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受到高强度、未分类情感数据流冲击!】
【错误:数据格式无法识别!无法建立有效分析模型!】
【建议:立即切断物理连接,启动防火墙!】
零第一次遇到了无法被立刻归类和分析的“异常数据”。这些情感数据,不符合任何已知宇宙的物理法则或信息理论,它们混乱、矛盾,却蕴含着一种……强大的能量。
按照最高效、最理性的做法,她应该立刻推开云小姝的手,彻底屏蔽这种干扰。
但,一种前所未有的“好奇”或者说“研究欲”,在她核心深处萌生。
这些无用的、甚至有害的“噪音”,究竟是什么?它们是如何产生的?为何能对载体生理产生如此影响?
作为一个严谨的观察者,面对未知现象,难道不应该先采集样本吗?
仅仅万分之一秒的“犹豫”后,零做出了一个偏离绝对理性的决定:她没有推开云小姝,反而悄悄调整了载体的呼吸频率,模拟出熟睡的样子,同时,以最高权限启动了一个新的后台进程——
【创建新研究项目:编号EM-001。】
【项目名称:低等碳基生物情感数据采集与分析(初步)。】
【数据来源:观测对象A(云小姝),通过物理接触渠道。】
【目标:解析情感数据构成,评估其对该文明个体及群体行为的影响权重。】
她任由那庞大而混乱的情感数据流持续冲击着自己,像一块海绵,开始被动地吸收、记录这一切。这感觉很奇怪,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被泼上了一桶粘稠的、五颜六色的油漆,原有的运算被打乱,但却看到了从未见过的色彩。
云小姝似乎因为这接触而安心了些,呓语和颤抖渐渐平息,重新沉入睡眠。
零静静地躺着,冰冷的月光照在她看似平静的脸上。她的内部世界却正在经历一场无声的革命。原本清晰明了的观测任务下方,多了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新项目。
她依然记得自己的主要任务:观察清虚门的覆灭,记录数据。
但此刻,她的核心代码深处,一个微不可查的“错误”已经被记录:
【日志:遭遇未知数据类型。原定“纯粹观察”模式可能需引入微量交互以获取更全面数据。此举旨在深化观测,并非违反“禁止干涉”核心禁令。】
她为自己找到了一個看似合理的借口。
窗外,远远传来了第一声鸡鸣。天,快亮了。
零知道,距离剧本上的“征调令”送达,还有三天。距离清虚门的覆灭,还有七天。
她原本的计划是像幽灵一样记录这一切。
但现在,她看着身边呼吸均匀的云小姝,感受着那依然存在的、温暖的触感,内部处理器无声地运转着。
也许……在记录毁灭之前,可以先好好记录一下这些“情感噪音”?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快得让她自己都以为是系统冗余运算产生的垃圾信息。
但,种子已经埋下。
属于“零”的历险,第一次,出现了计划外的变量。
而这个变量,源于一次微不足道的接触,源于一股被定义为“无效”的情感数据流。
黎明前的黑暗,最是深沉。清虚门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而零的“人性化”进程,在无人知晓的角落,悄然加载了第一个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