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笔下小说>孩子自控心理学书籍推荐>第六章 这样跟孩子定规矩孩子最不会抵触

第六章 这样跟孩子定规矩孩子最不会抵触(第1页)

第六章这样跟孩子定规矩,孩子最不会抵触

1.赏罚分明,让孩子搞清楚规则

赏是为了激励,罚是为了警醒,教育孩子需要赏罚分明。教育是一门大学问,要达成预期的目的,需要赏罚分明。适度的奖赏是对孩子正确行为的鼓励,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而必要的惩罚同样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过度的奖赏会让孩子膨胀,过度的惩罚易让孩子自卑。在家庭教育中,赏罚教育要适度、要分明。

宁宁的父亲是个严父,为了孩子能够成才,对宁宁从严教育。在宁宁很小的时候,有一次与几个小伙伴一起出去踢球。孩子们你争我抢的,一不留神就将邻居家的玻璃打碎了。邻居家的孩子比宁宁他们大上几岁,见到自己家的玻璃被打碎了非常愤怒,不由分说上来就打了宁宁的伙伴。为了维护同伴,孩子们纷纷上前和邻居家的孩子讲道理。他们表示打碎玻璃不是有意的,可以赔偿。然而,邻居家的孩子不肯罢休,不停地踢打宁宁的伙伴。看着小伙伴被打,宁宁终于忍不住了,他一个箭步冲了上去,与邻居家的男孩扭打在了一起。结果,宁宁受了一些轻伤,邻居家的孩子被打得头破血流,送进了医院。

邻居知道后,找到宁宁的父亲,将事情讲述了一遍,并说明了孩子受伤的程度。宁宁的父亲一听宁宁竟然将人家的孩子打伤了,顿时怒火中烧。回到家里,宁宁父亲阴着脸将宁宁叫来训问。宁宁一五一十地向父亲讲述了经过。宁宁父亲闻听打架的起因是宁宁他们先打碎玻璃,接着又将人家的孩子打伤进了医院,再也压不住心中的怒火了,将宁宁暴揍了一顿。第二天,又押着宁宁去赔礼道歉。

尽管宁宁心里有些不服气,但是面对愤怒的父亲,他不敢不服从。可是,这件事情在宁宁的心里却留下了很深的阴影,他对自己的父亲不护着自己的行为不能理解,在心里一点点地疏远了父亲。宁宁的妈妈看出了宁宁的心思。她主动和宁宁的父亲谈了谈,认为宁宁的父亲一味惩罚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合理,宁宁之所以做出出格的行为,也是因为保护自己的朋友。在这一点上,宁宁值得被表扬。宁宁父亲认真思考了一下,觉得宁宁妈妈说得有道理。

第二天,宁宁父亲送给宁宁一辆变形汽车玩具。这是宁宁一直想要得到的。宁宁抱着变形汽车玩具,高兴极了。这时父亲说道:“这是对你那天勇于保护朋友的初衷的奖赏,尽管你采取的行为是错的,但是已经得到了惩罚。赏罚要分明,错了要惩罚,对的也要奖赏。”听着父亲的话,明明顿时觉得父亲高大了很多。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赏识教育成为一大热门话题。孩子听到了太多太多的夸奖之语,然而,赏识教育不是万能的,不能包治百病。一味地赏识会让孩子迷失心灵,听不进任何忠言。孩子只愿听好话,不愿听任何批评,也经受不起一点点的惩罚。在这样的教育之下,孩子不清楚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他们弄不清楚规则。要知道,不清楚规则,没有明确的行为准则,孩子就会终日沉迷于自我欣赏之中。而在现实生活中,除了父母外,没有任何人能够永远为孩子提供“赏识”这种“精神制剂”。由此可见,赏与罚应该是家庭教育的两大工具,缺一不可。

教育是一门艺术,有时需要柔软,有时需要强硬。家长只有掌握教育的规律,赏罚分明,才能规范孩子的基本行为。一味地奖赏不能规范孩子的行为,一味地惩罚同样不能规范孩子的行为。只有赏罚结合,赏罚分明,才能让孩子弄清规则、健康成长,帮助孩子走向成功。事实上,家长不要担心惩罚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在孩子做错事情时,他们的内心深处就已经做好了接受惩罚的准备。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赏罚分明的方式可能更为有效。

2.专治“动辄发脾气”的王子公主病

最近,刘女士被四岁的儿子搞得焦头烂额。刘女士的儿子叫乐乐,在幼儿园上中班。最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乐乐的脾气变得非常大,稍有不如意的地方就会大发雷霆、大喊大叫,爸爸妈妈和他讲道理,他也听不进去,发起脾气来还会摔东西。要是爸爸妈妈不按照他说的话去做,他还会躺在地上打滚,一直哭闹下去。

对儿子乱发脾气的毛病,刘女士夫妇想了许多办法,他们对儿子好言相劝、谆谆教导;动手打他,罚他面壁思过;责骂、呵斥……但是却没什么效果。

这天,乐乐和小伙伴明明在楼下玩耍。到了吃晚饭的时间,刘女士叫儿子上楼吃饭。回到家里,乐乐马上和妈妈说:“妈妈,给我买一辆明明那样的遥控汽车吧。”

刘女士一边盛饭一边说:“你不是已经有一辆了吗?”

