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初次见面的两个人,要说“久仰”;许久不见,要说“久违”;客人到来。要说“光临”;等待客人,要说“恭候”;探望别人,要说“拜访”;起身作别,要说“告辞”;中途先走,要说“失陪”;请人指点,要说“赐教”;请人帮助,要说“劳驾”;托人办事,要说“拜托”;麻烦别人,要说“打扰”;求人谅解,要说“包涵”等。
这就要学会下述五句十字礼貌用语,并经常加以运用,这样就会对自己的日常语言沟通有一定的帮助。
(1)您好:“您好”,是一句标准的问候礼貌语。在口头沟通时,都会遇到相识者与不相识者,不论是深入交谈,还是打个招呼,都应主动向对方先问一声“您好”。若对方先问候了自己,也要以此来回应。在有的地方,人们惯以“你吃了饭没有”,“最近在忙什么”,“身体怎么样”,“一向可好”,来打招呼,问候他人,但都段有“您好”简洁通行,而且其效果也非常好。
(2)请:“请”,是一句礼貌语。在希望他人做某件事情时,居高临下、颐指气使是不合适的,低声下气、百般乞求也是不对的。在此情况下,多用上一个“请”字,就可以赢得主动,得到对方的响应。
(3)谢谢:“谢谢”,是一句致谢的礼貌语。每逢获得理解、得到帮助、承蒙关照、接受服务、受到礼遇之时,都应当立即向对方道一声“谢谢”。这样做,既是真诚地感激对方,又是一种对对方的积极肯定。
(4)对不起:“对不起”,是一句道歉的礼貌语。当打扰、妨碍、影响了别人,或是在人际交谈中给他人造成不便,甚至给对方造成某种程度的损失与伤害时,一定要及时向对方说一声“对不起”。这将有助于修复双方关系。
(5)再见:“再见”,是一句道别的礼貌语,也是一种常见的礼貌用语。在沟通结束、与人作别之际,说上一句“再见”,可以表达惜别之意和对他的尊重之心。
在社会变往与沟通中,想要运用自己的口才帮助自己成功,就要诚恳、亲切、谦虚、热情、生动、活泼、风趣,要让对方喜欢听。
语言沟通时最好说普通话,力求规范。最低限度是让人听懂、听清,不致产生误解。同时,还要吐字清晰,声音悦耳,给人一种美感,让人很想再跟你继续沟通、交流下去。
11.用你的“嘴”说动别人的“腿”
也许动动你的“嘴”就能调动别人的腿远不是如此简单,但这绝对是最简单、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个善于与人沟通的人,在向别人提出办事要求时,会特别注意使用礼貌语言,借以维护对方的面子,照顾人家的意愿。因为,他深深知道彬彬有礼的语言是最好的敲门砖,可以让对方在不经意间,向你敞开心扉。
下面通过一些实例,传达给大家一些实用技巧。
1.间接请求
(1)委婉请求:通过委婉的表达方式(如使用能愿动词、疑问句等)以商量的口气把有关请求提出来,显得比较婉转一些,令人比较容易接受。比如“你能否尽快替我把这事办一下?”比较“尽快替我把这事办一下!”
(2)借机请求:借助插入语、附加问句、程序副词、状语从句及有关句型等来减轻话语的压力,避免唐突,充分维护好对方的面子。比如“不知你可不可以把这封信带给他?”比较“把这封信带给他!”
可以发现语言中有很多缓冲词语,只要使用得当,就会大大缓和说话的语气。
(3)激将请求:通过流露不太相信能成功的想法把请求、建议表达出来,给对方和自己留下充分的退路。比如“你可能不愿意去,不过我还是想麻烦你去一趟。”在请别人帮忙或者向别人提出建议时,如果在话语中表示人家可能不具备相关条件或意愿,就不会强人所难,同时也显得自己很有分寸。
2.谦恭请求
通过抬高对方、贬低自己的方法把有关请求等表达出来,显得彬彬有礼、十分恭敬。比如“您老就不要推辞了,弟子们都在恭候呢!”
请求别人帮助,最传统有效的做法是尽量表示虔敬,使人家感到备受尊重,乐于从命。
3.自责请求
首先讲明自己知道不该提出某个请求,然后说明为实情所迫不得不讲出来,令人感到实出无奈,比如“真不该在这个时候打搅您,但是实在没有办法,只好麻烦您一下。”
在人际交往中,要知道在有的时候、有些场合打搅别人是不合适的,不礼貌的,但有时又不得不麻烦人家,这就应该表示知道不妥,求得人家谅解,以免显得冒失。
4.体谅请求
首先说明自己了解并体谅对方的心情,再把自己的要求或想法表达出来。比如“我知道你手头也不宽裕,不过实在没办法,只好向你借一百元。”
求人的重要原则就是充分体谅别人,这不仅要在行动中体现出来,而且要在言语当中表示出来。
5.迟疑请求
首先讲明自己本不情愿打扰对方,然后再把有关要求等讲出来,以缓和讲话语气。比如“这件事我实在不想多提,可你一直忘了替我办。”
在提出要求时,如果在话语中表示自己本不愿意说,这样就会显得自己比较有涵养。
6.乞谅请求
首先表示请求对方谅解,然后再把自己的愿望或请求等表达出来,以免过于唐突。比如“恕我冒昧,这次又来麻烦你了。”
请求别人原谅,这是礼貌语言交际最有效的方法,人们常使用这种方式来进行沟通和交流,显得比较友好、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