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笔下小说>李嘉诚3g>17行善事心系潮汕造福百姓

17行善事心系潮汕造福百姓(第1页)

17.行善事,心系潮汕造福百姓

李嘉诚语:

我对教育和医疗的支持,将超越生命的极限。

成功之后,利用多余资金做我内心想做的善事,心安理得,方寸间自有天地。我希望上天或者有高人可以给我指引,告诉我怎样做有助民族和人类兴旺的事,让我能够做得比过去更有意义。不论花多少钱,多少精力,我都在所不惜。当我年纪渐长时,我希望在以后的岁月中减轻业务上的工作量,但是不会不工作,尤其是对于做善事。我希望多些时间放在医疗及教育上,对自己国家对民族也有好处。我在过去二十多年也没有停过。在未来亦会做,甚至比过去做得更多。

做利国利民的事,乃人生第一大乐事。

如果有人要问,李嘉诚事业的最大成功是什么?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说,是1972年7月31日亲自艰辛缔造的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再有人要问,李嘉诚一生事业中最精彩最得意的“杰作”是什么?应该说是从1979年9月25日起到1981年入主香港英资老牌财团“和黄”公司,从而形成了国际化多元化的庞大“经济王国”。

然而,令人绝对想不到的是,真正令李嘉诚高兴和钟情的却并非此两件事。熟悉李先生的人都知道,他最为高兴最为满意的是独力捐资创建汕头大学,他常常耿耿于怀、念念不忘和钟情的则是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及附属二院,还有汕大精神卫生中心的肿瘤医院。

“悬壶济世,治病医人”历来是道德至上者追求的目标之一。因此,从治病救人入手做善事,也是一件最容易打动世人的事情。在李嘉诚决定捐建汕大医学院之初,曾有朋友劝告他说,办医学院很贵,好像一个大海洋一样,比一般的大学可能贵10倍。在买仪器及各方面的投入都要比一般大学多得多,而且医学院一定要有附属医院才有用。劝李嘉诚捐建大学不一定要建医学院,可以建一些费用相对较低的大学,可是李嘉诚仍然坚持一定要搞一个医学院。李嘉诚之所以如此钟情汕大医学院,那是因为深藏在他内心的对往昔艰辛岁月人和事的一片深情。

往昔,在那战乱、动**、贫穷的年代,当小学教师的父亲,谋职何其艰难,度生何其窘迫……

寒夜,在昏黄暗淡的煤油灯下,父亲批改作业时所发出的声声咳嗽……以及那羸弱的面黄肌瘦的身体……

面对陋室、寒夜、孤灯和咳嗽声声,年少的李嘉诚卷缩在木板床的薄被里,倍感为教师者的贫因与辛劳,连自己的身子也不敢随便翻转,生怕对父亲有所惊动,有所打扰……

日寇的铁蹄踏进潮州,穷凶极恶。父亲带着一家大小,辗转流离,食不果腹……

祖母大人由于极度惊悸,由于贫穷,由于缺医少药,在澄海后沟长辞人世……

父亲带着一家人跋山涉水,几经险阻,来到香港,但已体质极度虚弱,身染沉疾……

贫病交困,日寇侵港,铁蹄肆虐,经济萧条,民不聊生,水深火热,父亲终于过早离开人间……

而“东亚病夫”之恶名,也曾多年缭绕于李嘉诚的耳际。

数十年的人生征途,使李嘉诚对发展文教医疗卫生事业终有所悟。他意识到,“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国民体魄之健康至为重要”,“一个旅居海外的中国人,如果无国无家,再有钱也不顶用”,“中国要强盛起来,在国际上才会受到尊重,这是很重要的事情”。他看到,“人生的病痛对一个人来说,是很痛苦的事。如果科学昌明,又有了钱,患了病,就有办法治疗,健康可以恢复,生命可以挽回。”“一个人如果得了病,得不到好的治疗,有时甚至会丧失劳动力,会增加家庭的负担,增加对社会的负担,自己痛苦社会也艰苦。”因此,李嘉诚在内心之深处牢固地树立了“竭诚为祖国的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的坚定信念。

