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莎利文小姐的教导又进了一步,她开始教她读书。一个既不能看,又不会听的人读书,是用一种精制的课本,那是用一张长长的纸板,上面印着凸出的字,海伦用手去摸,慢慢地熟悉了,她就能知道摸出来的字所代表的是什么。
她的生命,就在这样黑暗中摸索着前进。于是,有一天,新的奇迹出现了。
海伦10岁,莎利文小姐开始教她讲话。那是一种含有危险性的尝试,如果失败,对于海伦,会是很严重的打击——但莎利文小姐有信心,她知道海伦不能说话的原因是失去了听觉所致,于是,她采用一种方法来试验。
她要海伦把手指放在自己的舌上、唇上和喉间,她发出几个极简单的字音,让海伦的手指知道唇、舌、喉在发音的动作,然后,再要海伦把手指放在自己的舌、喉与唇上,照着同样的动作做。这是最艰苦的教育,声音发出来的一些微小的颤动,辨别不是容易的,海伦在试验中经过了许多次失败,渐渐地,她终于发出声音来了。
生命开始进入新的一页,海伦能说话了!她向她家人说出的第一句话是:天气很暖和。
从10岁开始,海伦的残疾减少了一种,她不再是哑子——莎利文小姐是她7岁时请来的教师,在3年之中,有了这样好的成绩。
1896年,海伦由她的教师莎利文小姐陪着,进入剑桥青年女子学校,那是为着考雷特克来福大学的预备。
莎利文小姐和她同上课室,把教师所讲的作笔记,然后由盲人教授法转给海伦。海伦虽然有着残疾,但她是聪明的,这种转辗的教授,在她学习的过程中,还是很顺利地跟上同班的同学。
考试的时候,由教师把题目写在海伦的手心,海伦便用打字机回答。她的成绩相当美满,英文和德文的分数还特别高。一个聋盲女孩的毅力克服了生理上的困难,为人类的生命创造了奇迹。在那所学校读了两年书,海伦终于考入了雷特克来福大学。她的老师莎利文小姐仍然陪着海伦上学,和她同坐在课堂内。她身体的残缺不再能阻障她了,她已经获得了无数次的胜利,她已建立了自信心,和其他健全的学生一样地求知,她的成绩,往往在其他的学生之上。
于是,她向人们宣布:
失去视觉和听觉并不是可怕和不可救药的,事实上,对一切永恒的东西来说,我们都是既盲且聋的,虽然,大自然对我们是仁慈的,它给予我们一种第六感觉——这种感觉使我们的视、听和触觉混合为一。
永恒的生机
从1902年起,海伦开始写作了。她最初的作品便是她本人和生理残缺的斗争史,定名为“我的一生”。这篇文章最初刊出于“妇女杂志”上,后来,出了单行本,销路相当好。
这时,有一个第三者参加她们的生活,那是雷特来福大学的英文教师约翰·麦斯。约翰和海伦的教师莎利文小姐结婚。婚后,她们3个人住在一起,生活是愉快的。
海伦的著作拥有相当多的读者,她的交游也逐渐广了,有不少朋友到她的农庄上来拜访,她也时时去看朋友,盲与聋虽然使她不能如正常的人这样地生活,但是,她已经克服了许多困难。
有一年的春天,在假期中,有一个青年男人来作她的秘书,那青年向她求婚。
在海伦的生命中,这自然是一件大事,她在欣悦中答允下来。但是,当她经过了冷静的思考之后,她拒绝了婚事。她明白自己只能生活如现在那样的天地之中,她在自己的天地中可以克服困难,可以因而得到愉快,假如和一个正常的男子成为夫妇,她的生理缺憾便会影响到正常的夫妇生活,不但会使丈夫不愉快,而且也会自己痛苦,为此,她愿意独身。但她并不因不能享受婚姻生活而痛苦,她是快乐的,她有着许多朋友,人们对她有真挚的情谊。
美国著名的幽默小说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向人称誉海伦·凯勒小姐的睿智。
马克·吐温说:
她看到的东西比我们看到的好。
海伦是睿智的,她对人生充满了热忱,她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她的著作,不仅教导了盲者,对视听正常的人,也同具教育意义。
海伦的生命在开始时是全无存在的意义的,但是,由莎利文女士的教导启发,她的生命在世间不再是一种浪费,不但对自己而且是对人类。
1936年,海伦的生命途中受到了一次最严重的打击:她的良师和益友莎利文小姐逝世了。海伦的悲哀是深沉的,她觉得自己的生命被莎利文带走了。她觉得自己的生存缺少了动力。
这样经过了一个时期,她有个新秘书来帮助她,那是宾莱·汤生女士。在汤生女士的帮助下,海伦又渐渐回复生的活力,而且,为了纪念逝世的良友,她更加努力。
1938年,她出版了海伦·凯勒报。
1940年,她出版了“让我们有信仰”一书,这是海伦·凯勒的力作,而且获得了荣誉。
海伦在1940年之后继续以她的手指接触世界。她越来越发觉世界的广大与美丽,她的晚年是在恬静祥和的光辉中生活的。而且,她也进入了一种几乎是超人的境界中,她的触觉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有一次,她到博物馆去,在一个雕像的前面站住了。她用她的手去摸索,她认出了这是一个男人的雕像,于是,她再摸索,她希望能用自己的触觉来认出这个是谁。她摸了雕像的脚,她摸了雕像的手、身体和头,摸到头,她以为那是一个和尚的雕像。后来,她细细地摸雕像的面孔,摸索束缚在雕像身上的其它东西,她摸到一只狐狸,头倚着那人,她又摸到那人抱着兔子,有几只小鸟在那人的帽子里做做窝。她忽然认出了那个雕像,她愉快地叫出来:
“那一定是圣·法兰西斯,热爱上帝的人;动物的朋友!”
那是圣·法兰西斯的雕像,海伦摸对了。这摸是对触觉和灵智的同时感遇。所以,我们可以说海伦·凯勒的晚年是接近了神化的境界。
她勉励和她一样有不幸的缺点的人们,勇敢和愉快地生活下去,自己的成就,便是很好的模范。
海伦对死亡并不恐惧,由于失明,在她的幻觉中,还有着幻想,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