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任务的是一个叫“ai小萌新”的,显然不是自己的学生。
在一个名为【国际ai互通互助】的群里,一位教授无意间的一句疑问,瞬间引发了众多大佬的热议……
哪冒出来的卷王
华国b大-张喆平率先发言:“智知网上那个【ai小萌新】是谁的学生啊?这周在我这儿接了四个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好。哪位同仁这么仗义,知道我这段时间忙得焦头烂额,派自己学生来帮忙,我先在这儿谢过了。”
国普林斯顿-奥斯林紧接着回应:“ai小萌新在我这儿也接了两个任务呢,上周接的,难度虽说标为中等,但我觉得实际是中等偏上,结果人家一天就提交了,我看了下,完成得相当出色。”
e国莫斯科国立大学-德米特里也说道:“我这儿也有个叫ai小萌新的学生来接任务。”
……
陆陆续续,将近二十位教授站出来发声。
众人一合计,发现时间都集中在这两三周,也就是说,在这短短两三周内,有人接了近30个任务。
众位教授原本的感激之情瞬间烟消云散,这一看就是哪位老家伙又收了个得意门生,跑这儿来嘚瑟了。
烦死了,好学生都是人家的,几年前a大的陈儒海就干过这种事,当时可嫉妒了好一阵子,没想到现在这个更夸张,简直是在扫榜啊!
关键是各位教授研究方向各异,怎么会有人能同时应对这么多种类型的任务,而且还不是敷衍了事,每个都完成得又快又好。
陈儒海看到群里的讨论,也着实吃了一惊。
这段时间他自己也忙得不可开交,但为了显摆,硬是把这么优秀的学生推出去帮其他教授做任务。
他本以为徐灿灿顶多一天完成一个项目,遇到研究方向不同的,可能得花上两三天。
可如今看这帮同行的讨论,徐灿灿可能一天能做好几个。
陈儒海瞬间觉得自己之前的决定无比正确,时隔几年,又能好好装一回了。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华国a大-陈儒海:“咳咳咳”
群里的讨论瞬间停顿了一下,但大家都默契地装作没看见,不过心里都有种不好的预感,毕竟这个爱显摆的家伙前几年就有前科,这次不会又是他吧?
陈儒海见没人搭理他,心想:估计大家没看到。于是又发:
华国a大-陈儒海:“咳咳咳咳咳咳咳”
这下,留意到这动静的同僚们确定了,肯定是他的学生。
这一刻,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教授们,脑海中竟神奇地同频了,大家都像孩子般幼稚地开始快速刷一些没营养的话题,试图将陈教授的消息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