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动文化服务场所
流动文化服务提供需有固定的场所,流动大篷车服务场所道路能方便车辆进出,有场地可供舞台车展开(面积90平方米以上),并可容纳200人以上观看演出;流动图书馆服务面积需要30平方米以上。开展流动文化服务的各类场所应符合相应的场地面积、安全等要求。
2。流动文化服务设施与设备
包括基本服务设施和特定服务设施和设备。
(1)基本服务设施。包括:电源、引导标牌、消防安全标识等信息、安全服务设施。
(2)特定服务设施。包括:
①流动大篷车展开后可搭建成90平方米以上的舞台,并配有灯光、音响等成套设备,以此为流动舞台开展巡回演出;
②流动图书馆车厢内应配备必要的书柜、柜台,装有照明、通风设备等,配有装有图书馆管理软件的手提电脑,配备图书打包工具;
③流动文化馆车应配备音响等相关设备,用于开展现场培训辅导;
④流动电影院应购置现代化流动电影放映车,随车配备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dMs)、服务器存储、播放、投影仪以及音箱等设备。
(3)相关设施设备的采购应符合相关国家、行业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四、流动文化服务的人员配备
1。人员配置。流动文化服务机构应明确一名负责人,并配备数量适宜的服务人员;流动文化服务点应明确一名联络人员。
2。岗位要求
(1)服务负责人。负责制订流动文化服务的年度计划,根据收集的群众需求,统筹安排服务的项目、时间和地点;负责对工作人员和文化联络员的管理;负责处理群众的投诉和意见建议等;负责服务质量的监督和整改工作。
(2)工作人员。应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相应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3)文化联络员。应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主动与流动文化服务管理人员开展协调、沟通工作。
3。服务人员素质要求。
①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岗位规范;
②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③掌握本岗位所需的应急事件处理方法;
④会讲普通话;
⑤态度热情,耐心,礼貌待人;
⑥着装整洁,佩戴统一的徽章或服务证;
⑦不得索要或接收礼品和有价礼卡、礼券,不接受高消费娱乐活动。
五、流动文化服务的形式与内容
1。流动大篷车
以流动舞台车为载体,以文艺小分队的形式开展巡回演出,免费为农民群众提供送戏下乡服务。建立“流动剧院”数字网络服务平台,供农民群众挑选自己喜爱的表演节目。
2。流动电影院
以流动电影放映车为载体,组建电影服务小分队,定制“电影大棚”,利用固定设施和室内场所,配合开展政策法规、精神文明建设等主题教育公益宣传活动,深入基层巡回放映影片,丰富基层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农村群众提供数字电影放映服务,合理调整放映结构,其中每年国产新片(院线上映不超过两年)比例不少于13。为中小学生每学期提供2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
3。流动文化馆
组织、策划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文化艺术辅导和培训,开展数字文化服务和农民工文化服务,建立“数字文化馆”网站,发展文化俱乐部。根据群众需要,通过政府采购等方式,平均每年为每个乡镇(街道)送地方戏曲等文艺演出5场以上。
4。流动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