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笔下小说>蝴蝶效应通俗易懂>武媚娘升职记

武媚娘升职记(第1页)

武媚娘升职记

因为是皇族,弘农杨氏在大隋一朝于朝廷为官的人很多,比如前面提到的杨素、杨玄感。其中有很多人是在杨坚称帝之后才入朝为官的,这些人显然属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然而还有一些人,是在北周时期就已经发迹的。杨坚建立大隋前后,这些本家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杨坚称帝后更是位极人臣,比如观王杨雄[1]就是。

杨雄有位弟弟,叫做杨达,也是任职大隋朝的官员。杨达有个女儿—杨氏,杨氏在四十四岁这一年,作为续弦,嫁给了大唐的开国元勋,李渊的好朋友—武士彟[2](yuē)。婚后,杨氏为武士彟连续生了三个女儿,其中的二女儿,就是武则天。换句话讲,武则天的母系,就出自弘农杨氏。

公元637年,唐太宗李世民召武则天入宫,封为五品才人,赐号“媚娘”,从此,武则天才有了人生中第一个正式名字—武媚娘。这一年,李世民39岁,武媚娘13岁。

此时的武媚娘,身若浮萍。两年前的公元635年,李渊去世,老友武士彟悲伤过度,不久也郁郁而终。留在世间的寡妇杨氏和三个女儿,备受世人的白眼和欺凌。甚至于武媚娘同父异母的哥哥武元庆和武元爽,也经常呵斥排挤自己的继母。

进宫之后的武媚娘,境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她的才人称号,不过是唐太宗众多嫔妃中不起眼的小角色。首先,唐太宗有皇后一名;皇后以下,还有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四个妃子;妃子以下,还有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九位嫔;嫔以下,九位婕妤;婕妤以下,九位美人;美人以下,九位才人。

也就是说,嫔妃里面,比武媚娘地位更高更容易接近唐太宗的,有多达32个女人;跟武媚娘地位平等机会均等,一样是才人称号的女人,有9个;这还不算他身后的宝林、御女、采女,这些比才人地位更低的女孩,有81个。

武媚娘骨子里,是一个性格强硬且不服输的女人。然而面对这样的竞争态势,她还是感到绝望。熟读儒家经典和历代史籍的她知道,历代宫廷嫔妃出人头地,无非有三个途径:第一,靠自己获得皇帝恩宠;第二,尽快给皇帝生下儿子;第三,利用外戚上位,也就是自己的娘家人的势力。在武媚娘看来,这三条途径对于当下的自己来讲,都太过奢侈了。尤其最后一条,是最指望不上的。所以,要想在唐太宗的嫔妃团队里面脱颖而出,必须另辟蹊径才行。

武媚娘需要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在可能的那个机会来临之前,她要做好各种充分的准备。在这种漫长的等待之中,武媚娘首先不能自甘消沉,她每天要自我激励,给自己正能量;还有,即便机会渺茫,依然要保持一颗淡定从容的心;此外,即使是无人欣赏,武媚娘也不能荒废自己作为一个女人赖以生存的谋生技能。

武媚娘这一等,就是十二年。

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按照唐代宫廷的传统,如果皇帝驾崩,那么皇帝所有没有子女的嫔妃,将统统被带到感业寺出家为尼。后宫的职场法则是残酷无情的。因为一旦皇帝不在了,连同皇帝作为主管的部门也消失了,你的职业生涯也随之走到了尽头。此时的武媚娘感到恐慌和无助。

然而静下心来之后,她隐约感到,这又何尝不是一次机会。因为在唐太宗的后宫,自己即便再等上十二年,等到人老珠黄都未必有机会出人头地。但是唐太宗不在了,还会有新的皇帝来接替他的位子,新的皇帝,会组建新的团队,也就意味着新的机会。新的皇帝,就是皇位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也就是现在的当朝太子。武媚娘瞬间感到柳暗花明。她利用太宗仅存的最后一点时间,借太子李治出入宫廷探病的机会,同李治建立起了关系。

机会总是属于有准备的人。在满脸愁容、一脸憔悴,提前进入尼姑状态的一众嫔妃中间,李治发现了国色天香、才华出众,又有生活情趣,浑身充满正能量的武媚娘。年轻的太子,对武媚娘一见倾心。武媚娘命运的转折点,就此到来。

长孙无忌像

公元649年五月,唐太宗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走完了传奇的一生。在经历人生中诸如虎牢关之战、玄武门之变这样的血腥往事,尤其是几年之前太子李承乾和四子李泰同室操戈后的两败俱伤之后,唐太宗最终选定的接班人是为人忠厚、性格懦弱的李治。或许唐太宗再不希望看到已经四海一统的大唐,有更多的纷争和仇恨。同一年,李治登基称帝,史称唐高宗。与此同时,武媚娘随同其他几十个嫔妃一起,在大唐官方组织之下,到感业寺出家为尼。

一年之后,唐太宗周年祭。

唐高宗李治到感业寺进香,见到了武媚娘,也下定决心将武媚娘接回宫里。天生缺乏主见的李治,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当时他的妻子—王皇后(太原王氏[3])。出人意料的是,王皇后支持李治的想法,并且主动帮助李治理顺武媚娘从感业寺回宫的具体流程。王皇后对待武媚娘的态度,绝对不是出于仁慈。一来,算是对唐高宗李治的顺水推舟;二来,没有生育的王皇后,想借武媚娘上位来打击她的情敌—萧淑妃(兰陵萧氏)。

