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话语跳跃性极强,从灵鹤的情绪(零扫描了一下,判定那只鹤只是在例行舒展羽毛)到修炼瓶颈,再到道听途说的魔族传闻。
零沉默地走着,大部分时间只是听着,偶尔在云小姝提出明确问题(如“师姐你说是不是?”)时,给予基于事实的简短回答(如“灵鹤的翅膀舒展幅度在正常范围内。”“修炼需要积累。”“魔族情报尚不明确。”)。
她内部的数据记录却在飞速滚动:
【观测对象A,语言输出频率高于平均值187%,内容涵盖自然环境、自我状态、社会传闻,缺乏深度逻辑链条。】
【其情绪状态切换迅速,正面情绪(快乐、期待)占比85%,负面情绪(担忧)占比15%,但负面情绪持续时间短,易被转移。】
【行为模式:强烈倾向于分享与联结,可能为群居生物降低生存焦虑的本能策略。但其效率低下,大量能量消耗于无直接生存产出的社交行为。】
零无法理解。根据计算,云小姝这种高频、低效的信息输出模式,除了快速消耗自身能量和可能引来不必要的关注(在危险环境中此为劣势)外,几乎没有任何生存价值。这完全违背了生命体趋利避害、优化能量利用的基本原则。这就是情感驱动下的非理性行为吗?
在斋堂,云小姝飞快地抢到了最后两块桂花糖糕,并将其中一块不由分说地塞到零手里。“师姐,快尝尝!可甜了!”
零看着手中那块散发着甜腻气味的米黄色糕点。分析: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糖分超标,营养价值中等。载体身体反馈出“渴望”的信号,这是对高能量食物的本能需求。
“根据你的体型及日常能量消耗,摄入整块糖糕将导致糖分短暂超标,建议分三次食用……”零试图给出优化建议。
“哎呀,好吃就行啦!想那么多干嘛!”
云小姝已经啊呜一口咬了下去,幸福地眯起了眼,嘴角沾上了糖屑。
零看着她,停止了建议。
她低头,学着云小姝的样子,咬了一小口。
甜味信号瞬间通过味蕾传递到大脑,载体的愉悦中枢被激活,分泌出多巴胺。
零冷静地记录着这一系列生理反应,同时评估着这种愉悦感对工作效率的短期提升(轻微正面)与长期健康影响(轻微负面)。
但云小姝的“数据轰炸”并未停止。修炼课上,当零以惊人的精确度完成最基础的引气入体动作(她只是完美控制了每一丝肌肉和体内那微弱的灵气),引来授课师兄的惊讶目光时,云小姝在旁边小声欢呼:“师姐你好厉害!”;
当零因为试图分析灵气粒子运动轨迹而显得“走神”被师兄提醒时,云小姝又会偷偷拽她袖子,递给她一个“我懂你,我也常走神”的安慰眼神。
这些行为,在零的评估体系里,全是“无用功”。夸奖不会提升她的修炼速度,安慰也不能改变她“走神”的事实。它们像无数细小的、毫无规律的脉冲,持续冲击着她井然有序的数据世界。
最强烈的冲突发生在那天下午。
零独自一人在弟子居所后的小树林里,进行环境扫描和数据建模。她需要精确绘制清虚门的地形图、防御薄弱点、以及最佳撤离路线——这并非为了干预,而是为了在毁灭发生时,能选择最优观测点位,记录下最全面的数据。
这是完全符合她“观察者”身份的行为。
突然,云小姝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脸上带着焦急:“小零师姐!可找到你了!大事不好了!”
零冷静地收起(虚拟的)数据模型:“请陈述事件。是魔族提前入侵了吗?”这是她能想到的唯一“不好”的大事。
“不是魔族!”云小姝跺了跺脚,“是……是王师姐她们!她们说你一整天都板着脸,不爱理人,修炼动作也古古怪怪,怀疑你……你被魔气沾染了!要去报告执事长老!”
零迅速分析了一下。
王师姐,外门弟子中一个小团体的头目,曾因零(林小零)不肯将采集到的灵草分给她而有过龃龉。
此行为动机:报复与排除异己。
后果:执事长老调查会浪费她的观测时间,但基于她载体干净无误的数据,最终会澄清。风险等级: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