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笔下小说>古代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的共同特点>第十五章 古代埃及的文化

第十五章 古代埃及的文化(第3页)

图15。17书吏和保护神。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五、古代埃及的学校和学校教育

古代埃及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文字的较早出现是其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古代埃及的文字大约出现在公元前4000年代后期,大约是在公元前3100年。布鲁克林博物馆收藏着一个属于公元前3500—前3300年的陶罐,它上面有一些“之”字形的图案,人们认为这与文字的出现有关,认为它上面的“之”字形图案就是后来埃及象形文字“水”原型。布鲁克林博物馆认为,很多符号和图画后来发展成或演化成文字。维尔·杜伦也说,埃及“最早的文字肯定是图画文字——一个事物以其图画形状来表示。例如,房屋,埃及人叫per,系由一个一边上开个口子的长方形来表示”[3]。

图15。18有“之”字形图案的陶罐。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藏

后来,格尔塞时期的蝎王权标头上的蝎子,人们认为是早期埃及文字的标志之一。这个时期的一些器皿上的绘画可能像图画文字一样,具有一定的意义,而某些墓墙上也出现了似乎是象形文字符号形式的文字。到了涅伽达文化Ⅱ的末期,好多文物上,都可以见到象形文字的符号。

到早王朝时期,不仅出现了大批有文字的文物,而且艺术也发展起来了,大量的权标头,大批的调色板,装饰马斯塔巴墓的大批浮雕等,都是这一时期的成就,而如果没有一大批有文化的人的存在,这些成就是做不出来的。文字、文化是需要人来传承的,这个传承者就是书吏。而文化的传承又不可能靠一两个人,必定是靠一批人。所以,从埃及早王朝时期文化发展的水平看,当时必定有一批知识分子,即书吏。这一批人又是怎么来的呢?不会是突然冒出来的,应当是学校培养出来的。这种学校最可能是王宫和神庙创办的。因为,国家需要很多的书吏,神庙也需要很多的书吏。至少从早王朝时期起,埃及就已经有了神庙,而神庙中大多数的祭司都是识文断字的,都是知识分子。但在早王朝时期埃及已经有学校了吗?我们没有确切的资料来说明这一问题,只能靠推测。

在随后的古王国时期,埃及已经有了学校这是肯定无疑的,因为贵族普塔赫舍普舍斯在自己的铭文中说,他是在宫廷中和王室子弟一起学习的。在古王国时期的神庙中也应当有附属学校,维尔·杜伦在《东方的文明》一书中根据戴奥多罗斯的话说,“古代埃及神庙也设有附属学校,有祭司向富家子弟灌输基础教育”。他还说,埃及也有专门主管教育的官员,类似于今之教育部部长。有一位高级祭司称自己为“王室主管教育事务大臣”。[4]“……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在接受祭司所授基础教育后,得以升入附属于财政部门的高级学校。那些学校可说是历史上最早的公立学校,学生在那里学习公共管理的知识和技能。毕业后他们各自成为某一官员的门生,在实践中接受这个官员的指导……”[5]维尔·杜伦认为,埃及差不多与巴比伦同时发展了历史上最早的学校教育制度。古代埃及的神很多,神庙也很多,不仅有神庙祭司,还有丧葬祭司,所以祭司的人数是很多的。祭司不仅要进行祭祀,而且还要观测天文、行医等,所以他们必须掌握文字,神庙中有很多土地、劳动力和其他财产,是仅次于王室的大财主,需要有人对此进行管理,所以必须培养管理人才,这就是知识分子——书吏。

中王国时期,埃及的首都底比斯有学校,这是确定无疑的,因为有一篇文献传了下来,这就是《杜阿乌夫之子赫琪给其子柏比的教训》。该文献写的是赫琪乘船带柏比去京城上学,一路上赫琪给儿子讲述学成后当书吏的各种好处。

