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个人进行全面的分析以及对环境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后,就需要结合个人职业理想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职业生涯目标是指一个人渴望获得的与职业相关的结果。职业生涯目标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影响个人的行为和表现。第一,它可以刺激高水平的努力;第二,它可以给高水平的努力固定方向;第三,它可以提高朝目标努力的坚持性;第四,具体的目标有助于形成实现目标的战略;第五,目标可以衡量行为结果的有效性,向个体提供积极的反馈。
确立目标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环节,通常的职业目标有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职业目标之分。长期目标需要个人经过长期艰苦努力、不懈奋斗才有可能实现。确立长期目标时要立足现实、慎重选择、全面考虑,使之既有现实性又有前瞻性。短期目标是长期目标的组成部分,它更具体,对人的影响也更直接。
那么如何确定职业目标呢?首先,把自我评估所得的结果写下来,再根据社会的需要和环境的许可程度,将自我动机和需要以奋斗目标的形式与社会需要相结合,从而制定职业发展目标。在确立职业目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职业目标要符合个人的价值观、职业兴趣、专业技能、人格特质及物质精神需要,要比较职业的条件、要求、性质与自身条件的匹配情况,选择更合适自己条件、更符合自己特长、自己更感兴趣、经过努力能很快胜任而且有发展前途的职业;二是职业目标要适度,要有弹性,以便遇到挑战性环境时能够及时进行调整,并且审时度势,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择业目标,不能固执己见、一成不变;三是扬长避短,看主要方面,不要追求十全十美的职业;四是职业目标要能够做到现实性与挑战性、可行性与激励性相融合,以便激发自己坚韧不拔、勇于成才的斗志,并把目标的实现落实到大学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做到步步为营。
专栏
职业发展路线的选择
性格特点和能力素质不同的从业者可以选择不同的职业发展路线,一般来说,有以下三种职业生涯路线可供选择。
1。专业技术型发展路线
专业技术型发展路线是指工程技术、销售、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职能性专业方向。通常情况下,职业由本人所学的专业确定。如果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专业技术及相关活动感兴趣,并追求这方面的提高和成就,专业技术型发展路线是最好的选择。相应的发展阶梯是技术职位的晋升。如果开始选择了专业技术方向,以后对管理也感兴趣,这并不妨碍你今后在管理岗位上做出成绩。在当今社会,由技术工作转为管理工作的情况屡见不鲜。一些公司经理或部门经理甚至各级行政领导很多原先都是从事技术工作的,在升迁之后又多数不再从事一线技术工作。
2。行政管理型发展路线
如果热爱综合管理工作,稳重、老练,善于与人打交道,协调能力强,不喜欢做具体技术工作,或者所学专业的技术发展的前景不大,行政管理型发展路线便是最佳选择。一般来说,管理工作需要从基层职能部门开始。如果你的管理才能、业绩得以展现和被认可,行政职位就可以逐步向高层提升。管理工作做久了改做技术工作,会有许多困难。社会上的许多技术部门(单位)也不乏管理型的“双肩挑”干部,但是两方面工作都做好也不容易,要付出超出常人的更多努力。行政管理型发展路线与专业技术型发展路线之间可以互换,互换要看主客观条件,换得不好对组织(单位)和个人都是一种损失。“双肩挑”在基层相对容易,层次越高、年龄越大就越难。
3。自主创业型发展路线
国家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现在不少人选择了自主创业的道路。自主创业对人生是一个挑战,有艰辛、有快乐,有失败、也有成功。自主创业与以上两种路线的工作不同,对创业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对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是极大的考验。还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特别要善于把握机遇,善于学习,勇于创新,能够承受风险和挫折,还要善于与人协作,善于利用别人的特长和能力。
资料来源:刘新民。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与调适[M]。北京: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251。
(五)制定目标实施行动计划
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是制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和选择职业发展路径。任何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都要有具体的行为措施来保证,没有行动,职业目标只能是一种梦想。所以,要通过制定周详的行动方案,引导自己逐步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经过个人评估和环境评估后可以发现,个人条件与职业目标间存在重合,这部分的个人条件在职业生涯过程中要保持;而个人条件与职业目标的分离部分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职业目标为远期目标,它的实现基于小目标的逐一实现。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将个人能力与职业目标相分离的部分进行目标分解,细化为有时间规定的学年、学期、月、周、日的目标,直接将目标分解为在某确定日期可以采取的具体步骤。学生围绕着具体任务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短期目标,增进自己的个人条件,减少职业目标与个人条件间的分离,逐渐实现个人的职业目标。
首先,写出你选定好的职业目标;然后思考,你愿意付出什么努力和代价去换取你所要达到的目标,把每一件事都写下来;接下来,给每件事确定一个固定的期限(既不要太紧,让自己无力完成;也不能太松,使自己懈怠);最后,根据你所定的期限和期限前所要完成的事,进一步细化就可以得出你的行动计划表。
特定的学期计划就是生涯规划中的短期目标,围绕特定学期的职业生涯目标与自身条件,寻找其中的差距,制订行动计划并严格执行。计划可包括如何提高综合能力、如何改进不良习惯、如何培养特长、如何完善人格、如何提高成绩等。学期的行动计划在学生的理想与现实间构建了通路,使得学生的职业目标的实现有了可能。制订学期行动计划要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应当多方听取意见,尤其是学长和辅导员的建议;制订的计划应和自己的目标罗列在一起,经常对照落实情况,促进行动的执行。
按照大学四年来分,你的行动计划大致可以制订如下:
大一:适应大学的生活,广泛地参与学校的活动,多进行尝试;
大二:探讨学业,发展专业知识和课外知识,参加社会实践等;
大三:通过两年的观察,比较与思考,正式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并根据目标职业不同,提高自身在相应方面的求职能力,比如参加专业性更强的实践,阅读专业书籍、考取专业证书等;
大四:进一步完善求职准备,写简历,应聘,参与工作实习。
如果你在大三的时候决定读研究生或出国留学,那么你就先关注专业知识的学习,具体求职准备可以延缓考虑,但是你要留意、收集、了解有关的就业信息,为将来求职做准备;如果你想要自己创业,那么需要做好充分的前期调研和论证准备,扩大人脉资源,选择好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群体,逐步开始尝试创业。
(六)反馈与调整
要使职业生涯规划行之有效,就必须不断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与修订,及时纠正分阶段目标与最终职业目标的偏差,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调整。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很多,有的变化因素是可以预测的,而有的变化因素难以预测。在此状况下,制订职业生涯规划时,由于对自身及外界的环境都不十分了解,最初确定的职业生涯目标往往都是模糊或抽象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生活,有意识地回顾自己的行为,检验自己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自觉地总结经验教训,修订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修订的内容包括职业的重新选择、生涯路线的选择、实施措施与计划的变更等。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是在不断的循环中确定、完成的,其过程可以用下图表示。
图10-2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
[1]宋建新。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实务[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43。
[2]张一弛,张正堂。人力资源管理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