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笔下小说>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基本特点包括哪些?>第一 专访的类型与特点

第一 专访的类型与特点(第3页)

依照不同报道题目,人物专访的侧重点和主攻方向,可以分为这样几种类型:观点采访、信息采访、个性采访。

观点采访侧重于思想观点的揭示;对社会问题的看法、主张;透露重大事件实质性内容。

信息采访侧重于提供新的情况、新的动态、新的趋向;披露事件的原委;透露新的具体计划、措施、打算、设想。

个性采访侧重展示人物的风貌、人物的突出表现;人物的思想境界、内心世界、人生哲学、世界观,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在一定程度上讲,观点、信息、个性专访是针对不同的报道题目和侧重点而进行的区分。在实际采访当中,记者的提问和采访对象的回答大都涉及观点、信息、个性。也就是说,这三者是相互渗透的,相互交织的。不过,由于报道的题目不同,在每个方面又是有所侧重的。因而,在采访实施过程中,既不能将三者等量齐观,又不能截然分开。

一般而言,事件性专访以透露信息为主,常常通过采访当事人或参与者以及新闻发言人来进行。问题性专访以披露、阐述观点为主,主要通过权威人士、代表性人物来进行。名流或新闻人物的专访以揭示个性为主,主要通过采访社会名流、公众人物及有显著特点的人来进行。

(1)观点采访

所谓观点采访就是记者向采访对象提出某种实质性问题,然后由对方表明态度,阐述自己或所代表的机构的观点、立场、态度、主张。

一般情况下,观点采访大多是对知名人士的采访,而这些名人又是各自领域的权威、专家或有一定职务的官员。他们发表的意见不仅代表某一领域、某一流派、某一阶层的观点,而且还有一定社会影响。

因此,记者进行观点采访时,基本的要领是:摆出问题,引出对方观点,然后再根据对方观点进一步展开问题。观点采访是有一定难度的,要求记者具有哲学头脑、学者风度、思想家的气质。这是因为观点与思想采访通常都要采访政府要员、各界名流、权威人士,而这些人一般都头脑清醒,见过大世面,记者若没有一定水平,难以胜任这项工作。

观点与思想采访范围较广,包括政治、宗教、道德、社会及各种经济问题的争论,以及对反对观点的验证。记者要揭示、碰触这些观点与思想,唯一可选择的办法是广泛深入研究整个事件或某一人物的背景材料。

美国电视新闻超级新闻节目主持人沃尔特·克朗凯特1952年为报道总统选举活动,花了一春一夏时间,研究美国政界要人的资料,从而使他在报道中的观点采访大获成功。又如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节目首席记者迈克·华莱士1986年为采访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曾用几个月时间搜集有关资料,研究背景,设计问题,使他的提问有相当深度。

做观点与思想采访,记者一定要有充分准备,对采访对象的观点、思想以至人格都应有所了解,有所研究。因为如果记者对此一无所知或知道甚少,就难以找出采访对象与其他人观点的不同之处,也就无法确切了解采访对象对某一问题的真正观点。

反过来说,记者事先若对采访对象了如指掌,就比较容易发现其新观点、新思想。第一个进入美国电视网的著名美籍华人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钟康妮曾说过,在她报道白宫新闻时期,她对美国历届总统的主要经历以及观点、思想都做过较为深入的研究。所以她的采访得心应手。

许多政治或外交家往往不轻易透露自己的观点,这时就要全凭记者的经验、学识、机智来应付这种场面,迫使他们道出自己的观点与思想,首先得在思想上能同采访对象交流,否则采访就难以进行下去,即使进行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在验证某些思想观点时,记者有时亦可充当一个对手的角色,用从权威人士或有关方面获得的事实来抛砖引玉。比如,采访有关人口控制问题时,记者可以说:“昨天某某评论说……”而不说“某某可能会对此作出这样的回答……”记者一般从不把结论下在前面,因为那样做,采访对象就会认为那是记者的观点,甚至会同记者配合下去。

有些探索性的问题,往往容易引起争议。记者在采访时要特别注意传播效果。是分别阐述不同观点,还是解释其中有代表性、方向性的观点,取决于探索性人物采访中是否包含有突出价值的观点。

(2)信息采访

信息采访的侧重点是传达新动向、新情况、新趋势。

信息采访要围绕事件本身及产生的连带反应进行提问,以求透露更多的信息。事件专访的采访对象选择可以是当事人、目击者,也可以是能够对事件发表看法的人。例如,海湾战争期间,运用专访形式,进行了多侧面、多角度披露新动向、新情况的信息采访,在全方位整体报道中产生一定影响。