据维尔·杜伦说,考古学家发掘出了新王国第19王朝时期的拉美西斯二世时的一座学校遗址,就是说,在新王国时期,有学校存在是有实物为证的。而且,考古学家还在学校遗址发现了许多贝壳,贝壳上面所刻的文字,为教师讲课的内容。据说古代埃及教学的主要方式是听写或默写课本。低年级的学生做练习用的是陶片和石灰石板。高年级的学生做练习可以用纸草。教学的内容多涉及商业、伦理道德。学校的纪律非常严厉,并且原则很简单。有一句话是:“孩子有背,背挨打……孩子的耳朵,长在背上。”有一个学生写信给他从前的老师说:“您以前打我的背,您的教导进了我的耳朵。”[6]这说明当时的体罚是很严重的。一个成功的书吏,是经过刻苦的学习,甚至是挨过很多打才成长起来的。

六、古代埃及的图书馆

我们知道,古代埃及的王宫、政府机关和神庙有很多的档案馆或图书馆,那么古代埃及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图书馆?最早的档案馆和图书馆可能很难完全区分开。杨威理在《西方图书馆史》一书说:“埃及古王国以金字塔出名,但图书馆学家也在一些文献中发现,早在这个时期埃及已经出现了书吏和图书馆。”[7]理查逊(ErgRi)在《古埃及的图书馆员》(SomeOldEgyptianLibrarians)一书中说,古王国时期,埃及就已经有了王室图书馆。据他说,国王德德卡勒-伊西斯(Dedkare-Isesi)曾在首席法官、大臣、建筑师兼国王书吏长森涅吉米布的陪同下,参观了王宫的书写室。

据杨威理的《西方图书馆史》说,在开罗东北的赫里奥波的太阳神庙的废墟上发现了档案馆,其时间是公元前1800年;在法雍绿洲也发现了中王国末期的神庙档案馆。[8]

古代埃及,不仅王宫和神庙有档案馆,有些权贵也拥有私人档案馆,在底比斯就曾经发现收藏有几十卷纸草的一个家族文书库。[9]

我们知道的一个非常著名的档案馆或图书馆是新王国第18王朝时期的阿马尔那的档案馆或图书馆。这个档案馆或图书馆是在1887年发现的,是一个农妇偶然发现的。她发现的是一些楔形文字泥板,当时人们并不认识泥板上面的文字。后来,这些泥板辗转到了英国,上面的文字被楔形文字专家认出,原来上面的文字是公元前2000年代后期,埃及第18王朝时期国王阿蒙霍特普三世和阿蒙霍特普四世时的一些外交文件,是当时西亚的一些小国的国王或王公写给埃及国王的书信。这些楔形文字泥板文书现在汇集成为四大本的阿马尔那书信,成为研究那时近东地区外交关系的重要资料。但这是否是一个图书馆?很有可能是,因为据说这些泥板文书上面还有阿蒙霍特普三世的藏书章,说明是阿蒙霍特普三世收藏的。这是图书馆的一个特征,而不是档案馆的特征。另外,档案馆里不可能有各类参考书,而据说在阿马尔那却发现了埃及官吏学习两河流域的阿卡德文时使用的参考书。[10]这说明它具有图书馆的特征,而不具有档案馆的特征。

据戴奥多罗斯的《历史集成》记载,新王国第19王朝拉美西斯二世时期在首都底比斯建造了一座图书馆。在该书第1卷就提到这个图书馆,他说,在这个图书馆的入口处有一块石碑,石碑上面雕刻有“拯救灵魂之处”等字样。可惜的是,考古学家虽然在底比斯进行过发掘,但并没有找到这块石碑,也没有找到这个图书馆的遗址。但人们认为,这个图书馆是存在的,因为1849年在拉美西斯二世的陵墓附近进行发掘时,发现了两个图书馆员的墓,这两个人是父子。

据杨威理的《西方图书馆史》记载,在埃及的菲莱岛上有一座伊西斯的神庙,考古学家认为,这里是收藏纸草卷的地方。在菲莱岛的北面有一座大神庙,庙里的第一间大厅中有一间小屋就是图书馆,在这间小屋的墙上雕刻了37本书的书名,它可以说是古代罕见的藏书目录,而据考证,古代埃及是有过这些书的。

