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笔下小说>高素质孩子的培养方法书>第七章 学不思则罔思不学则殆良好思维学习习惯的培养

第七章 学不思则罔思不学则殆良好思维学习习惯的培养(第2页)

习惯67

培养孩子善于发现问题的好习惯

海森堡说过,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就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事实上,能提出问题,就说明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和突破口。如果面对难题不知从何下手,就肯定无法给出正确答案。而如果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就等于是迈出了解题的第一步,只要继续往下走,就有机会把题目做对。

在1994年江苏省中等农业学校招生考试中,作文题目是这样的:“1992年,中日两国草原探险夏令营中,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到底,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大觉;日本孩子家长走了,只给孩子留下鼓励,中国家长来了,在艰难的路段将孩子拉上小车;日本人说,中国的下一代不是他们的对手。夏令营成了两国下一代人的一次较量。”

这样的作文题说了这么多的话,而真正留给学生的想象空间并不大。作文的走向都已经在题目中预先设计好了,无非是说,中国的家长忽视了对下一代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如果这样下去,我们的下一代将输在日本人手上……

只有一个学生对这篇作文题的比较方式产生疑问。他认为日本参加夏令营的同学和中国参加夏令营的同学,都不能代表全部。中国参加夏令营的往往是一些家庭条件较优越的城里孩子,如何能代表中国全部呢?该同学的答案超出预先设计好的走向,命运可想而知。

孩子病了是否该回大本营睡觉?倒有这样一件真事:某个学生是全县统考第一名。有一次,学校组织马拉松长跑,恰好这时,他患了病毒性感冒。班主任要他带病坚持参加比赛,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为全校学生树一个榜样。就这样,他坚持跑完全程。可是5天后,这个品学兼优的同学就离开了人世。

像这样有漏洞的题目,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因为语文有很大的模糊性,所谓标准化的试题其实并不标准。比如按标准化电脑评分:答案是惟妙惟肖,就不许答栩栩如生。令人遗憾的是,善于发现问题的孩子,却总是在成绩上受到惩罚,别的孩子看到了,就更加不敢有丝毫出格的想法。结果,只能培养出一批墨守成规的孩子。

孩子们都是在日常学习中被培养造就的。日常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并不严谨的题目,如果提出了其中的问题,就不能得分。然而,高考的题目质量更高,更需要孩子积极地思考。如果以考大学作为学习的目的,孩子就必须养成善于发现问题的习惯。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讲,正因为大多数孩子不善于积极思考问题,因此,谁的思维更活跃、能发现别人看不到的问题,谁在高考中就更有优势。

为了拉开分数差距,高考出题往往都有相当的难度。既然知识点就那么多,出题不能超纲、超出所学范围,那么难点就只能在于,要在看似容易的地方设置障碍,你以为很容易,结果一做就错。可以说,在大多数学生面前,高考中的难题都是陌生的,需要独立思考,发现其中的问题,然后才能找到答案。此外,当一个孩子善于发现问题,不仅能靠难题拉分,在容易的题目上,思维也会更加敏捷,答题速度会更快,准确率会更高。

每个孩子都在题海中挣扎,学习的效果和考试的成绩实际上存在着非常大的随机性,很多情况下取决于临场发挥的状态和对题目的熟悉程度。在这条路上和别的孩子展开竞争,对于有些学习方法不佳的孩子而言成功的希望比较渺茫。既然如此,还不如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孩子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面对新问题,找到正确的答案。

下面是指导家长之法:

1.多问孩子为什么

在学习上要多问孩子“为什么”,引导孩子思考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前因后果,同时可以让孩子耳濡目染,渐渐养成爱思考、爱提问的习惯,更能够发现问题。

2.在家中设立发现奖

可以在家中设立发现奖,当孩子从教材上、辅导书上或试卷上发现值得疑问的地方,就给予奖励。这能鼓励孩子多思考,并为自己的发现高兴。当他遇到想不通的时候,就会试着采用不同的方法。