信息采访属于为公众提供信息的一种采访类型。在这种采访中,记者主要是从对方口中为观众获取信息,而不是为了让对方发表观点。这种信息可以由事件的“制造者”提供,这类事件往往是正在进行之中,信息同事件发展密切相关。也可以由某一领域的权威、政界要人来发布,这类信息往往是比较重要的、外界欲知或未知的。如1986年邓小平同志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节目主持人迈克·华莱士的电视采访时,就发布一则重要信息:只要中苏关系的三大障碍得到解决,邓小平愿意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进行最高层的会谈。

由于信息采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因而记者一般都准备好完整的文字材料,从中整理出最重要的内容。采访对象既可以直接提供所要发布的信息,也可以依据某一事件或目的发布信息。

如果采访对象不善于上电视,记者一般都事先准备好一份详细的提纲提供给对方,并像现场即席一样先预演一次,以求取得最佳效果。电视采访不同于文字采访,只要一上镜头就难以修改,因此不论做哪种采访,记者都十分重视屏幕形象和效果,既要把采访搞得生动活泼,又要给观众一种采访是现场即席进行的印象。

有些复杂的有一定深度的新闻事件采访也属于信息采访的范畴。这种采访的目的,主要也是给人提供一种信息。值得注意的是,与新闻事件有关的重要人士接受采访时,往往把所提供的信息与其观点融为一体。这时记者就要分辨清楚哪些是信息,哪些是对方个人或所代表的团体或党派的观点。

(3)个性采访

个性采访注重人情味,力求以揭示某个人物的个性来更全面地反映一个人的本来面目,以便吸引观众。

在单独进行个性采访时,记者的落脚点不是在观点或信息上,而是在对方的个人生活、兴趣、工作、娱乐等方面上。而一般观众对名人的这些方面恰恰极有兴趣。在对名人进行严肃的采访时,高超的记者有时也穿插做一些个性采访,以配合观点、信息采访。比如华莱士曾询问邓小平的家庭、工作、业余活动等方面的情况。

从发展的趋势看,最成功的个性采访似乎在朝着探究个人思想、揭示个人信念和行动的方向发展。记者在正式采访前,首先研究采访对象的全部背景资料,从中筛选出关键性的问题,一一列出问题,并按逻辑顺序提问。这类问题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成长阶段: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抓住每个年代的特点,寻找不同年代的不同变化。

家庭: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或丈夫、孩子对他或她产生的影响以及本人对家庭生活的看法。

转折点:是什么时候在事业上发生了转折点?促成转折点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成功的标志:为什么获得成功或成就?是什么动力促成成功?靠个人的奋斗还是受到某人的帮助或赶上了某种机会?

个人信念:有什么样的个人哲学?对从事的事业、追求的目标有何设想?为什么?对整个人类有何信念?

个人习惯与特点:对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的态度以及与众不同的地方。

书友推荐:只想当侯爷,奈何妻妾想打天下母上攻略续(白虎版)熟女记仙子的修行·美人篇伏特加与曼特宁悖论潮湿人间政道神女逍遥录女配她只想上床(快穿)租赁系统:我被女神们哄抢!房客(糙汉H)四方极爱我的教授母亲(高冷女教授)婚后心动:凌总追妻有点甜交易沦陷后宫催眠日记端庄美艳教师妈妈的沉沦无绿修改版签到十年,我成圣了美母的诱惑
书友收藏:我的冷艳教师美母和明星校花女友变成同学们的性奴竟是一个熊孩子的策划端庄美艳教师妈妈的沉沦无绿修改版妈妈又生气了母上攻略仙子的修行无限之邪恶系统原来,她们才是主角(加料版)斗罗大陆之极限后宫(无绿改)众香国,家族后宫女神攻略调教手册我丰乳肥臀的瑜伽教练母亲和保守的翘臀长腿女友被得到催眠APP的猥琐大叔调教成了专属肉便器租赁系统:我被女神们哄抢!绿意复仇——我的总裁美母韵母攻略我的冷傲岳母和知性美母因为我的一泡精液成为了熟女便器 (无绿版)叶辰风流(幻辰风流)我的人渣指导系统(加料版)恶魔大导演四合院之啪啪成首富赛博经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