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我”这个词的使用。使用“我”这个词要非常慎重,不要说这种话,例如“请不要对我大吼大叫”。想想这句话,说“请不要对我大吼大叫”其实没有错。它可能也会起点作用,但是,“我”这个词表明了你的自信,这是要向别人清楚地声明,当前情况下,你很不高兴,而且对这种情况你有自己的观点。“请不要对我大吼大叫”是个请求,不是声明。
看看上文中列出的几条非常有自信的声明,用冷静坚定的口吻说出来,你就掌握要领了。现在再来说一次,但是这次表达意思的时候要用上强烈的情感。这样就能看出挑衅和自信的不同之处了。它们的不同不在于说了什么,而是怎么说。同时,再想一下,如果别人用挑衅性的方式对待你,你处于接收信息这一方,你会有什么感觉,这又会引发你的“黑猩猩”什么样的情感?
那么为什么很多人缺乏自信?缺乏自信通常是“小妖精”的过错。“小妖精”的基本信仰就是这些观念,例如“我不如别人”或者“我不能像别人那样自信”,又或者“我的感觉无关紧要”。所以,这种群体本能,即“需要被别人接受和认可”就变成了有自己的信仰和行为的“小妖精”。“小妖精”的想法有“我必须要让别人喜欢我”,“我要经常让别人满意”和“我别无选择”。这是缺乏自尊自信的表现,这个问题亟待解决。如果你缺乏自信,但是想要变得自信,你就要弄清楚为什么你缺乏自信。其他比较常见的消极想法有“这不是我的世界,我所在的世界属于别人”,或者“别人不允许我表达自己的观点”,又或者“我不能跟别人说‘不’(因为我得让他们满意)”。
角
现在我们回到交流广场这部分,把每个角都摆正位置:
●正确的时间。
●正确的地点。
●正确的动机。
●正确的方式。
正确的时间
如果时间不对,例如,对方无法听你说话或者对话需要匆匆结束,交流的效果就不是很好。为了把我们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我们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这一点没有做好,就会把事情弄糟,只是部分地传达议题和目的会让我们有一种挫败感。要确保你有足够的时间倾听对方和表达你自己的观点,因为如果时间不够,之后你们很难回到先前的谈话上去。还要确保在交谈过程中,就某件事情的谈话拿捏好时间。有时候,保持沉默,直到事情解决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正确的地点
如果我们选了个不合适的地方(太吵或者拥挤),那么集中注意力听对方的信息就很难。这也会让双方的“黑猩猩”恼怒,这可不是什么好事!还要注意,如果你们的交谈内容复杂严肃,就去找个比较私人的场所进行交谈。因为如果你们的谈话涉及个人隐私,别人在旁边偷听就不大好了。找一个合适的地方,既不是你的地盘也不是对方的地盘,这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正确的动机
表达正确动机的时候通常会有两方面的缺陷。一方面是我们交谈的时候有个潜在的动机;另一方面是我们没有表达出正确的动机,反而分心偏题了。这就让人们感觉很受挫,还很恼火。
弄清楚你自己的动机非常重要,因为如果你不百分百确信你想谈什么,成功的概率就会降低。没有正确的动机很容易让你分心,被带到其他的动机上去。你需要意识到这一点,坚持你原来的动机。在谈话一开始的时候,你就要亮出自己的动机来,甚至可以把它写下来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对方也有自己的动机,在你说自己的动机之前问他的动机是什么能起到先发制人的作用)。要确保你把自己想的都表达出来,不要改变自己的想法然后表达出另外的观点,因为表述真正的动机其实很难。很明显,从长远看来,这样会导致混乱和挫败。
确定自己的动机,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意识到有两个“你”参与谈话:你和你的“黑猩猩”。
“黑猩猩”的动机
“黑猩猩”的动机建立在情感基础上,它通常有“非赢即输”的心态。这个涉及之前所说的丛林原则,即非白即黑,没有折中的一面。就“黑猩猩”而言,它对交谈的理解要么是赢,要么是输。“黑猩猩”想要表达它的情绪,只要对方有错它就攻击,它要保护自己不受任何可能的或者已经有的批评的伤害。它还希望交流结束之后,它依然是清白的,保持良好的形象。如果它不是清白的,它就想证明自己为什么被刺激了,或者为什么被牵涉到这种情况中来,然后证明它所说和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合情合理的。
弗兰克和皮特以及四种动机
弗兰克和皮特是邻居,弗兰克家的篱笆挡住了皮特家花园的光线,他们准备就这个问题商讨对策。
我们先来看一下弗兰克,把他的想法分为“黑猩猩”和“人”两种思维。“人”想要个和平的解决办法,商谈的结果是双方都皆大欢喜。“人”认为,他们之间必须要有人让步,要客观对待这件事。所以,尽管弗兰克希望保留自己家高高的篱笆,但是他也理性地意识到,这样让他的邻居很不舒服。
但是,弗兰克的“黑猩猩”就不会有上面这些想法。如果它是个典型的“黑猩猩”,它就已经认定这个篱笆代表的是它的领地,它不想让步。他的“黑猩猩”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即皮特侵犯了它的权利、自我和支配力。因此,“黑猩猩”就会把这个商谈看成一场非输即赢的较量。于是,这种交谈基本上不会有让步和认输。这种情况下“黑猩猩”会选择有力的事实真相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坚持到底。如果有必要的话,它会使用情感威胁或者肢体语言来获得控制力。
“黑猩猩”和“人”争夺控制权
皮特也会用两种思维方式对待这次交谈。他的“人”可能和弗兰克的“人”有个相似的目的,想要一个折中的法子以及和平的对话。他的“人”想听取对方的观点,尝试着去理解对方的想法,如果有必要,他会改变自己的立场。但是,他的“黑猩猩”已经做好战斗的准备,认为篱笆的存在威胁到了他的领地权利,同时对方的“黑猩猩”也处于这种状态。解释了这两个人的大脑可能在想什么之后,我们就能发现,除非他们能意识到这些不同的目的,否则一旦被“黑猩猩”掌控,局面将一发不可收拾。
常见的“黑猩猩”的目的
“黑猩猩”会想要:
●赢。
●表达情感。
●攻击别人。
●保护自己。
●表达观点。
●不让步,不改变立场。
●明哲保身,保持清白。
●如果内疚,就找借口说自己被挑衅或者自己是受害者。
“黑猩猩”处理这件事的方式是想要控制对方,先发表言论,喊叫声高过对方。它会用言语和行为达到这个目的。它通常不会听对方讲话而是伺机表达自己的观点。它不会改变自己的立场,但是总是会提到自己的立场和自己的观点。无论是改变立场还是观点,对“黑猩猩”而言都不是件容易事,因为在它的眼中,这就意味着打了败仗,它可不想输!所以,它是不会让步的。“黑猩猩”只会关注问题本身和它自己的感觉,不关心解决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