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一般新闻结构的布局安排
对材料处理和安排的构造叫结构。
它包括材料详略的处理,开头、中间和结尾的安排,段落的划分和过渡,前后的交代和照应等。
新闻结构的具体布局安排通常分四个部分:导语、主体、结尾、背景。
有时可以不要结尾,有时没有背景。有的观点认为背景交代就是主体的内容。还有人认为主体提法不科学,主体应包括导语在内。为了阐述清楚,我们按照新闻界长期公认的四个部分来阐述。
1。新闻导语
导语的产生,一般认为是在1865年美国国内战争时,军事消息往往夹在长长的战争故事里,在长文的末尾,读者急于知道,小报登载又不实用。纽约一家报纸把文章末尾的消息放到开头,这就是最早的导语形式。
新闻导语形式:放在文章前,即新闻开头的第一句或第一段。
新闻导语内容:简明扼要概括新闻中的最重要事实,揭示新闻的主题。
新闻导语的效果:引起读者注意,吸引读者看下去。
以上既是导语的特点,也是对写导语的基本要求。
导语可成为新闻的一个组成部分,大部分新闻都有导语,但又不是非有不可。有些简明新闻、短讯本身就是导语,要防止用了导语无导语,导语要写成“清水观鱼”,不要“雾中观花”。
(1)新闻导语的形式
导语无固定格式,也不应有固定格式。导语的含义就是把重要的新鲜的事实放前面,尽快告诉读者。在某种程度上,写好导语是新闻成功的关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曼彻尔说:更多或一半的时间用在导语上。导语的写法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叙述式——用叙述手法简明扼要地把最主要的事实写出来。这种导语比较朴实,报纸、广播新闻比较常用。
提问式——先把问题鲜明地提出来,引起注意。从报纸新闻看,这种导语越来越多。
描述式——对事实或事实的某一侧面、时间、地点、环境作简要描述,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
评论式——在开头对事实发表评论,使新闻事实意义更加明确。一般采取夹叙夹议手法,先叙述事实,随后加上议论。
结论式——先下结论,后叙述事实。
引向式——把代表中心的一句话放在前头,主题突出。广播新闻用得较多。
在美国新闻界,对于导语的研究比较深入。时间性强、动态性消息多用直接导语,时间性不强、特稿多用延缓性导语。
直接导语分三类——
常因素导语——突出报道的事实中最主要的一个事实。
多因素导语——突出最主要的两个或多一点的事实。
概括性导语——多因素导语中的事实用一句话概括出来,紧接着叙述事实。
(2)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
导语写作要注意——
不要公式化。用一个框子套多种内容,千篇一律。不要被五个W框住。
不要概念化。导语言之无物,只有抽象概念,没有具体内容,忽视用事实说话。
不要全求大,远长无力。自己对新闻事实特点把握不住,不会概括事实。
不要罗列名称,喧宾夺主。一开头列出一大串人名、地名、单位名称或大堆数字,把主要内容挤到后边。通常导语中不宜用这些名称、机构、数目构成,但当这些构成新闻主要事实时,用来做导语也是可以的。
好的导语写作一般来说有这样一些标准:突出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简单明了,开门见山;要求写得生动、有趣;有实质性的内容。
写导语也是记者的基本功之一,是对一个记者观察、分析、概括能力的一种考验。学习新闻写作必须要学会写导语并写好导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