种事件迅速交替出现。在此之前,电影环境同样具有开放性本质。电影受到电视以及其他新兴媒体的冲击,电影生产发生转变,不断产生出新的真实与界线。20世纪90年代初期,电影业经济指标大幅下滑,适应市场的要求呼之欲出。1992年,全国放映收入从1991年的23。6亿元下降到19。9亿元;观众人次从1991年的144亿猛降至105。5亿。发行收入和放映收入较之前一年分别减少17。9%和15。7%。1992年,与全国放映收入整体下降一致,制片的收入只有1。68亿,不足总收入的110。其后几年的情况也并不乐观。1999年7月30日,《文汇电影时报》以《电影市场情况严峻上半年票房下降》为题,披露了一个严重的情况:在连续几年票房下降的基础上,1999年上半年的票房“再趋滑坡”,而且下降率不是几个百分点,而是“全国各地的票房收入平均下降50%左右”!其中下降最多的是四川省,达60%以上。上海下降51%,广州下降50%。2000年,以全国最为举足轻重的北京市场为例,“据说上半年票房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0%”[1]。面对国内电影票房连年下滑的形势,中国电影产业政策制定者加快了调整和改革步伐。

《电影管理条例》于2002年2月1日开始实行。其在降低准入门槛和培育市场竞争主体方面,为民营电影企业大规模的参与和电影产业的开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众多业内外资金开始积极投入,从而激活了整个电影产业。据统计,截至2002年年底,民营电影公司和社会其他力量投资电影的比例已经达到13强。2002年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院线制改革,其意义日趋凸显。院线制改变了过去按照行政区域划分的供片模式,变单一的多层次发行为以院线为主的一级发行。城市主流电影市场(含30多条院线),远比过去的省电影公司所覆盖的范围要大得多。[2]2003年,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颁布了《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等多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行政法规,电影被明确界定为一种产业,民营电影公司和国有电影机构具有了同样的身份。电影市场、电影生产和电影产业化的需求被唤醒。

20世纪90年代,国有电影制片厂共计17家,其特定的航线和前进方向,大体归宣传部和文化厅领导与管理。这17家主要有:北京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峨眉电影制片厂、珠江电影制片厂等,以及一些地方省属电影厂,如湖北电影制片厂、黑龙江电影制片厂、南京电影制片厂(1992年后开始独立承担拍片任务)等。每年的拍片指标是由电影局下达(北京电影制作厂、上海电影制作厂等大厂分得18—20个指标,中等厂有10个左右的指标,小厂则更少)。[3]21世纪以来,这种计划生产体制不断受到质疑和冲击,从而形成了不与传统意义产生对等关系的混合所有制的变化。民营电影公司的出现,改变了电影生产内部原有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电影生产开始关注市场,而国有电影生产机构也开始了举步维艰的改变和革新。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改革占据了中心地位。200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文件里提出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并要求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和建设,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200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十六大报告作为党的最高文件首次将文化区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个方面,要求“抓紧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文化产业”作为概念和话语的言说,为电影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003年9月28日,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同时颁布了三个自2003年12月1日起施行的新规定——《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电影剧本(梗概)立项、电影片审查暂行规定》;2004年一年就颁布了《关于加快电影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9项促进电影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

从关联到自主,有了政府的支持、政策的保障,中国民营电影制片业在相对宽松的国内电影市场格局中迅速发展。2002年,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大片、由民营制作公司“新画面公司”投资的《英雄》在一个多月的上映期结束后,全国总票房达到2。5亿元人民币。

《英雄》开启了中国的“大片”时代,同时也拓展了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的国际化空间。该片在北美最终票房达5371万美元;在法国也创出375个拷贝的纪录,被国外媒体誉为“中国最成功的一次文化出口”。在北美等国外电影市场上的成功,让中国电影进入了西方观众的视野,推动了外国电影业界及国际电影市场对中国电影的高度关注。民营公司的电影行为被视为为某种特别目的服务的完整的符号体系中的重要部分,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

