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笔下小说>古代埃及文明成就>第二 古代埃及人的风俗习惯

第二 古代埃及人的风俗习惯(第1页)

第二节古代埃及人的风俗习惯

一、文物中反映的古代埃及人的墓葬习惯

世界各国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在丧葬形式方面也是如此,如有的是土葬,有的则是火葬,还有的是水葬等。

古代埃及人的丧葬习惯有和别的民族相同的地方,也有不相同的地方。

古代埃及人实行墓葬,而且十分重视修坟造墓,这和他们对人生的看法有关。他们认为,人的现世是短暂的,死后的生活才是长久的。他们有灵魂转世的观念,认为人死是人的灵魂和肉体的暂时分离,只要有条件,人死后可以复活。并且,死后的生活和现世没有什么区别,因此,一般人并不怎么重视修建住房,但却十分重视修坟造墓。他们把它当作死后永久的居所。古王国时期的一位王子哈尔德杰德夫对其子的教训中就说:“在墓地修好你的居所,使你在西方(即尼罗河西岸,古代埃及人认为尼罗河东岸是人居住的地方,而西岸则是死人埋葬、居住和生活的地方)的居所富有价值。假如死亡侵袭我们,倘若生命刺伤我们,死亡之屋可以用来生活。为自己寻找水源充足的田地……在你的田地中为祭司选择一块,保证其每年都得到良好的灌溉。他甚至比你的儿子更能使你受益,你要喜欢他甚至胜过你的子嗣。”[9]

古代埃及人的坟墓从前王朝到新王国经历了多种变化,大致经过了这样几个发展阶段:最早的墓很简单,只是在地上挖一个坑,将尸体用芦苇席包裹起来就埋掉了,后来,在前王朝时期晚期,即格尔塞时期,国王或贵族的墓开始用砖坯砌起来并在墓墙上画上画,这就是在希拉康波里发现的画墓。到早王朝时期,国王和贵族的墓称为马斯塔巴,这种墓可以是上下两层,每一层可以有许多房间,其中,除了存放尸体(包括墓主人的尸体和陪葬者的尸体)以外,其他的房间则是为墓主人准备的各种物品,包括吃的,穿的、用的。这种房间多者达一两百间。早王朝时期的一个国王的墓里甚至还有一个地产的模型,这说明他们仍然希望在死后还能享用自己地产上的产品或剥削奴隶和劳动者。到古王国时期,国王开始建造金字塔作为自己的坟墓,而贵族则仍然用马斯塔巴作为坟墓。到新王国时期,国王不再建造金字塔,而是在底比斯西部的国王谷开凿岩墓,一些地方贵族早在中王国时期就已经开始开凿岩墓(如埃及中部的贝尼哈桑地方就有不少中王国时期的贵族墓),一些贵族也是如此(当然不是在国王谷,而是在其他地方,如在底比斯西部的库尔纳就有许多新王国时期的官僚贵族的岩墓)。但在新王国时期,在民间,特别是一些贵族、富人和高官中,用金字塔形装饰品作为坟墓中的一种装饰的现象却延续了很长时间,如一个名叫滕涅尔努特(Te)的人的墓里安放的金字塔形装饰品:石灰石材质,属新王国第19王朝时期,现藏波士顿博物馆,三角形石碑上雕刻了墓主人在向奥西里斯、伊西斯和哈托尔顶礼膜拜的情景。

图13。27滕涅尔努特墓里的金字塔形装饰品。波士顿博物馆藏

埃及人修建坟墓,放置那么多的物品让死者享用,但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人要复活,复活必须有一个载体,那就是肉体。但肉体在人死后很快就会腐烂,怎么办呢?于是人们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制作木乃伊,所以,古代埃及人制作木乃伊乃是为了给灵魂有一个可以依附的载体。但如果木乃伊也腐烂了又怎么办呢?埃及人想出了一个可以替代的办法,那就是制作一座雕像放在墓里,一旦木乃伊腐烂了,灵魂还可以依附于雕像上,从而可以复活。所以,在古代埃及人的墓里一般都有安置雕像(可以是木质的,也可以是石质的)的习惯,其目的就是为灵魂的复活找一个载体。这在其他各地是没有的。

雕像可以是石头的,也可以是木头的,如卡艾门森努(Kaemsenu)的木雕像,出自他位于萨卡拉的墓里,属古王国第5王朝的纽塞拉统治时期,现藏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雕像可以是死者个人的,也可以是死者及其妻子和孩子,如拉霍特普和他妻子的雕像,以及涅库勒及其家庭成员的雕像等。这些雕像都是从他们的墓里发现的。在个别贵族的墓里,还放置有埋葬祭司的雕像,如呈跪姿的卡艾姆克德(Kaemked)的雕像,出自萨卡拉地方的乌里尔尼(Urirni)的墓里,属古王国第5王朝时期,现藏开罗埃及博物馆。此人是乌里尔尼的一位埋葬祭司,乌里尔尼是王子和宝库长,卡艾姆克德的这个雕像是和乌里尔尼许多仆人的雕像一起被发现。