我们知道得最多的有关古代埃及的图书馆的情况的是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亚历山大里亚是希腊化时代托勒密王朝的首都,也是希腊化时代最大、最著名的城市。在这座城市里,不仅有王宫、花园、神庙,还有一个博物馆和图书馆。

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开始筹建是在托勒密一世时期,当时一个出自法勒伦(Phaleron)名叫德米特利乌斯(Demetrios)的人,向托勒密一世建议在亚历山大里亚建造图书馆和博物馆,托勒密一世接受了他的建议。这个德米特利乌斯师从泰奥夫拉斯特,而泰奥夫拉斯特又师从亚里士多德,而亚里士多德有一座私人的图书馆,所以,德米特利乌斯对亚里士多德的图书馆是非常了解和熟悉的。正是在他的帮助下,于公元前290年建成了著名的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托勒密二世时期,又在亚历山大里亚城的西南地区建立了这个图书馆的分馆。

图15。19现代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外貌(局部)

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的历史意义:“古代亚历山大图书馆的魅力在于它催生了一场至今仍无与伦比的科学运动。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古代亚历山大的学术成就对中世纪伊斯兰和基督教世界的学者,以及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人文主义者来说,犹如一盏指路明灯。或许可以说,在亚历山大之前,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区域性的,但在亚历山大建成人类历史上第一座世界性图书馆之后,知识也就随之成为世界性的了。”[11]

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藏书非常丰富,它的藏书虽然以希腊的书籍为主,但因为亚历山大里亚的学者们有一种非常自由的学术风气,只要是学术著作,不管是哪个国家的都会收藏,所以也有不少其他国家的文献入藏。

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藏书有多少册?说法不一:10万册、20万册、50万册、70万册。[12]奥鲁斯·格利乌斯和阿米阿努斯·马尔切利努斯也说是约70万册。公元2世纪的奥鲁斯·格利乌斯说,将近70万册书“在亚历山大的第一次战争中,随着该城的陷落尽遭焚毁”;公元4世纪的阿米阿努斯·马尔切利努斯说,独裁者恺撒统治时期,亚历山大毁于当时的亚历山大之战,拥有70万册藏书的宝贵的图书馆被火毁于一旦。[13]

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藏书的来源有以下几种。第1种,捐献的。亚里士多德的部分藏书可能捐献给了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关于这部分图书是否给了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或只是部分给了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有不同说法)。[14]第2种,购买的。托勒密王朝国王经常派专人到各国用高价收购图书,只要在亚历山大里亚城出现好书,就有这个图书馆的人前去抢购(据《阿里斯提亚斯书信》记载:“法勒伦的德米特里[15]……预算宽裕,可用来收集,如果可能的话,全世界所有的图书;尽其所能,购买和誊写图书,以实现国王的目标。有一天国王问他……收集到的图书已有多少册了,他回答说:‘陛下,已有20多万册了;我将再接再厉,使总数达到50万册。’”[16])第3种,“借来”的。图书馆还借来不少好书,抄成复本,但常常是把原书留下,而把劣质的复本还给人家。托勒密三世国王为了收集图书,曾经下了一道命令:凡是进入亚历山大里亚港的船只,必须把船上的书籍统统“借给”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该馆把这些书籍用劣质纸草纸抄写成复本,然后把复本还给人家,而把原书扣下。有这样一个例子说,托勒密三世曾经向雅典借来珍贵书籍(埃斯库勒斯、索福克里斯和幼里披底斯三人的悲剧作品,当时这些作品的原始手稿收藏在雅典国际档案馆,不准外借。但托勒密三世说服了雅典总督,允许他借出复制),为此支付了15塔兰特的银币作为保证金。后来,托勒密三世觉得这些书的价值高于这个保证金,于是就把原书扣了下来,而送还的是抄本。[17]

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的功能为藏书、培养学生(学生主要是希腊化的希腊人,也有埃及人,曼涅托就是在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成长起来的一个埃及人)和科学研究。科学研究主要有校勘、医学和哲学。