而令人唏嘘不已的是,就在民营公司全面发力参与电影制作、生产和传播的时候,2002年前后,像长影厂、上影厂这样的国营大厂,每年摄制的影片仅有1—3部,并且意义定位模糊,生产难以为继。众多国有制片厂缺乏强大的动力,几乎濒临终极性的停滞状态。国有、正统和官方文本的表面形式承载的关系与结构遭遇挑战,而民营电影生产作为一种表意实践,指涉明确,富有活力,不断指向新的所指,且与其产生的社会环境联系得越来越紧密,产生了重要的价值。

二、实践、范畴和表征

《英雄》的票房不仅重新定义了国内“大片”的概念,也说明民营电影制作公司务实、精明,拥有具体而独特的锐敏与初步的经验,并且开始捕捉到了国内电影市场的生机。2002年起,中国电影票房以平均每年超过25%的增幅高速增长,自2009年以来,年增幅提速到40%以上的水平,总票房、故事片产量、总收入、银幕数都出现明显增长。2012年国内共生产故事影片745部,全年各类电影总量达893部。国内电影市场迅速崛起,2012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170。73亿元,国产影片票房达82。73亿元,占总票房的48。46%。2013年,中国电影再创佳绩。2013年故事片产量为638部,同比减少107部;全国总票房217。69亿元,同比增长27。51%,其中国产片127。67亿元,同比增长54。32%,进口片90。02亿元,同比增长2。30%。国产影片票房收入在连续9年超过进口影片票房收入且2012年占比低于进口片的情况下,再度以较大的占比幅度超过进口影片。2002年,中国仅有1800多块银幕;可到2012年,银幕数已经超过13000块,到2013年12月,这一数字已经暴增至18000多块。2013年一年增加了接近5000块银幕,增速一年比一年快。电影产业所保持的高速增长的趋势,令人刮目相看。中国电影业中的商业主流电影以及其他充满诚意的创新性影片,作为一种多面向的存在,逐渐聚集成当下电影实践和发展中的基本电影的格局。这种基本电影的重要跃迁及发展变化,体现在坚持改革、创新思维观念、创新传播途径等诸多方面,通过创新提高电影质量,所呈现的是一个争奇斗妍、开放包容而又富有实践智慧和唯实精神的电影世界。

国产商业大片几乎都出自民营电影制作公司之手。《天下无贼》、《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宝贝计划》、《墨攻》、《铜雀台》……2009年,票房过亿元的国产电影达12部,超过2000万元票房的有27部。其中,《建国大业》4。15亿元,《十月围城》2。73亿元,《三枪拍案惊奇》2。56亿元,《风声》2。25亿元,《满城尽带黄金甲》突破2。7亿元票房纪录,《夜宴》1。3亿元,《宝贝计划》9700万元,《墨攻》6700万元。而2013年,全国电影观影人次超过6亿,其中,国产影片票房过亿的达34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西游·降魔篇》、《狄仁杰之神都龙王》、《一代宗师》以及此前的《人再囧途之泰囧》、《画皮》、《画皮2》、《失恋33天》、《非诚勿扰》、《非诚勿扰2》、《十二生肖》等大片,均出自民营电影公司。