然而,事态的发展远远超出了王皇后的预料。

从感业寺回宫的武媚娘,被李治封为九嫔之中排名第一的—昭仪,仅次于皇后和四妃子。并且很快,武媚娘替李治生下了一个儿子李弘。王皇后没有想到,前门狼未退,后门又进虎。这个武昭仪,是比萧淑妃能力和手段更上一个层次的狠角色。虽然只有二十几岁,但武媚娘经历过两朝后宫,经历过数不清的明枪暗箭,当然也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相对而言,王皇后和萧淑妃,也不过只是依附于男人生存的普通女人而已。她们两个的争风吃醋,在武媚娘的眼中,只不过是小孩过家家的游戏。武媚娘心中所有的宫廷政治,包括同皇帝的花前月下在内,都是残酷的斗争,只要有斗争,则必然是你死我活。

公元655年,在武媚娘的背后策划之下,朝野上下终于出现了对于皇后废立问题的大讨论。这场大讨论,使朝堂上出现了泾渭分明的两派。以高级官员为基础,长孙无忌为首的传统“关陇集团”派,以及以中层官员为基础,许敬宗为首的政坛新势力。然而最重要的一票,唐高宗李治,是坚决地站在“废王立武”的立场上的。

事态发展到这一步,政治嗅觉敏锐的大臣们,已经隐隐感觉到了某种异常。皇后废立的问题,不仅仅是后宫争斗,也不仅仅是皇帝的家务事了。而是朝廷的保守和激进两派的斗争,也是关陇贵族和政治新势力之间的博弈。换句话讲,武媚娘策划的这个废后议题,成功地抓住了唐高宗以及政治新秀如许敬宗们的职场心理,将废后问题,上升到了朝野两派谁都输不起的一场政治大决战。时年二十七岁的李治,在立场上始终没有妥协。他的强硬,是他背后武媚娘的决绝,也是年轻的李治个人政治态度和准备施展政治抱负的一种外在体现。

如果不看唐高宗李治,其实双方在牌面上的实力对比,差距还是蛮大的。

比如说反对“废王立武”的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是世家子弟,长孙无忌的老爸,就是前文讲到的分化突厥人的民族英雄长孙晟。长孙无忌和李世民从少年时代就是熟识的布衣之交,后来长孙无忌的妹妹嫁给李世民,他也就升级成了李世民的大舅哥。而这个长孙无忌的妹妹,也就是后来多谋善断,而且能够帮助李世民出谋划策的长孙皇后。前面我们提到的前太子李承乾,以及魏王李泰,都是长孙皇后嫡出的儿子。如今得了天下的唐高宗李治,也是长孙皇后亲生。

长孙这个姓氏非常不一般,它源自鲜卑拓跋氏,属于北魏皇族。长孙这一支的祖先,长期以来在鲜卑各部落中间立功最大,而且又是拓跋氏的宗室之长,所以后来到了魏孝文帝拓跋宏执政的时候,干脆就赐姓“长孙”了。后来的长孙氏先祖,就代代以长孙为姓。所以从血统上来说,长孙无忌是典型的鲜卑后裔,也是典型的关陇集团成员。

长孙家族代代都是朝廷重臣,而到了长孙无忌这里更是发扬光大。

我们先看一下李世民手下的嫡系组成。

和其他普通帝王相比,唐太宗李世民这个人的一生比较与众不同,这个人既是开国皇帝,又是守业皇帝。换句话说,唐帝国的创业原始股份他占了一大股,而后来又是以他为核心组建了第二代领导集团。

因此唐太宗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用到了不同的人才。他的核心人才梯队按照时间顺序,以及李世民的政治生涯发展,大概可以分成四大类。

1。天策府[4]创业盘

三王会战结束,李世民被李渊封为“天策上将”,特被恩准单独在洛阳开府。李世民就以洛阳为基地,以天策府为核心,把自己麾下这些年收罗的能人异士进行整合。无论出身关陇旧臣,还是地方割据势力,乃至于各路农民军,全部都汇集到李世民帐下,最终形成了听命于李世民的官僚集团雏形。

2。玄武九将[5]敢死队

唐高祖武德九年,也就是公元626年,在与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明争暗斗中,李世民决定不能坐以待毙,所以提前在玄武门下手,发动政变杀死太子和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从一开始就注定要杀人沾血的,而且要搞的人也都是皇帝的儿子。李世民特地挑选了九名心腹中的心腹参与政变,当然,前提必须是能打的主儿,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再怎么是心腹也肯定不行。这九个人,后来就被称为“玄武九将”。

书友推荐:仙子的修行·美人篇两小无猜交易沦陷女神攻略调教手册红颜政道娱乐圈之风流帝王斗罗大陆之极限后宫(无绿改)韵母攻略掌中的美母催眠系统让我把高冷老师变成性奴肉便器美母如烟,全球首富长安春迟音(1v1)众香国,家族后宫娱乐圈的不正常系统(修正版)配种(1V1,SC)神豪的后宫日常掌握催眠之力后的淫乱生活小欢喜之群芳乱欲在言情文里撩直男男主【快穿/np】
书友收藏:斗破苍穹之后宫黑人恶堕带着美艳医母闯末世我的道家仙子美母邪恶小正太的熟女征服之旅堕落的冷艳剑仙娘亲(大夏芳华)租赁系统:我被女神们哄抢!智娶美母原来,她们才是主角(加料版)众香国,家族后宫人妻调教系统肥宅肏穿斗罗大陆叶辰风流(幻辰风流)重生之娱乐圈大导演无限之生化崛起我的冷艳教师美母和明星校花女友变成同学们的性奴竟是一个熊孩子的策划无限之邪恶系统美母如烟,全球首富我的美母教师宗主母亲与巨根儿子的淫乱性事随心所欲神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