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的历任馆长都是当时的学者、大学问家。例如,埃拉托斯特尼,是公元前3世纪最杰出的学者之一,他在各个不同的学术领域都做出了成就,其学术活动涉及诗歌、哲学、文学评论、地理学、天文学、数学等。他的最大成就在地理学领域,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尝试测量地球周长的人,他在《论地球测量》一书中还试图确定两地之间的距离及其经纬度。

另一位馆长阿里斯托芬,是一位语言学家。他阅读了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中的每一本书。他作为诗人竞赛的评审,能够从朗诵的各种诗歌中发现所有借用的诗句,并能说出借用诗句的出处。据说,当国王要求他证实其论点时,“阿里斯托芬完全凭记忆说出某些书架上的大量纸草纸卷本,将其与朗诵的诗歌相比较,迫使作者不得不承认自己盗用原诗”[18]。他在文学评论以及相关领域不仅形成了基础牢固的古典学术研究,而且树立了后世竭力仿效的典范。他在学术研究方面最重要的贡献是对《荷马史诗》的研究,他被称为“荷马通”。

关于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的命运,杨威理说:“……这所世界闻名的图书馆后来的命运究竟如何呢?先人并没有给我们留下可靠的史料。公元前47年,恺撒率领的罗马军队远征埃及,据说亚历山大图书馆被毁了一部分。又传,公元前41年,罗马统帅马可·安东尼从小亚细亚的另一所有名的拍加马图书馆把大约20万卷书拨给了以美貌著称的埃及女王克娄奥帕特拉七世,作为恺撒军队破坏亚历山大图书馆的补偿。看来,罗马统治初期,亚历山大图书馆还继续存在。公元273年,罗马皇帝奥勒里亚努斯再次占领埃及,烧毁了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大部分。后来公元390年基督教徒又破坏了它。实际上,在公元200年以后,人们就很少提及这所图书馆了。”[19]阿巴迪认为,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的主馆靠近海边,公元前58年被恺撒烧毁了,其根据是:公元前65年被处死的斯多葛派哲学家辛尼加说,在恺撒时有4万册图书被烧毁。[20]公元1世纪末的普鲁塔克在撰写恺撒传时,明确地说恺撒烧毁了大图书馆。[21]公元2世纪时的奥鲁斯·格利乌斯说,有70万册书在恺撒的第一次亚历山大里亚战争中被烧毁。[22]公元4世纪的阿米阿努斯·马尔切利努斯也说有70万册图书在恺撒时被烧毁。[23]不过阿巴迪认为,恺撒时只是烧毁了海边的主馆,而它的另一个馆,即在亚历山大里亚城的西南地区的萨拉贝姆建立的图书馆的分馆并没有被烧毁。而且,这个分馆在主馆被毁以后,成为该城市的主要图书馆。但据阿弗托尼乌斯记载,公元391年,萨拉贝姆分馆也被毁。[24]

书友推荐:吾弟大秦第一纨绔被健身房教练秘密调教后只想当侯爷,奈何妻妾想打天下娱乐圈之风流帝王一屋暗灯人间政道配种(1V1,SC)租赁系统:我被女神们哄抢!戏里戏外(1v1)H全家桶两小无猜悖论四合院之啪啪成首富继女调教手册(H)在言情文里撩直男男主【快穿/np】催眠系统让我把高冷老师变成性奴肉便器娱乐圈的曹贼婚后心动:凌总追妻有点甜娱乐圈的不正常系统(修正版)仙子的修行·美人篇
书友收藏:恶魔大导演美母的诱惑影综:人生重开模拟器绿意复仇——我的总裁美母蛊真人之邪淫魔尊无限之邪恶系统韵母攻略我的冷艳教师美母和明星校花女友变成同学们的性奴竟是一个熊孩子的策划赛博经纪人美母的信念我的道家仙子美母我丰乳肥臀的瑜伽教练母亲和保守的翘臀长腿女友被得到催眠APP的猥琐大叔调教成了专属肉便器原来,她们才是主角(加料版)斗破苍穹之后宫黑人恶堕智娶美母重生少年猎美租赁系统:我被女神们哄抢!美母如烟,全球首富娱乐圈的不正常系统(修正版)带着美艳医母闯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