1998年,华谊兄弟公司才真正涉足影视界,开始把目光由电视剧转向电影。投资电影的最初生意,源于当时的华亿影视娱乐有限公司和北京紫禁城三联影视发行公司一起花高价买下的电影内地市场发行权。1999年,公司又相继投资拍摄了《鬼子来了》和《我的1919》。之后,公司电影生产逐渐转向具有国内外电影观众的商业电影。1999年拍摄了《一声叹息》,2000年投资拍摄了《没完没了》,2001年投资拍摄了《刮痧》、《大腕》、《天地英雄》、《寻枪》、《手足情》;2002年投资拍摄了《卡拉是条狗》、《我心飞翔》、《理发师》,2003年投资拍摄了《手机》。此后的《唐山大地震》、《集结号》、《非诚勿扰》(1、2)、《风声》等片,影响巨大。华谊兄弟在2010年,业已占据国产电影票房市场的30%。《私人订制》、《狄仁杰之神都龙王》作为华谊2013年年度重点影片,在市场营销上成效显著。冯小刚执导的贺岁喜剧片《私人订制》更创下新纪录,2013年12月19日该片公映第一天报收票房8000万元,成为中国内地华语2D片首日票房冠军。显然,在市场化过程中,民营电影公司没有经验可取,完全依靠摸索。民营企业的勇敢和眼识之外,电影政治文化版图和社会形态发生变化后形成的共同进化、扩张、竞争与发展的局面,也是显而易见的。

2004年1月,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出台了《关于加快电影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新形势下电影产业改革与发展的新途径。电影被视作产业的这一思路,使得民营电影企业获得了从制作到发行的正式身份和待遇。2005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电影院和电影院线、农村电影放映、可录类光盘生产、只读类光盘复制等领域,允许非公有资本投资参股电影制作发行放映领域的国有文化企业,而外资进入文化产业也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非公有资本由此进入文化产业,获得了权威话语的界定和认同。华谊兄弟等民营公司生产的影片,在国内市场以至在亚洲国家、欧洲、北美主流市场成功上映,所创造的较好票房和受到的观众赞誉,充分显示了民营电影企业参与电影产业的成果。据统计,在这些电影合作、合资制作、拍摄活动中,民营公司依赖于各种不同的条件,不仅参与比例较高,状态趋于活跃,而且口碑与国内市场构成了互动的良好态势,影片生产动力和扩大盈利的渠道不断拓宽。民营公司的介入,在不同程度上带来了中国电影整体态势的提升和改变。从近年来国产电影投资发行前十名的情况看,中国电影产业已经凸显了民营公司的优势,其中华谊兄弟公司、博纳公司等表现突出,每年票房成绩优异,上榜影片数居于前列。民营企业通过运作国产电影来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2009年华谊兄弟在创业板完成上市;2013年,由周星驰执导的《西游·降魔篇》创造了仅次于《泰囧》的票房佳绩,成为民营电影公司的新亮点。民营电影生产与更为广阔的经济、金融以及文化伦理力量相结合,形成了稳定的生产规模,为国产电影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2008年,《赤壁(上)》、《长江7号》、《大灌篮》、《功夫之王》、《画皮》等8部民营电影公司主导或合作拍摄的影片,创造了票房过亿元的成绩,其中《赤壁(上)》票房达3。1亿元。2009年伊始,民营电影迈上快速发展的轨道,出现“井喷”现象。其中尤其以贺岁档大片最为突出,票房成绩不俗。华谊兄弟等公司出品、冯小刚导演的《非诚勿扰》,转年结束贺岁档放映,取得非常好的成绩,以投入产出比看,影片用5000万元的成本换回了国内市场3亿多元的票房,以至《非诚勿扰2》很快被列入拍摄计划,并再创票房佳绩;吴宇森的《赤壁》(上、下),挟上、下集人气,获得接近6亿元的票房数字。《建国大业》票房,创下当时中国国产电影市场的一个新纪录;《风声》、《三枪拍案惊奇》和《十月围城》票房也都突破2亿元;而《南京!南京!》(1。7亿元)、《花木兰》、《风云2》、《窃听风云》、《刺陵》等影片对票房的贡献也可谓有目共睹。在这之中,中国香港等地的资金投入和创作机制的融合,表现出活跃的态势。华语合拍大片对自身的信心,再现于电影发展的工业、经济和美学中,并且得到了民营电影企业和多元市场的充分肯定。电影创作与制作空间的拓展,电影宏大叙事及工业操作的复杂性,耗资巨大,对大片融资、扩大生产成本以保障制作及发行利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形势下,合拍片数量、规模不断扩大,中国香港电影和内地进行了大面积合作,不断刷新国产单片票房新纪录,打造出新的民营电影的品牌,构成中国电影的新的表征和未来。

