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笔下小说>国际新闻实务是学什么>第三 怎样写人物专稿

第三 怎样写人物专稿(第1页)

第三节怎样写人物专稿

记者写了一篇人物消息后,常常会觉得意犹未尽,新闻人物的传奇经历、闪光精神,甚至是精彩的话语,都没有写进去。这些材料在记者的脑子里来回翻滚,于是他开始写作人物专稿。

一、人物专稿的分类

人物通讯、人物专访和人物特写统称为人物专稿。在西方,也有人将人物消息之外的人物报道称为人物特稿。

与人物消息相比,人物专稿可以用更多的笔墨,更详尽、更生动地描绘新闻人物,可以用叙述、笔录、描写、议论与抒情多种方法并举的方式写人、记事,这是人物专稿总的特性。

具体来说,人物通讯、人物专访和人物特写有所差异。

人物通讯是一种以写人为主的新闻体裁。不同媒体的记者在运用这种表达形式时会有不同的思路,但即使写事,也应围绕人来写,不仅要叙述有关人物的主要事实,还要展开情节、再现场景、刻画人物。在写作方面,通讯更自由、灵活,可以集访问、观察、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各种文体都可以在这类稿件中使用。

相对而言,人物专访比较强调新闻性与现实针对性。它所报道的应是当前众所关注的人物,注重现场活动,一般都要再现访问的过程和现场情景,给人以亲临其境之感。此外,专访的题材往往集中于一点,突出作为新闻人物,其身上最具新闻价值的一点或人们当前最关心的有关新闻人物的某个问题。例如,当以色列宣称要将阿拉法特赶出他的官邸时,对阿拉法特进行的专访就应该集中在他对此的反应上。

人物特写要简短、活泼,它可以就人物的一个侧面进行深入的报道,也可以写出人物的整体形象,反映人物的方方面面,多注重从生活层面选择素材,在写作手法上更注重生动、具体、富有情趣,强调人物“活”起来,“动”起来。

二、人物专稿的基本写法与结构

写作人物专稿最能体现记者本人的风格和特色。有的记者以描写现场情景和气氛见长,有的以刻画人物性格著称。尽管作者的风格迥异,手法有别,但总的来说,都需要在人物的精神风貌、性格特性、现场情景等方面多花工夫。著名女记者法拉奇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她通常在采访中将与采访对象的谈话用录音机录下来,然后全文发表。在每一篇报道前,她都有个前言,谈她对采访对象的看法,并交代此次采访的来龙去脉,如她是如何得到采访许可的;采访是如何进行,又是如何结束的等。她的这种风格后来被很多人效仿,甚至被引进西方一些大学新闻系的课堂,冠之以“法拉奇式”文体。

(一)人物专稿的基本写法

人物专稿的基本写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第一,从一些侧面反映所写人物的特征,表达某种思想。这种写法要求在新闻人物构成新闻性的那部分多下笔墨,只写一个侧面或几个侧面,不涉及其他方面。

第二,问答式。对话,可以反映人物的心态、想法,再现现场气氛。因此在实践中,像法拉奇那样完全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写人物的记者大有人在。这种方式给人的印象是比较真实可信。人们可以从被采访者的语气、措词等来理解人物的性格。有些记者、包括有些读者比较偏爱这种“原汁原味”的人物报道。

第三,新闻故事和背景灵活穿插、巧妙结合。交代人物背景,如其家庭出身、个人经历以及与人物有关事件的梗概等,对读者更好地了解人物,理解他的想法、做法和性格都是十分必要的。

第四,通过他人之口来描写新闻人物。人的性格往往是多面的。明星、公众人物在公开场合的表现并不一定是他们真实的性格,或者说不能完全反映他们的真实面貌。作为政治人物、明星,他们在公开场合也许是热情的,富有感召力的,但在私底下也许是沉静的、郁郁寡欢的。因此别人,特别是他身边的人,对他的看法会使读者感到更真实,因而怀着更大的兴趣去阅读。因此,通过采访名人身边的人来写新闻人物也是人物专稿的一种方式。

第五,以塑造群像方式介绍人物。按某个主题写几个或一批类似的人物,突出他们身上共性的特征,这一做法能够更深化主题,同时也更有趣味性。

总之,无论用什么方式写人物,无非是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人物最本质的特性,反之很难写出成功的人物专稿。美国学者杰克·海敦在《怎样当好新闻记者》一书中,引用了《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挖苦有的报刊将新闻人物写得千人一面:

【华盛顿讯】为什么世界这样一团糟——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摆在我们眼前。

如果这些传记都是可以相信的话,这些人都是一个模样,令人很不愉快。他们往往都是些“才智过人的人”。

他们都是一天工作16小时(据他们的秘书说),都有了不起的幽默感。虽然他们冷酷无情地驱使自己的手下人,但是他们对自己的要求却双倍于人。

他们发表意见时轻松自在的样子使他们的同事也大吃一惊。

虽然他们很少参加社交活动——而且在那些很少的场合中喝酒时从来不超过一杯——他们累得断腰的工作日程并没有妨碍自己帮助孩子温习代数,重读康德的著作,打打室内网球或高尔夫球以锻炼身体。

杰克·海敦的目的是劝告记者们要将笔下的人物写得有血有肉,有特点,他提出的建议是用故事、轶事来表现人物的性格。他说一件轶事比几百个形容词更能说明问题,读者也更容易记住,并乐于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你也许听过有人这样形容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格林斯潘打喷嚏,华尔街就感冒”,但为更多的人津津乐道的则是,这位当年牵一发动全身的人物喜好躺在浴缸里对美国的金融政策指手画脚。

此外,这位学者还建议记者少用干枯无味的长篇大论,应该多用引语来支持自己对人物的判断,适当地描写人物的举止、容貌、服饰和引用传记性的资料,如年龄、事业、家庭、生活方式等来丰富人物报道。

(二)人物专稿的结构

人物消息基本上还是采用消息的写作方式。人物专稿则不一定,需要根据主题的要求来安排结构,新闻由头(引子)一般不放在导语中,往往穿插在中间。一般而言,它的结构不外乎纵向式、横向式和纵横结合式这几种。

书友推荐:美母如烟,全球首富婚后心动:凌总追妻有点甜在言情文里撩直男男主【快穿/np】债务偿还系统一屋暗灯人间政道回归之美母俏姐被健身房教练秘密调教后迟音(1v1)我的教授母亲(高冷女教授)长安春亮剑:开局拿下鬼子据点全家桶书记妈妈倪楠斗罗大陆之催眠武魂配种(1V1,SC)催眠系统让我把高冷老师变成性奴肉便器小欢喜之群芳乱欲母上攻略续(白虎版)可怜的社畜
书友收藏:租赁系统:我被女神们哄抢!韵母攻略端庄美艳教师妈妈的沉沦无绿修改版神豪的后宫日常带着美艳医母闯末世赛博经纪人巨根正太和家族美熟女女神攻略调教手册恶魔大导演妈妈陪读又陪睡穿越影视万界之征服推母之道影视大世界之美女如云仙子的修行重生少年猎美智娶美母我的道家仙子美母冷艳美母是我的丝袜性奴美母的信念熟女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