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阶段是叙旧事来忆旧情。
这就更加深一层了,要从大众都有的生命空间过渡到相互比较特殊的那一块,是一个深入的过程。可能你的侄子和某君是同学,可能你住过南小街,而他就住在附近的胡同,因此你们的感情就融洽了。若你们都是从北大出来的,认识徐志摩,甚至辜鸿铭、林琴南,等等,那就更亲热了。这样一来,双方的感情就出现真正的融洽了。
第三阶段是谈时事来发感慨。
这就属于政治学了。你们可以联手出击,能够进入侃的境界。纵横的范围很广,例如中国发展的远景、wTo等等,对于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的品评,等等。这一阶段做得巧妙,感情十分融洽,声势很旺,甚至感到相见恨晚,进入两肋插刀的程度。
第四阶段叫做经济学。
办事的时候和人见面,为了套近乎,增进感情,就要聊一些东西。闲聊中的只言片语,应该话题选得妙,对于融洽相互之间的关系。促进办事的成功,都具有奇妙的功效。因为,谈对方感兴趣的事情,比谈论对方没有兴趣的事,更能显得亲切。
感兴趣的话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去寻找:一种是和所办的事有关系的事物的兴趣,一种就是没有关系的事物的兴趣。利用没有关系事物的兴趣,往往能够在双方之间建立超常的关系。
有很多人对自己的业务以外的事情,比对自己的业务更有兴趣,往往一个人所做的工作,并非出于自愿,仅仅是为了谋生。在其业余时间,他所关心的事情,就是他所选择的,也就是说,他最感兴趣的事情在他的工作以外。所以,从业务以外的兴趣开始和他接近,比在业务上和他联系更加容易,更加有效。
职场经验
认识自我。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演技派电影明星达斯丁·霍夫曼在“金球奖”的颁奖典礼上接受终身成就奖时,提到一个真实的小故事。30年前,有一次,他为了《毕业生》那部电影宣传,碰巧与音乐大师史达温斯基在同处接受访问。主持人问起史氏,何时是他一生当中最感到骄傲的时刻——新曲的首度公演?功成名就、掌声四起?史氏都加以一一否认,最后他说:“我坐在这里已经好几个小时了,这之间,我一直不断地在为我新曲中的一个音符绞尽脑汁,到底是‘1’比较好?还是‘3’?当我最后发现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一个音符的一刹那,是我人生中最快乐、最骄傲的时刻!”霍夫曼说,他被大师感动得当场哭了起来。
如同伟大的作曲家心无旁骛、孜孜不息地寻找一个最能感动他的音符,不管是从事何种行业的人,都必须认识自己的潜能,确实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否则就很可能会埋没了自己的才能。职业生涯的设计,不仅能帮助个人实现目标,更重要的是有助于真正了解自己,从而设计出合理、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在激烈竞争的时代,只有掌握个人的竞争优势,才能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发挥个人的潜能,实现预定的目标。
职业生涯设计基本上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认识自己
苏格拉底曾说:“认识你自己。”罗马皇帝、哲学家奥里欧斯说:“做你自己。”莎士比亚也说:“做真实的你。”充分、正确、深刻地认识自身能力、个性及相关环境,以此作为设定职业生涯目标及策略的基础。
了解职业要求的能力,可以参考各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一般大公司对管理人员能力的要求有: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领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决策能力、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应变能力、组织与计划能力、敢冒风险能力等。
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
第一、能力测验:可以借助一些权威的测验量表,对自己的职业能力倾向做一个比较可观的鉴定。
第二、活动分析:即从实际工作、生活经历来判断自己的实际能力。也可以请家人或朋友对你实际能力的优势与不足做一个评价。
2.个性评价
可以通过心理测验、他人评价、经验总结和专家咨询四个渠道来评价自己的个性
二、职业定位
在职业定位中最关键的是要制订实现职业目标的行动计划。职业定位中的目标确定,可以成为追求成就的推动力,有助于排除不必要的犹豫,一心一意致力于职业目标的实现。
3.列表分类
根据自己的能力和个性列出适合从事的多种职业,再把每一种职业的具体工作列出来,按“喜欢”与?不喜欢”将表分两类,仔细审视“喜欢”表,评定自己感兴趣且在能力范围内的职业是什么。
关于职业定位,有专家认为可以分为以下5类:
第一类、技术型。持有这类职业定位的人由于自身个性与爱好考虑,往往并不愿意从事管理工作,而是愿意在自己所处的专业技术领域发展。在我国过去不培养专业经理的时候,经常将技术拔尖的科技人员提拔到领导岗位,但他们本人往往并不喜欢这个工作,更希望能继续研究自己的专业。
第二类、管理型。这类人有强烈的愿望去做管理人员,同时经验也告诉他们自己有能力达到高层领导职位,因此他们将职业目标定为有相当大职责的管理岗位。成为高层经理需要的能力包括分析能力、人际能力和情绪控制力三方面。
第三类、创造型。这类人需要建立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或是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产品或工艺,或是自己的公司,或是能反映个人成就的私人财产。他们认为只有这些实实在在的事物才能体现自己的才干。
第四类、自由独立型。有些人更喜欢独来独往,不愿像在大公司里那样彼此依赖,很多有这种职业定位的人同时也有相当高的技术型职业定位。但是他们不同于那些简单技术型定位的人,他们并不愿意在组织中发展,而是宁愿做一名咨询人员,或是独立从业,或是与他人合伙开业。其他自由独立型的人往往会成为自由撰稿人,或是开一家小的零售店。
第五类、安全型。有些人最关心的是职业的长期稳定性与安全性,他们为了安定的工作、可观的收入、优越的福利与养老制度等付出努力。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人都选择这种职业定位,很多情况下,这是由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而并不完全是本人的意愿。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将不再被迫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