乐乐却说:“我想要一辆明明那样的。”

刘女士一边招呼儿子吃饭,一边说:“等明天你爸爸出差回来了,让你爸爸带你去买。”

“不要,我现在就要。”见妈妈没有答应自己,乐乐把饭碗推开了。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明天让你爸爸买不一样吗?妈妈一会儿还要去上夜班,没时间给你买。”刘女士又把饭碗推到儿子跟前,而且已经有些生气了。

谁知道,乐乐随手一扫,把饭碗扫到了地上,砰的一声,碗摔得粉碎,饭也撒了一地。

看到乐乐乱发脾气,刘女士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拉过乐乐就打了他几下。这下乐乐更不满了,躺在地上打滚,而且还号啕大哭。

看着在地上不起来的儿子,刘女士又急又气,但却无可奈何。

相信许多父母都遇到过刘女士这种情况,也有过刘女士这样的感触——孩子越来越难管;孩子的脾气越来越大,打也不听,骂也不管用。生活中也确实有许多这样的“熊孩子”。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发脾气其实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心理表现,即便是再温柔的孩子也有发脾气的时候。因此,家长应该正视孩子发脾气这一现象,以平常心来对待孩子的坏脾气,否则会让自己也紧张、焦虑起来。当然,如果孩子经常无缘无故地乱发脾气,家长则应当注意了,这可能是孩子的心理出现了问题。

在面对孩子坏脾气的时候,家长首先应当采取宽容的态度。当然,宽容不等于迁就,而是说家长应该试着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了解孩子发脾气的真正原因,然后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如果孩子开始无理取闹,这个时候最好采取“冷处理”的方式,也就是赶紧离开现场,在一旁观察孩子的反应,等孩子完全冷静下来了再同孩子沟通,解决问题。

另外,和处于愤怒中的孩子沟通时,家长还要注意自己的语气及措辞,因为家长的语气与措辞往往决定了事件的走向。生活中,许多家长面对生气的孩子往往会这样说: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爱发脾气。

这么点小事,你就要发脾气?

你要是再发脾气,妈妈(爸爸)就不爱你了。

以前你不这样,今天怎么这么不乖?

殊不知,这样的话一说出口,只会让孩子更加逆反,甚至出现难以收场的局面。这些话之所以会让孩子更逆反,是因为这些话会让孩子认为:“妈妈觉得我是一个乱发脾气的孩子,是在无理取闹。”“妈妈认为我的事都是小事,妈妈不关心我。”这些念头会让孩子觉得家长不关心自己,甚至在指责自己,他们当然就会用更大的脾气来对抗了。

因此,在和愤怒的孩子对话时一定要注意语气与措辞。可以告诉孩子,你知道他们一定是遇到了难题才会大发雷霆,然后让孩子告诉你到底是什么难题,并表示可以同孩子一起解决。这样孩子会觉得自己得到了尊重,也就愿意心平气和地沟通了。

当然,对一些原则问题不能有丝毫的妥协,这样做可以让孩子明白规则不能触犯,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在公共场合大吵大闹、随意打断其他人的谈话、外出做客没有规矩等等。当孩子出现这些行为之后,就要强行终止他们的活动,以此来告诫孩子,这些规则不能违反,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孩子乱发脾气是成长中的正常现象,作为家长大可不必为此紧张过度,只要处理得当,孩子乱发脾气的毛病就不难解决。

3.孩子乱花钱,父母要科学引导

“可怜天下父母心”,作为父母,都想把最好的给孩子,许多家长甚至恨不得把心都掏出来。“为了孩子”甚至成为许多家庭的教育宗旨,家庭的一切都以孩子为出发点。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孩子逐渐养成了任性、自私、花钱大手大脚的毛病。

其实,要真正为孩子好,就应当教会孩子正确的金钱观,而不是一味无节制地满足孩子。也就是说,孩子花钱大手大脚、没有计划,从根本上说责任在家长身上。其实,家长只要改变一下教育方法,孩子乱花钱的毛病是不难根治的。

书友推荐:美母的诱惑四合院之啪啪成首富被健身房教练秘密调教后迟音(1v1)吾弟大秦第一纨绔被我催眠的一家人(无绿修改版)房客(糙汉H)一屋暗灯女配她只想上床(快穿)斗罗大陆之催眠武魂全家桶书记妈妈倪楠在言情文里撩直男男主【快穿/np】娱乐圈之风流帝王端庄美艳教师妈妈的沉沦无绿修改版两小无猜影视大世界之美女如云婚后心动:凌总追妻有点甜继女调教手册(H)催眠系统让我把高冷老师变成性奴肉便器
书友收藏:我在三国当混蛋穿越影视万界之征服斗破苍穹之后宫黑人恶堕父债子偿堕落的冷艳剑仙娘亲(大夏芳华)智娶美母人妻调教系统妈妈又生气了叶辰风流(幻辰风流)我的教授母亲(高冷女教授)美母的信念邪恶小正太的熟女征服之旅掌中的美母韵母攻略绿意复仇——我的总裁美母蛊真人之邪淫魔尊娱乐圈的不正常系统(修正版)恶魔大导演众香国,家族后宫无限之生化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