《南方日报》、《光明日报》最早于1981年1月14日、1月16日发布了关于“李嘉诚先生捐赠港币500万元,帮助汕头医专附属医院引进医疗设备”的新闻。一时轰动全国,引为美谈佳话。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1980年春,当时的全国侨联副主席、香港南洋商业银行董事长庄世平先生曾到汕头访问,参观了汕头医专附属医院,发现这里的仪器很不够,很多落后。庄老对这事很为关心,回香港后,在一次叙谈中,他对李嘉诚谈到了这件事。不料,李嘉诚对这件事也很关心,他对庄老说:“办医疗的事,我很喜欢。应该让他们的仪器设备更完善些!”庄世平说;“法国的医疗器械是很贵的!”李嘉诚说:“不怕!他们需要些什么仪器就让他们开个单吧,办好医疗,保证市民健康,对政府对国家都十分重要!”“对这件事我十分乐意做。”过后,庄老通知汕头医专附属医院报清单。据悉,医院所报购进仪器项目仅需人民币200万元左右。谁知李嘉诚一下子就赞助了500万港元。汕头医专及其附属医院靠李嘉诚的赞助,引进了110多项先进仪器设备,顿时大大提高了医疗质量,扩大了诊治项目,使医护人员感到“有用武之地”,促进了积极性的发挥,医院也旧貌展新颜了!

继1980年在潮州捐巨资兴建潮州医院、潮安医院后,李嘉诚又一次找庄老商量,打算集中力量办好一所汕头的医学院及附属医院,并向新华社香港分社反映了这一想法。此举得到国家教育部的支持和广东省政府的支持。1983年8月29日,国家教育部派专员到汕头医专检查并评估工作。经国务院批准,汕头医学专科学校及其附属医院遂于1983年9月升格为汕大医学院。1988年2月3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出《关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支援汕头大学医学院及附属医院的通知》,其文称:“为加快汕头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的建设,经各方协商后,我委确定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承担全面支援汕头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的任务。”对此,李嘉诚深表满意。有一次,他给好友许伟先生(香港潮州商会常务会董、交际部主任,现总务部主任)打电话,高兴地说:“我告诉您一件最高兴的事,医学院一附院,现在设备完善,与上海二医大挂钩后,医疗水平有相当大的提高了!”两个好朋友都开心地笑了。

事情还得回述到1985年春。当汕头大学校本部的首期建校工程已显露眉目之后,李嘉诚已开始积极筹划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新建工程和校本部二期工程的继续推进。这是基于他那“一鼓作气,通力合作,全力以赴,以底于成”的远见卓识和强烈的事业心和天职感。“有一千多万人口的潮汕地区,应该拥有一所一流的现代化的多功能的综合性大医院,应既能发扬高度的人道主义精神,救死扶伤,造福民众;它又应是一所高质量高水平的现代化的教学医院,在这里培养出一流的医学技术人才,为保证民众健康、为发展特区经济服务。”这就是李嘉诚的构想,是李嘉诚对“杏圃新猷”的期望和寄托,是他对建设新的附属一医院“情有独钟”之所系。

1985年4月6日,他在吴南生、林川、林兴胜、罗列和汕大副校长,医学院院长伍正谊教授陪同下,到医学院看望师生员工,了解教学科研情况。李先生看望了八四级医疗专业的师生,他高兴地对师生们说:“祝愿你们努力学习,成长为中国优秀的医生!”李嘉诚在听了工作汇报和巡视之后,对在座的人强调说:“现在的医学院已有相当的规模,是在培养高质量的医生了。我们有了好仪器,还要有好老师,才能充分利用好仪器,让好仪器发挥作用。招生要重视质量,要创造好条件,吸引国外的优秀教授前来讲学。我们的学生也可以到外国去学习几年,再回来服务,为潮汕一带服务,给国家做出大贡献。”

书友推荐:租赁系统:我被女神们哄抢!人间政道斗罗大陆之催眠武魂韵母攻略四合院之啪啪成首富人生如局美母的诱惑签到十年,我成圣了重生之娱乐圈大导演交易沦陷戏里戏外(1v1)H母上攻略续(白虎版)悖论伏特加与曼特宁全家桶仙子的修行·美人篇众香国,家族后宫继女调教手册(H)小欢喜之群芳乱欲掌握催眠之力后的淫乱生活
书友收藏:美母的信念众香国,家族后宫宗主母亲与巨根儿子的淫乱性事影视之推女系统我在三国当混蛋蛊真人之邪淫魔尊美母的诱惑推母之道原来,她们才是主角(加料版)豪乳老师刘艳仙子的修行我的美母教师熟女记娱乐圈的不正常系统(修正版)我的人渣指导系统(加料版)巨根正太和家族美熟女娱乐圈的无耻统治者智娶美母我的冷傲岳母和知性美母因为我的一泡精液成为了熟女便器 (无绿版)影综:人生重开模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