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笔下小说>电影行业民营五大>二华谊兄弟的发展战略与布局

二华谊兄弟的发展战略与布局(第3页)

2013年7月23日,华谊兄弟宣布收购国内第三大手游公司银汉科技50%以上的股权。与之前投资掌趣科技不同,收购银汉科技将使华谊兄弟成为其名副其实的股东。和银汉公司的联姻,使得华谊兄弟的手机游戏业务能力大幅提升。王中军宣称,希望游戏业务成为华谊兄弟全产业链中继电影、电视与艺人经纪之后发展壮大的第四驾马车,成为华谊的标志性业务。借助华谊兄弟的品牌实力,组建最强的互联网游戏团队,大屏小屏通吃。[1]

可以看到,华谊的产业链布局在21世纪已经逐渐形成。华谊兄弟以内容为中心,以品牌为依托,不断完善内容、渠道、衍生品、终端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模式。2013年以来公司更着力通过参股或直接并购方式布局传媒产业链,走向国际化。显然,华谊兄弟不是简单地复制自己并扩大规模,而是在产业分工与职能分配上,不断突破自己的瓶颈,找到新的着力点。华谊兄弟对于新业务的开拓,往往是在经过详细的调研与策划后进行的。谨慎细致的设计和操作态度,使其能更高效地利用并整合资源,实现业务的合理分配,从而为公司创造出更多的利润与产值。

(三)公司管理,人才培养

1。公司管理

作为中国内地第一大民营影视公司,华谊兄弟集多种产业于一身,打造由上至下的产业链,形成制作、发行、放映的一条龙模式。对于一个影视传媒集团来讲,面对如此庞大繁多的项目,王氏兄弟如何运筹帷幄,打理诸多业务?

做“甩手掌柜”

在公司的管理上,王中军一直以来都显得比较大气而有格局。他做“甩手掌柜”,从来都不过问细节,给予员工充分的信任。但同时,他将所有的精力花在决策与管理上。

对于一个成功的企业来讲,良好的管理是企业成功的基础。一个企业的总裁不需要事必躬亲,而只需针对核心事务进行把控,其他的细节交给属下打理。正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王中军的做法虽给予属下员工很多压力,但是他的激励政策和尊重信任极大地激发了属下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了工作积极性,这便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王中军可谓把劲用在了刀刃上。王中军有个理念:老板只管关键的人和事。具体来说,他只管8家公司的负责人,只管总公司的收支“大盘”。其他的人和事该谁管谁去管。“当前面的事情都已经做完,你找到的是你信任的人。”[2]华谊兄弟集团中做具体执行层的王中磊这样说。因此可以看出,华谊的管理实行的是“无为而治”,完全放手,将具体执行交给信任的人。

谨小慎微

尽管只在大事上操心,可在关键问题的细节上,王中军绝无半点马虎。对于影片的投资分析,王中军会在投资之前做非常多的调研和准备工作,再交给专业人员去核算实际成本。对于收入和支出这两方面王中军有着非常严格的控制。

有了实际的设计思维和操作经验,华谊兄弟每次在投资之前核算的成本和回报与影片的最终情况都比较接近。这些年华谊兄弟经营的影片在这样的制作模式下,几乎没有赔过钱。

2。人才培养——信任和尊重产生的核能

对于华谊兄弟在人才培养上的投入,王中军曾说过,“我们为什么能做到现在这样?重要一点就是团队稳定,我们的团队应该是最稳定的一家!起码冯小刚拍了我8部电影,我觉得中国一个大导演和一个公司有这么紧密、这么规范的商业合作的不多。李冰冰和公司签约,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到今天,8个年头。范冰冰虽然离开了公司,但是从签约到离开,约有6年,完全履约完成。这就是我们的独特之处。我们公司有很多成员,创业的时候就跟我在一起,这个办公室我在这儿坐了10年,这个也能看出我们的成长安全”。“华谊兄弟有两大财富,人才储备与资本结构。”[3]

21世纪是人才辈出的时代。公司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也是人才、能力的竞争。华谊兄弟已经具备了产业链和资源结构优势,在这个基础上,王中军作为一个管理经营者,显示出他不凡的见解与对人才的重视。如果说华谊兄弟在人才培养上有什么诀窍,那就是信任。王中军对公司旗下的导演给予了充分的信任与创作自由。

冯小刚导演无疑已经成为华谊的最重要的品牌。从冯小刚导演成名之前到成名之后,王中军一直支持冯小刚大胆创新。而对于王中军的建议,冯小刚也是几乎照单全收。两人的心照不宣与默契配合,让华谊兄弟投资制作的每部大片在商业票房的成就之外,还保持着极高的艺术水准,收获了中国观众的心。

王中军说:“我是一个比较善于交朋友、用人才的人,虽然上市后许多人说我们太过于依赖冯小刚,我们也不回避前些年的成长与冯小刚的稳定合作有很大关系,但我们也同样善于发现新导演。”[4]

