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上册,王以铸译,第331~332页。
[28][苏联]司徒卢威、[苏联]列德尔:《古代东方史文选》第2卷,第33页。
[29]阿拉美亚文件VI,简写为ADVI,见[苏联]司徒卢威、[苏联]列德尔:《古代东方史文选》第2卷,第54页。
[30][古希腊]戴奥多罗斯:《历史集成》第2卷,46,4。
[31][苏联]司徒卢威、[苏联]列德尔:《古代东方史文选》第2卷,第38~39页。
[32][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上册,王以铸译,第237页。
[33][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上册,王以铸译,第150页。
[34][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上册,王以铸译,第466页。
[35][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上册,王以铸译,第466页。
[36][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上册,谢德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73页。
[37][苏联]拉诺维奇:《希腊化时代及其历史作用》,苏联科学院,1950年版。
[3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3页。
[40]《纸草文书选》(A。S。Hunt,C。C。Edgar编译SelectPapyri,Loeb本)第1卷,第81~83页。
[41][苏联]拉诺维奇:《希腊化时代及其历史作用》,第195页。
[42]林志纯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上古部分》,第327~330页。
[43]有些纸草文书说明,奴隶主在自己的农业经济中使用10~30个奴隶劳动的情况是不少的,纺织则往往用女奴劳动。见[苏联]拉诺维奇:《希腊化时代及其历史作用》,第204页。
[44]见[古希腊]戴奥多罗斯《历史集成》第2卷,12。公元前312年,托勒密一世于加沙之战后将8000战俘带回埃及,分派到各州(见[古希腊]戴奥多罗斯:《历史集成》,85)。大概就是战俘奴隶。
[45]《纸草文书选》第1卷,第97页。
[46]《纸草文书选》第2卷,第39~43页。
[47][苏联]拉诺维奇:《希腊化时代及其历史作用》,第225页。
[48][古希腊]戴奥多罗斯:《历史集成》第31卷,15a。
[49]有特权的祭司不在内。
[50][美]威廉·威斯特曼:《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度》,邢颖译,郑州:大象出版社,2011年版,第87~88、120~122页。
[51][美]威廉·威斯特曼:《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度》,邢颖译,第105页。
[52]《纸草文书选》第2卷,第45页。
[53][苏联]乌特琴科编:《古代罗马史文选》,莫斯科,1962年版,第418页。
[54][苏联]乌特琴科编:《古代罗马史文选》,第445页。
[55]布科里,希腊语,意为“牧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