图13。28卡艾门森努木雕像。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图13。29卡艾姆克德像。开罗埃及博物馆藏

墓主人的这些雕像放置在什么地方呢?一般来说都是放置在假门与祭桌之间的。因为埃及人认为,复活的人也需要吃喝,于是埃及人想出了在墓里放置大量的陪葬品,贡献祭品的办法。而贡献祭品的办法有2个:一个是在人死前和祭司签订一份协议,协议规定在人死后由祭司提供祭祀的东西,死者要给祭司一份财产(主要是土地),祭司得到这份土地以后,就有提供包括为死者进行祭祀的义务。另一个办法是在死者的墓里放置一张献祭桌,上面放上祭品,或雕刻一些祭品的浮雕。祭桌的形式多种多样,如第12或第13王朝时期的一个名叫阿美涅姆赫特的人的献祭桌,黑色花岗岩,现藏大英博物馆,这张献祭桌表面雕刻了食物和饮料的图案。再如涅菲尔卡(Neferka)的献祭桌:石灰石材质,出自萨卡拉涅菲尔卡墓的,现藏美国布鲁克林博物馆。献祭桌上雕刻了给死者的食品。还有一张片麻岩献祭桌,可能出自萨卡拉,属第2王朝(?)时期,现藏布鲁克林博物馆,这张献祭桌是我们见到的最早的一张,和后来的献祭桌完全不一样。它完全像一张桌子,和古王国时期一些墓里发现的石板浮雕上看到的,死者坐在一张献祭桌前享受祭品的那种献祭桌差不多:一根柱子上面一个平台,平台上堆满祭品。不过,墓里石板浮雕中的献祭桌基本上都是方形的,而这张是圆形的。这张献祭桌上没有在桌面雕刻什么食品和饮料之类的浮雕。

图13。30献祭桌。伦敦大英博物馆藏

图13。31涅菲尔卡的献祭桌。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藏

图13。32已知现存早期的献祭桌。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藏

墓里的献祭桌放在什么地方?从考古发掘的资料我们知道,它是放在墓里的一个假门前面的,如叶赫门-涅弗勒特(Uehem-)的假门(false-door):石灰石,1903年Schiqpqrelli发掘,属第4王朝时期,现藏意大利都灵埃及博物馆。叶赫门-涅菲勒特是古王国第4王朝的开国之君斯涅弗鲁的一位公主,这件文物是在她位于吉萨的一座马斯塔巴墓里发现的。不过,她的假门没有那么复杂,没有檐板,而且只有一个门楣。此公主假门的浮雕内容,是公主坐在堆满面包等祭品的献祭桌前,在下面一个门楣上的铭文是:“他父亲所喜爱的、尊敬她的父亲和母亲的国王的女儿,叶赫门-涅弗勒特。”在假门两侧的侧柱上雕刻着死者的埋葬祭司。原来假门上涂了一层粉红色的灰泥,现在已经脱落,但仍有痕迹可见。献祭桌在她的假门前被发现。

假门是古代埃及贵族们死后埋葬在墓里的一种设置,是古王国时期埋葬建筑中一种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古王国时期坟墓建筑中的一个特点。它是从早王朝时期马斯塔巴墓入口正面的一种仪式性小神龛发展而来的。它面对西方,代表阴阳两界的交界点(Thepointoftatheworldofthelivingandthedead)。古代埃及人相信,死者的灵魂或卡魂可以穿过它来往于墓里和来世,死者还可穿过门槛拿取祭品。假门有用石头做的,也有用木头做的。它形似门,但实际上只有门框,真正的门是被封闭的。

据刘文鹏先生的《埃及考古学》一书介绍,一般的假门的最上方有一个檐板,檐板的下面是门楣,门楣一共有3个,在第2个和第3个门楣中间有一个嵌板,在第3个门楣下面是一个圆柱形壁,在它下面是一堵墙,在两侧有环形花边、外侧柱、中侧柱和内侧柱。[10]而在那一堵墙的前面站着死者的雕像,在雕像前或者说在假门前有一张献祭桌或献祭台,上面摆放供给死者的祭品或在献祭桌上雕刻出祭品。整个场景就像是死者随时都可抬步前来拿取祭品一样。后来,古王国时期的假门到中王国时期及以后,被矩形的或上圆下方的石碑所取代,即后来的石碑是从古王国时期的假门发展而来的。在古王国时期贵族的墓里,这种假门和假门前的献祭桌是必不可少的。

