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是成功人士的必备品质之一。但是很多人却认为,自控力是成年人才有的品质,小孩子不需要什么自控力。其实不然,孩子虽然心智不够成熟,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对世界的认知也在不断加深。同时,由于他们的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所以面对外界的**、刺激容易出现情绪的波动。
现在很多孩子从一出生起就成了家庭的中心,家长对他们很溺爱。平日里,他们想要什么家长就给买什么,想要做什么家长就会陪着做什么,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什么事都是自己说了算。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大多比较自私,而且做事全凭自己的喜好,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
另外,许多父母也没有做好榜样。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而他们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就是家长。试问一下,当你同孩子交流的时候有没有表现出不耐烦?当你带着孩子外出游玩的时候有没有插队?当你遇到了困难的时候有没有表现出焦躁不安?父母在生活当中表现出来的种种情绪和行为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父母的自控力欠佳,孩子的自控力也会受到影响。
孩子的认识能力毕竟有限,他们还不能很好地分清是非对错,所以当他们的要求不被满足的时候就会有冲动、控制力差的表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越来越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
虽然孩子自控力不强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孩子经常有冲动、控制力差的表现就应引起家长的注意了。比如有的孩子会经常出现抢夺其他孩子玩具的行为,这就是一个孩子自制力差的表现。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认为,孩子的这些自控力差的表现,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改善。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孩子自控力的培养,并不是指要严格管教孩子,给孩子制定各种各样的规则,必须让他们在规则范围内做事,不允许有任何越轨的行为。要知道,用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孩子会刻板、保守、不懂得变通,也不会有大的成就。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培养孩子的自控力有很多方式,玩游戏也可以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当然,并不是所有游戏都能培养孩子的自控力,下面介绍几种可以培养孩子自控力的游戏。
娱乐类游戏:这种游戏通过设定一定的情景,让孩子在规定的情景内游戏。这类游戏既可以让孩子享受到游戏的乐趣,也可以培养孩子遵守规则的习惯,亦可以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比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游戏。对孩子来说,他们比较容易控制自己的动作,但是对感情和情绪则比较难控制。这类游戏可以通过让孩子控制自己的动作,来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
运动类游戏:孩子一般比较容易控制自己的动作。这类游戏带有竞赛性质,能够让孩子在跑、跳、走、爬等运动中提升控制自己动作的能力。
智力类游戏:这类游戏比较侧重于智力方面的训练,比如逻辑推理类的游戏、注意力训练类游戏等等。通过这些游戏可以训练孩子集中注意力,也可以让孩子学会理性对待困难。这样,孩子在遇到难题的时候情绪就不会过于激动,也就不会在被拒绝之后撒泼耍赖。
操作类游戏:这类游戏的重点在动手,通过操作类游戏可以让孩子的手部动作更加灵活。这类游戏中最常见的是拼图游戏。在做这类游戏的时候,孩子的注意力会集中在手部动作和材料上,这样孩子的自控能力就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了。
需要注意的是,在培养孩子的自控力时,应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选择适合孩子的游戏。总之,在游戏中锻炼孩子的自觉性、意志力等品质,十分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5.延迟满足:神奇的“糖果效应”训练
日常生活当中经常能见到这样的情形,一些孩子的要求若没有被立即满足,就会大吵大闹,即便被告知稍后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还是不依不饶;而有的孩子即使要求没有被满足,他们的表现还是很乖,有时为了得到更大的满足,他们甚至会放弃当前的要求。这两类孩子的表现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差异,是因为他们的自控力存在着很大差异。
生活当中确实有太多的孩子总希望需求马上得到满足,他们没有一点忍耐力。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和家长的溺爱分不开,由于家长的溺爱,孩子往往会变得暴躁、自私、没有忍耐力。
小晨今年五岁,在家里就像是一个小皇帝,他的所有要求都必须立即得到满足,否则就会大吵大闹,一家人都被搅得不得安宁。
这天,小晨的妈妈带着小晨去同事家做客。在同事家,同事的儿子冬冬拿出自己的玩具和小晨一起玩,两个孩子玩得不亦乐乎,两位妈妈则在客厅聊天。可是没多久,两个孩子就在房间里吵了起来,两位妈妈连忙赶过去,她们看到小晨和冬冬在抢一辆小汽车。小晨妈妈看着闹得不可开交的两个孩子,对小晨说:“晨晨,把小汽车还给弟弟,你玩这个木偶。”
小晨看都没看妈妈手里的玩具就说:“不要,我就要玩小汽车。”说着还推了冬冬一把,冬冬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小晨妈妈这时有些着急了,对小晨说:“晨晨,你是哥哥,为什么不让着弟弟,你要是再不听话,以后就不带你出来了。”
听到妈妈这么说,小晨也放声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在地上打滚:“我就要小汽车,妈妈坏,妈妈坏……”
看着不听话的儿子,小晨妈妈很是尴尬,说道:“晨晨听话,妈妈以后买一辆新的给你,这个是弟弟的,给弟弟玩,好吗?”
小晨依然不依不饶,大喊:“我不要新的,我就要这个。”
看着如此不听话的儿子,小晨的妈妈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其实,生活中像小晨这样的孩子有很多,他们希望自己的需要立即得到满足,不能有丝毫的延迟。这样的孩子往往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看不到长远的目标。且这类孩子大多性情急躁,做事不考虑后果,做什么事都想立竿见影,有些急功近利。
要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做家长的就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因为,孩子只有有了自控力,才能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行为,才能抵制**,也才会为了实现目标而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
著名的“糖果效应”实验就验证了延迟满足对培养孩子自控力的重要性。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就,就必须具备抵御**、控制冲动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通过后天培养来获得。延迟满足是锻炼孩子自制力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延迟满足不是让孩子无休止地等待,也不是要压制孩子的欲望、需求,而是让孩子学会克制、忍耐,能够为了长远的利益而放弃眼前的利益。延迟满足能够让孩子学会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在面对外界的**、压力时,可以很好地控制情绪及行为,不至于因为压力而失控,也不至于因为**而迷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