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古史通报》1951年第4期。
[41][埃及]A。巴凯尔:《法老埃及的奴隶制》,第68页。
[42][英]A。H。伽丁内尔:《古代埃及词源学》第1卷,第215页。
[43][英]A。H。伽丁内尔:《古代埃及词源学》第1卷,第20页。
[44][英]A。H。伽丁内尔:《古代埃及词源学》第1卷,第20~21页。
[45]《埃及考古学杂志》1940年第26卷,第73页。
[46]《古史通报》1952年第2期。
[47][苏联]司徒卢威、[苏联]列德尔:《古代东方史文选》第1卷,第19页和第20页上的注。
[48][苏联]萨维里耶娃:《古王国时期埃及的土地制度》,第176页。
[49][苏联]切列佐夫在1952年的《古史通报》第2期上发表的文章,[苏联]卢利耶在1951年的《古史通报》第4期上发表的文章。
[50][苏联]萨维里耶娃:《埃及古王国时期的土地制度》,第183页。
[51][美]J。H。布利斯特德:《古代埃及文献》第1卷,第28页。
[52]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古代教研室编:《世界古代及中古史资料选集》,第9页。
[53]其意义知道得不十分确切,它有时作为产品库房,有时又作为生产各种纺织品和装饰品的地方。萨维里耶娃认为,它更经常的是作为从事农业生产的地方而为人注意。
[54][苏联]萨维里耶娃:《埃及古王国时期的土地制度》,第172~208页。
[5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9页。
[56]涅亨是上埃及国王的官邸,在希拉康波里,涅亨的口唇即法官的职位。
[57]吉林师大、北京师大历史系编:《世界古代史史料选辑》上,第17页。
[58][美]J。H。布利斯特德:《古代埃及文献》第1卷,第121~125页。
[59]吉林师大、北京师大历史系编:《世界古代史史料选辑》上,第18页。
[60]吉林师大、北京师大历史系编:《世界古代史史料选辑》上,第19页。
[61][美]J。H。布利斯特德:《古代埃及文献》第1卷,第150~154、159~161页。另[苏联]司徒卢威、[苏联]列德尔:《古代东方史文选》,第29~31页。
[62]吉林师大、北京师大历史系编:《世界古代史史料选辑》上,第19页。
[63][美]J。H。布利斯特德:《古代埃及文献》第1卷。
[64]吉林师大、北京师大历史系编:《世界古代史史料选辑》上,第18页。
[65]林志纯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上古部分》,第13~14页。
[66][苏联]司徒卢威、[苏联]列德尔:《古代东方史文选》,第93页。
[67][美]J。H。布利斯特德:《古代埃及文献》第1卷,第11~15页。
[68][美]J。H。布利斯特德:《埃及史》,纽约:CharlesSer'sSons,1905年版,第132页。
[69]《剑桥古代史》第1卷第2分册,第483页。
[70]吉林师大、北京师大历史系编:《世界古代史史料选辑》上,第21页。
[71]《剑桥古代史》第1卷第2分册,第159页。
[72][法]A。摩赖:《尼罗河与埃及之文明》,刘麟生译,第114页。
[73][美]J。H。布利斯特德:《古代埃及文献》第1卷,第157页。
[74][法]A。摩赖:《尼罗河与埃及之文明》,刘麟生译,第1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