导演团队上,华谊兄弟除了冯小刚和张纪中这两位电影和电视剧的金牌制作人外,还拥有一批极具潜力的年轻导演。这些导演的成名与王氏兄弟早年的挖掘和培养是分不开的。进入21世纪以来,华谊兄弟旗下的导演们纷纷拿出自己的作品用来作为回馈公司的礼物。陆川拍出《寻枪》与《可可西里》,一举成名。当时,王中军曾和陆川讨论过下一步影片的问题,对于陆川的文艺片,王中军诚挚地提出建议与他进行讨论。根据陆川自身的特点与市场分析,公司支持其拍出了《南京!南京!》。这部电影推出后虽引起争议,但陆川因此跻身当时的“亿元票房俱乐部”,这对于陆川而言,意义非凡。另外,路学长的《卡拉是条狗》和陈大明的《鸡犬不宁》也出手不凡。应当说,这些新一代导演的成长与华谊兄弟提供的优质环境和扶植培育是分不开的。

华谊兄弟给了这些导演专业、可依赖的创作环境,给予导演们充分的信任——“王中军和手下所有的导演以这样的方式沟通,将问题摆在桌面上,但又绝不以老板的姿态强加命令,而是从市场、从发行的角度与导演沟通,将导演的个人风格和电影现状、电影营销等相结合,所以华谊电影的位置还是相当坚固的。而且,问题当下解决,避免了导演和公司意见不统一,造成误解或沟通不畅的问题。”[5]这在制片公司中并不多见。电影制片公司常会因为预算与其他原因遏制导演的想象力甚至剥夺导演的话语权。华谊兄弟用它的做法表明了诚意和信任,自然也就博得了众多导演的感恩与留恋。

2010年,英皇公司曾扬言花1亿元挖走冯小刚,可是冯小刚不为所动,毅然决然地选择留在华谊兄弟公司。这是公司的魅力,也是王中军的魅力。王中军在大家心中树立起公司同员工一同成长的理念,让员工感觉到公司就像家一样温暖。

王中军作为一名成熟的管理者,能够做到洞察员工的内心世界。自2010年10月上市起,华谊兄弟通过让公司核心员工持有原始股票的方式,明确了它的用人信念和鼓励机制。让公司元老持股增强了公司在其心中的形象和地位,令华谊兄弟充满人情味。

在华谊兄弟的人才队伍中,值得一提的便是来自中国台湾的监制陈国富。陈国富早年以影评人的身份活跃在台湾电影界,他曾担任金马奖国际影展策划,20世纪80年代时,还与侯孝贤和杨德昌共同组成“合作社电影公司”。当时,侯孝贤和杨德昌都拍出了自己的电影,轮到陈国富时,公司却意外垮了。后来,他有了拍片的机会,在《征婚启事》中大胆启用刘若英,并采用了纪录片的手法,透过女性的视角针砭时弊,仿佛一部巴尔扎克式的“人间喜剧”。2001年的《双瞳》则显示出他高超的类型片创作才华。这部影片将惊悚片的元素和中国传统的道教元素结合在一起,扣人心弦,动人心魄。他出色的运镜方式和深邃的主题所指,均显示出他一流的导演才华。虽然产量不高,但他的影片部部是精品。他曾一度销声匿迹,偶尔能在一些内地影片的“监制”一栏后看到其名字。而后,他突然加入华谊兄弟公司,声名鹊起,造就了传奇般的监制生涯。

冯小刚曾说:“内地电影真正的监制制度,就是从陈国富开始的,他会对剧本提很具体的意见,而不是像有的监制批复‘主题有点弱,冲突不够尖锐’之类的空话。而且他特别能包容,对于文艺片、商业片没有偏见。他帮着导演弄剧本、搭结构、找合适的演员,解放了导演,也让编剧心悦诚服。陈国富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奇特之处在于高举商业片大旗的同时,也要力求将作品精心雕琢出艺术品般的美感。”[6]

冯小刚对陈国富的评价恰如其分。陈国富曾经监制过很多影片,如2003年的《天地英雄》,2004年的《可可西里》,2005年的《天下无贼》等。华谊最出名的影片都是在其加入华谊兄弟后监制的影片。由于监制《可可西里》、《天下无贼》、《心中有鬼》、《集结号》等系列作品,让他在业内获得“华谊兄弟幕后推手”的美誉。他自2006年起为华谊兄弟监制了《集结号》、《风声》、《唐山大地震》、《狄仁杰》系列、《太极》系列、《画皮2》、《一九四二》等13部影片,其中9部票房过亿元。2010年他与高群书联合导演的《风声》令他重执导筒,获得了业界的赞誉和观众良好的口碑,而同年监制的徐克导演的影片《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更让人感叹陈国富的才华。