图13。33胡夫的一个公主墓里的石板浮雕。巴黎卢浮宫博物馆藏

但是,埃及人特别是贵族还不满足,在他们的墓里还有一块木板或石板,上面雕刻了死者坐在一张献祭桌前,祭桌上放满了面包、牛腿等祭品,另外还有酒等饮料这样一些浮雕,如胡夫的一个公主墓里的石板浮雕:石灰石材质,出自吉萨,属古王国第4王朝胡夫统治时期,现藏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从石板上的象形文字看,祭品包括面包、牛腿和禽类,非常丰盛,显示了王室家族的气派。

除此之外,古代埃及人还在墓里把死者生前所享受的一切用浮雕的形式雕刻在墓墙上面或画在墓墙上面。例如,我们在古王国第5王朝时期的贵族提伊墓里的浮雕和新王国时期的梅纳墓里的绘画中所看到的那样:农民在生产(耕地、播种、收割,用牲口从地里运载粮食到场上,脱粒、簸扬,收进谷仓等一系列过程)、狩猎、捕鱼、捕鸟等,贵族视察自己的农庄,地产中的农民把产品交给贵族,地产中的手工业,包括冶炼金属,制作雕像,制作面包、啤酒,采摘葡萄和酿造葡萄酒,酿造啤酒,等等。

在一些大官或贵族的墓里,还修建了礼拜堂,如妇女萨廷特提(Satii)的墓里的礼拜堂。

此外,古代埃及人的墓里还放置有墓碑,有学者认为,墓碑是从假门发展来的,即以后没有了假门,便放置一块墓碑。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如果对的话,那么第1王朝时期的捷特的名字碑是否是墓碑的一种?如果是墓碑的一种,那么上述说法就值得怀疑了。如果不是,那算什么?有学者认为,墓碑的出现大概是在中王国时期,至少是在中王国时期才大量流行的。也有人认为墓碑是在古王国时期出现的。[11]

墓碑的形式有3种:矩形(长方形)、上圆下方形和所谓的V字形。

长方形的墓碑,如伊提的墓碑石灰石,出自格别陵,属中王国第11王朝时期,现藏大英博物馆(文物编号:EA586)。石碑高75厘米,宽47厘米(?),不是上圆下方的那种石碑。石碑上面部分为铭文,下面有两栏浮雕。上面一栏浮雕的内容是,墓主人和他的妻子坐在椅子上,他们的前面是一张堆满祭品(瓜果菜蔬等)的桌子,在他们对面站着2个男人,可能是他们的儿子,也可能其中一个是儿子,另一个是祭司。他们手提禽鸟,供奉给墓主人。下面一栏浮雕的内容是,墓主人手拿权杖站在那里,在他的对面是2个女人,可能是他的妻子和女儿,她们一手拿着鲜花(莲花),一手提着禽鸟,显然也是奉献给墓主人的祭品。

图13。34伊提的墓碑。伦敦大英博物馆藏

上圆下方形的墓碑,如勒尼森涅布(Reniseneb)和他的家庭石碑,着色石灰石,可能出自阿卑多斯,属中王国时期晚期,现藏阿什莫林博物馆。墓碑上的浮雕一共有4栏,最上面一栏表现的是传令官勒德叶桑克赫(Redeyesankh)从他儿子勒尼森涅布手中接受献祭的食物,当时,一个诺姆的书吏涅菲尔门特提()坐在右边。下面几栏表现的是这个家庭的各个成员,包括勒尼森涅布的妻子、母亲和祖母。

图13。35勒尼森涅布的家庭石碑。牛津阿什莫林博物馆藏

墓碑上的浮雕大概分为两部分,即人物活动和铭文。人物活动主要是墓主人享用祭品、祭拜神灵及和家人团聚,铭文的内容多半是祈求能得到祭品等。墓碑上的浮雕一般都是着色的,有的还很鲜艳。

书友推荐:掌握催眠之力后的淫乱生活戏里戏外(1v1)H迟音(1v1)众香国,家族后宫斗罗大陆之极限后宫(无绿改)女配她只想上床(快穿)在言情文里撩直男男主【快穿/np】两小无猜交易沦陷只想当侯爷,奈何妻妾想打天下母上攻略续(白虎版)小欢喜之群芳乱欲神女逍遥录娱乐圈的曹贼女神攻略调教手册配种(1V1,SC)潮湿债务偿还系统美母的诱惑娱乐圈的不正常系统(修正版)
书友收藏:我的冷傲岳母和知性美母因为我的一泡精液成为了熟女便器 (无绿版)邪恶小正太的熟女征服之旅人妻调教系统蛊真人之邪淫魔尊我的美母教师美母如烟,全球首富韵母攻略我在三国当混蛋无限之生化崛起随心所欲神豪系统巨根正太和家族美熟女母上攻略父债子偿仙子的修行妈妈又生气了我的道家仙子美母影视大世界之美女如云影综:人生重开模拟器重生之娱乐圈大导演推母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