3.尊重孩子提出的每个问题

当孩子向父母提问,不管问题有多幼稚,都不可以粗暴地批评或者冷嘲热讽。尊重孩子提出的每个问题,就是尊重孩子的成长。

4.鼓励孩子多提问

当孩子提问,父母要立即给予鼓励,夸奖他肯动脑筋,这样,随着孩子提的问题越来越多,他的思考也会越来越全面,在考试中,也能发挥出更好的水平。

5.陪孩子一起找问题

对于孩子比较薄弱的科目,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学习,寻找其中的问题,留给孩子去找答案。当孩子能找到那些答案的时候,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就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还能帮助孩子养成善于找问题的习惯。

6.在家里开展问题大赛

父母可以和孩子比赛,看谁在自己和别人身上,能找到更多的问题。通过这种游戏的形式,能够让孩子对找问题的过程充满兴趣,并渐渐养成习惯,这样对知识也就不会满足于一知半解。

习惯68

培养孩子善于分析问题的好习惯

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过程的话,就要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一个好的学生,总是能把一个难题分解为各个部分,找出其中的关联,然后逐一击破。然而,多年以来,我们的教育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不信的话,请比较中国的大学和美国的小学。

1.中国的大学

邵健教授至今难忘他布置的一次期中考试——解读一首美国民歌《花儿到哪里去了》。它的内容大致如下:“花儿到哪里去了/花儿被漂亮的姑娘们摘去了/漂亮的姑娘们到哪里去了/姑娘们被大兵带到军营里去了/军营里的大兵到哪里去了/大兵们到坟墓里去了/那些坟墓到哪里去了/坟墓上早就开满鲜花了。”

试卷收上来,结果他看到的不是一篇篇不同的文章,而几乎变成了同一篇文章。好像大家约好了似的,至少2/3的文章思路一致,语言相同。前者不外“爱国”,后者无非“献身”。在他看来,这首诗哪怕与什么都有关,就偏偏与爱国无关。为了强调爱国,一个女生在文中还这样写道:姑娘们到军营不是为了爱情。他在心里惊呼:天哪,不是为了爱情,又是为了什么?莫非把姑娘当作了慰安妇?多么可怕的爱国献身!在这样一首普通的民歌面前,学生们集体丧失了作为一个人的起码的感觉能力,甚至连对用词的感觉都那么麻木,例如“献身”。他真不知道使用这个词的女孩子到底懂不懂什么叫身体,作为个人的感官所在,包括那些私密感官。身体是可以像贡品一样,挂在嘴上献来献去的吗?

在课堂上,他对学生说:“在你们上学之前,你们反倒是一个个不同的人,而你们上学之后,却慢慢成了一个人,思维和语言都被导向一个方向。这不正常,很不正常!”

事后,他反思道:“中国教育缺乏一种对人的关怀,故而造成了对人的事实上的伤害。经由这种教育所形成的人,他们的思维是同一化的,感觉是同一化的,语言也是同一化的,在他们身上丧失了用自己的大脑来思维、来感觉、来说话的能力。”

2.美国的小学

美国的小学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他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他们没有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如何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

一位家长问儿子的老师:

“你们怎么不让孩子们记一些重要的东西呢?”老师笑着说:“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死记硬背,既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这就是我的观点。”

书友推荐:神豪的后宫日常娱乐圈的不正常系统(修正版)美母的诱惑红颜政道被健身房教练秘密调教后房客(糙汉H)戏里戏外(1v1)H妈妈的欲臀(重生之我的美艳教师妈妈)仙子的修行·美人篇回归之美母俏姐租赁系统:我被女神们哄抢!配种(1V1,SC)继女调教手册(H)我的教授母亲(高冷女教授)在言情文里撩直男男主【快穿/np】重生之娱乐圈大导演迟音(1v1)我的道家仙子美母娱乐圈的曹贼众香国,家族后宫
书友收藏:娱乐圈的不正常系统(修正版)堕落的冷艳剑仙娘亲(大夏芳华)我的美母教师众香国,家族后宫肥宅肏穿斗罗大陆美母的信念娱乐圈的无耻统治者美母如烟,全球首富仙子的修行我的道家仙子美母母上攻略我的教授母亲(高冷女教授)我丰乳肥臀的瑜伽教练母亲和保守的翘臀长腿女友被得到催眠APP的猥琐大叔调教成了专属肉便器邪恶小正太的熟女征服之旅原来,她们才是主角(加料版)智娶美母被我催眠的一家人(无绿修改版)斗破苍穹之后宫黑人恶堕四合院之啪啪成首富重生之娱乐圈大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