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浦江:《辽朝的头下制度与头下军州》,载《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3期。
刘浦江:《辽朝国号考释》,载《历史研究》2001年第6期。
刘智文:《清代东北封禁政策刍议》,载《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6期。
马越山:《清代东北的封禁政策》,载《社会科学辑刊》1986年第2期。
牛达生:《从出土西夏窖藏钱币看西夏货币经济》,载《宁夏社会科学》1986年第2期。
秦佩珩:《金代货币史论略》,载《郑州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
秦佩珩:《契丹货币问题探源》,载《郑州大学学报》1978年第1期。
宋德金:《评“征服王朝论”》,载《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11期。
田广林:《再论契丹社会货币经济的确立》,载《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8年第3期。
万明:《明代中国国际秩序的演绎》,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
王景泽:《对清代封禁东北政策的再认识》,载《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王瑞来:《从近世走向近代——宋元变革论述要》,载《史学集刊》2015年第4期。
王振科:《清代东北封禁政策初探》,载《四平师院学报》1982年第3期。
熊鸣琴:《谁之征服?如何认同?》,载《中国图书评论》2012年第10期。
杨继贤:《略论西夏的货币形态货币制度及货币经济》,载《内蒙古金融研究》2003年第S3期。
杨军:《“变家为国”:耶律阿保机对契丹部族结构的改造》,载《历史研究》2012年第3期。
杨君:《金朝铜钱货币流通贮藏形态管窥——以出土金朝钱币实物为中心》,载《中国钱币》2015年第6期。
杨荫楼:《唐代科举制度的意义及流弊》,载《齐鲁学刊》1986年第1期。
叶红、胡阿祥:《大清国号述论》,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4期。
张岱年:《张载——十一世纪中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见《张岱年全集》第3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张其凡、熊鸣琴:《辽道宗“愿后世生中国”诸说考辨》,载《文史哲》2010年第5期。
张伟:《四大发明外传之谜》,载《国学》2010年第7期。
赵永春、李玉君:《辽人自称“中国”考论》,载《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第5期。
赵永春:《试论金人的“中国观”》,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年第4期。
赵永春:《中国多元一体与辽金史研究》,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朱晶:《古朝鲜引入与改进火药和火器的历史研究》,载《东疆学刊》2008年第1期。
朱瑞熙:《宋代商人的社会地位及其历史作用》,载《历史研究》1986年第2期。
[美]魏特夫、冯家升:《辽朝的货币与信贷》,田广林译,王波然校,载《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9年第6期。
[日]村上正二:《征服王朝论》,方广昌译,载《民族译丛》1982年第4期。
[日]宫崎市定:《东洋的近世》,见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日]谷川道雄:《中国史的时代划分问题》,张邻译,载《史林》1987年第2期。
[日]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见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