2009年的电影市场,票房过亿元的影片很多,其总票房达62亿元。其中7部进口片,票房累计15。7亿元。全年进口片总票房则超过24亿元。《变形金刚2》单日票房4000万元,总票房达4。3亿元,《2012》的票房更是高达4。56亿元,二者位居该年度中国电影票房排名的前两名。2010年全年总票房达到101。72亿元,较2009年的62。06亿元增长了63。9%。2010年国产超亿元的影片有:《唐山大地震》6。73亿元、《让子弹飞》5。4亿元、《非诚勿扰2》3。79亿元、《狄仁杰之通天帝国》2。9亿元、《叶问2》2。32亿元、《赵氏孤儿》1。8亿元、《大兵小将》1。61亿元、《大笑江湖》1。56亿元、《山楂树之恋》1。45亿元、《锦衣卫》1。43亿元。而进口片(以美国出品为主)在该年票房排名则为:《阿凡达》13。78亿元、《盗梦空间》4。56亿元、《爱丽丝梦游仙境》2。26亿元、《敢死队》2。17亿元、《钢铁侠2》1。76亿元、《诸神之战》1。75亿元、《波斯王子:时之刃》1。58亿元、《玩具总动员3》1。18亿元、《危情谍战》9100万元、《大侦探福尔摩斯》8800万元。其中,2010年第一季度的《阿凡达》的票房,直逼15亿,创造新高。而其实,从2012年开始,不少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票房甚至超过了它在北美市场的成绩,像《泰坦尼克号3D》(2012)、《环太平洋》(2013)等,都是如此。中国电影市场成为美国电影瞄准的主要目标市场。

虽然往往国产片票房占比多年来超过进口片,但好莱坞的市场强势,仍然具有极大的挑战性意义:以民营电影为主的电影市场没有丧失,但国内电影业也不能过早欢欣鼓舞,放弃自己的责任。显然,进口影片所做出的贡献不止是票房,它还对民营电影以至整个国产电影的发展形成了巨大影响。

三、重新语境化

中国电影业卷入全球性的发展和竞争,其中形成主潮的民营电影构成了一种基本电影范畴,其所具有的特征和形式比较明显稳定;与此同时,直接面对电影业的生产力发展,也使民营电影呈现出比较突出的困扰和忧患。

书友推荐:吾弟大秦第一纨绔被健身房教练秘密调教后只想当侯爷,奈何妻妾想打天下娱乐圈之风流帝王一屋暗灯人间政道配种(1V1,SC)租赁系统:我被女神们哄抢!戏里戏外(1v1)H全家桶两小无猜悖论四合院之啪啪成首富继女调教手册(H)在言情文里撩直男男主【快穿/np】催眠系统让我把高冷老师变成性奴肉便器娱乐圈的曹贼婚后心动:凌总追妻有点甜娱乐圈的不正常系统(修正版)仙子的修行·美人篇
书友收藏:恶魔大导演美母的诱惑影综:人生重开模拟器绿意复仇——我的总裁美母蛊真人之邪淫魔尊无限之邪恶系统韵母攻略我的冷艳教师美母和明星校花女友变成同学们的性奴竟是一个熊孩子的策划赛博经纪人美母的信念我的道家仙子美母我丰乳肥臀的瑜伽教练母亲和保守的翘臀长腿女友被得到催眠APP的猥琐大叔调教成了专属肉便器原来,她们才是主角(加料版)斗破苍穹之后宫黑人恶堕智娶美母重生少年猎美租赁系统:我被女神们哄抢!美母如烟,全球首富娱乐圈的不正常系统(修正版)带着美艳医母闯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