对于陈国富来说,华谊兄弟给了他比较充足的创作空间,“我跟王中军合作都这么多年,从哥伦比亚时期到现在,我都不知道他觉得什么剧本好,什么剧本不好。但他有个优点,他不假装懂,不是说我以为行就行,我以为不行就不行。有了我之后就是让我说了算,这个老板的有意思之处就在不用去琢磨他的口味。而且这个行业最可怕的,就是遇到一个明明不懂,却觉得自己什么都懂的老板”[7]。

对于拥有一套成熟电影规制的影片制作来说,监制在影片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作为监制的陈国富一丝不苟地监管从剧本到拍摄的所有细节。他会监控每一个细节,让很多导演头疼不已。然而出色的实践又证明了他的做法是正确的。陈国富曾说:“我在项目开发、影片定位、主创组合、营销创意上的参与较多。每个项目的情况很不同,需要投入的程度也不同,很难一体归纳。……冯小刚的电影大多情况下较轻松,只是参与讨论投资规模、剧本、营销定位……冯小刚实际上是自己的监制,我只是不断说实话的伙伴。”[8]

冯小刚的《非诚勿扰》无疑可以明显看到陈国富《征婚启事》的痕迹。从中也不难看到冯小刚对这位监制的态度和冯小刚受到的影响。2011年华谊兄弟的首部大片,是陈国富和冯德伦联手打造的影片《太极之从零开始》。这部影片针对低龄化的受众群体,采用游戏化的叙事风格,而这当然与陈国富敏锐的市场判断是分不开的。陈国富更是在之后的《画皮2》、《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陈国富的加盟与出色发挥,为华谊兄弟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惊人的活力,这与王中军广纳贤士,充分给予信任的人才管理方式是分不开的。但是,陈国富骨子里毕竟还是一个有着执着个性的自由不羁的电影家。2013年,他结束了与华谊兄弟的七年合作,成立“工夫影业”,带着他特立独行的气质,去探索“电影的原创性和市场的可能性”。

(四)品牌发展、营销策略、上市计划

1。品牌发展

华谊兄弟在上游产业链的强大攻势,使其成为民营影视业品牌的象征。王中军恐怕在经营广告公司的时代怎么也不会想到,如今自己的企业也变成了符合工业化标准的名牌公司。

多年以来,冯小刚自然而然地充当起华谊兄弟的代言人。在21世纪之初,由于市场化的推进还未深化,演员的号召力往往不如导演的号召力。而且,本土演员自身的风格定位不像国外的演员那么明确,反而是导演的风格样式更容易被辨识。

冯小刚早年的市民喜剧贴近现实。影片机智幽默的桥段,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这些喜剧打开了中国内地的市场,为华谊兄弟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在这个基础上,冯小刚尝试转型,拍摄出古装片《夜宴》,引领了一股复古的时尚潮流。另外,影片《集结号》是借鉴韩国电影《太极旗飘扬》而制作的本土化战争片。这部战争片将历史传奇故事与当代生活结合,带给观众内心的震动。影片超越了以往主旋律战争片单调的叙事模式,获得了票房的奇迹。2009年,冯小刚更是回到了自己的老本行——市民喜剧,这次稍微变了些味道,他在市民喜剧中加入都市爱情片的元素,打造出温馨浪漫、幽默风趣的电影《非诚勿扰》。由于影片的大卖,华谊又在2010年推出《非诚勿扰2》。另外,冯小刚2010年、2012年还先后推出《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在艺术上体现出一定的突破与创新性价值。可以说,在华谊兄弟公司的品牌建设上,冯小刚功不可没。

书友推荐:婚后心动:凌总追妻有点甜债务偿还系统签到十年,我成圣了潮湿我的教授母亲(高冷女教授)吾弟大秦第一纨绔妈妈的欲臀(重生之我的美艳教师妈妈)韵母攻略穿越影视万界之征服女配她只想上床(快穿)四方极爱端庄美艳教师妈妈的沉沦无绿修改版戏里戏外(1v1)H房客(糙汉H)重生之娱乐圈大导演亮剑:开局拿下鬼子据点可怜的社畜斗罗大陆之催眠武魂伏特加与曼特宁神女逍遥录
书友收藏:邪恶小正太的熟女征服之旅我的教授母亲(高冷女教授)母上攻略肥宅肏穿斗罗大陆恶魔大导演人妻调教系统无限之生化崛起娱乐圈的无耻统治者蛊真人之邪淫魔尊带着美艳医母闯末世被我催眠的一家人(无绿修改版)堕落的冷艳剑仙娘亲(大夏芳华)推母之道随心所欲神豪系统我在三国当混蛋逆子难防(母上攻略同人)妈妈又生气了原来,她们才是主角(加料版)重生之娱乐圈大导演我的冷艳教师美母和明星校花女友变成同学们的性奴竟是一个熊孩子的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