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策略是讨债中常见的策略,而且在多数情况下能够奏效。因为它利用了人们避免冲突的心理弱点。
如何运用此项策略呢?
在与债务人刚接触并了解债务人心态后,担任强硬型角色的债权人员,毫不保留地果断地提出还款要求,并坚持不放,必要时带一点疯狂,酌量情势,表现一些吓唬人的情绪行为。
此时,承担温和角色的清债人员则保持沉默,观察债务人的反应,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等到气氛十分紧张时,“红脸”角色出台缓和局面,一面劝阻自己的伙伴,另一方面平静而明确地指出,这种局面的形成与债务人也有关系,最后建议双方都做出让步,促成还款协议或只要求债务人立即还清欠款,放弃利息、索款费用要求。
需要指出的是,在清债实践中,充当“黑脸”角色的人,在耍威风时应紧扣“无理拖欠”这道理,切忌无中生有,胡搅蛮缠。此外,“黑脸”角色配合要默契。
2.对付“阴谋型”债务人
公司之间经济往来应以相互信任、相互协作为基础进行公平交易。但在实践中,有些人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与欲望,常利用一些诡计或借口拖欠一方债务,甚至是“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无赖样。
下面介绍几种厚黑讨债的策略:
①反“车轮战术”策略
此处的“车轮战术”是指债务人一方采用不断更换接待人员的方法,达到使债权人筋疲力尽,从而迫使其做出某种让步的目的。
对付这种战术的策略是:
第一,及时揭穿债务人的诡计,敦促其停止车轮战术的运用。
第二,对更换的工作人员置之不理,可听其陈述而不做表述,这可挫其锐气。
第三,对原经办人施加压力,采用各种手段使其不得安宁,以促其主动还款。
第四,紧随债务公司的负责人,不给其躲避的机会。
②“兵临城下”策略
这种策略的意思是,对债务人采取大胆的胁迫,看对方如何反应。这一策略虽然具冒险性,但对于“阴谋型”的债务人时常有效。因为债务人本身想占用资金,无故拖欠,一旦诡计被识破,一般情况下会打击他们的士气,从而迫使其改变态度。
例如,对一笔数额较大的货款,债权人派出十多名清债人员到债务公司索款,使其办公室挤满了债权人公司的职工。这种做法必然会迫使债务人尽力还款。
3.对付“合作型”债务人
“合作型”债务人是清债实践中人们最愿接受的。因为他们最突出的特点是合作意识强,能给双方带来皆大欢喜的局面。所以对付“合作型”债务人的策略思想是:互利互惠。
①假设条件策略
即在清债过程中,向债务人提出一些假设条件,用来探知对方的意向。由于这种做法比较灵活,索款在轻松的气氛中进行,有利于双方在互利互惠基础上达成协作协议。
例如:“假如我方再供货一倍,你们前面的款还多少?”“每月还款10万元,再送货2吨棉纱怎样?”等。
需要指出的是,假设条件的提出要分清阶段,不能没听清债务人意见就过早假设。这会使债务人在没有商量之前就气馁或使其有机可乘。因此,假设条件的提出应在了解债务人的打算和意见的基础上。
②私下接触策略
它是债权公司的清债人员或业务员等有意识地利用空闲时间,主动与债务人一起聊天、娱乐,目的是增进了解、联络感情、建立友谊,从侧面促进清债的顺利进行。
4.对付“感情型”债务人
在国内公司中最常见的人是属于“感情型”,这种性格往往很容易接受。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感情型”债务人比“强硬型”债务人更难对付。
“强硬型”债务人容易引起债权人警惕,而“感情型”债务人则容易被人忽视。因为“感情型”性格的人在谈话中十分随和,能迎合对手兴趣,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把人说服。
为了有效地对付“感情型”性格的债务人,必须利用他们的特点及弱点制定相应策略。
①厚黑恭维术
“感情型”的债务人有时为了顾及“人缘”而不惜代价,希望得到债权人的承认,受到外界的认可,同时也希望债权方了解公司自身的困难。因此,债权公司清债人员要说出一些让债务人高兴的赞美话,这些对于具有“感情型”性格的人非常奏效。如“现在各公司资金都困难,你们厂能搞得这么好,全在你们这些领导。”“像你们这个行业垮掉不少了,你们还能挺过来,很不错。”“你们对我们厂支持,我们厂是公认的。”
②以弱胜强的厚黑术策略
“感情型”性格的人一般特点是与人友善、富有同情心,专注于单一的具体工作,不适应冲突气氛,对进攻和粗暴的态度一般是回避的。商谈时,柔弱胜于刚强。
因此,要训练自己培养一种“谦虚”习惯,多说:“我们公司很困难,请你支持”、“我们面临停产的可能”、“拖欠货款时间太长了,请你考虑解决”、“能不能照顾我们厂一些”等。由于“感情型”的人性格特点,会考虑还款。
③选择进攻策略
在不失礼节的前提下保持进攻态度:在索款一开始就创造一种公事公办的气氛,不与对方打得火热,在感情方面保持适当的距离。与此同时,就对方的还款意见提出反问,以引起争论。
如“拖欠这么长时间,利息谁承担”等,这样就会使对方感到紧张,但不要激怒对方。因为债务人情绪不稳定,就会主动回击,他们一旦撕破脸面,债权人很难再指望商谈取得结果。
5.对付“固执型”债务人
“固执型”的债务人在清债中也常会遇到。这些人最突出的特点是坚持所认定的观点,有一种坚持到底的精神。这种人对新的主张、建议很反感,需要不断得到上级的认可、指示,喜欢照章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