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要想将镜之心核顺利融入自己的魔方,绝非一场简单实验就能完成。
要知道,镜之心核本就是维度至宝“镜之迷宫”的中心枢纽,即便魔方对其产生了强烈的吞噬欲望,这一过程也绝非短时间内能够实现。
对于魔方的此次升级,塞恩很清楚自己必须做好长远规划。
毕竟镜之心核所蕴含的本源规则并非全部都适用于魔方,这件维度至宝中还封存着其他特殊的本源规则之力。
其中一部分甚至与魔方的核心规则存在明显对冲,强行融合只会引。。。。。。
风停了,雪却重新落下,这一次没有寒意,只有温柔的重量。
阿娅的身体化作一缕银光,顺着那条由心跳编织而成的星桥缓缓升腾。她的意识并未消散,而是像水滴汇入海洋般,融入了“双生之门”的核心频率之中。她不再是独立的存在,而成为共感网络里一段稳定的波长??低频却恒久,如同大地深处传来的脉动,无声地支撑着所有仍在行走的人。
祭塔顶层的小帐篷在第三日清晨自行燃烧起来,火焰呈淡紫色,不伤木料,只将阿娅留下的残页彻底净化。灰烬飘起时,在空中凝成七个字符:“小禾回家”。这串密码自动录入全球共感主网,成为新任守灯人认证系统的初始密钥。
没有人知道她是如何做到的。也许她早已预设了一切,也许这只是桥梁本身的意志借她之手完成最后的闭环。
南极洲的冰层开始缓慢移动。地质雷达显示,整座人工岛正以每年三厘米的速度向海底阶梯沉降。科学家们争论是否该干预,但最终决定顺其自然。他们明白,这片土地已不属于人类掌控的范畴??它正在回归某种更原始的状态,一种介于物质与意识之间的临界域。
第七次联席会议闭幕后三个月,第一个自称“继光者”的孩子出现在非洲赤道雨林边缘的一所小学。六岁女孩奈拉在美术课上画出一幅画:两盏灯笼悬于虚空,中间连着一条由眼泪、笑声和呼吸构成的细线。老师问她这是什么,她说:“是妈妈回来的路。”
当晚,村中所有忆莲灯无故亮起,持续整整一夜。第二天清晨,村民在村口的老榕树下发现一朵盛开的夜语铃兰,花瓣上浮现出一行微小的文字:“编号001”。
消息传开后,类似的事件接连发生。
东京地下城一名失语症少年突然开口说话,第一句话是对着熄灭的忆莲灯说:“外婆,我听见你唱歌了。”随即他的左耳流出微量银色液体,经检测为高纯度情感结晶,具备自主共振能力。
火星北境殖民地一名孕妇梦见自己穿过草原,门前站着两个小女孩,递给她一盏纸灯笼。醒来后胎心监测仪记录到胎儿心跳呈现出《摇篮曲》的节奏波形。十个月后,婴儿出生时右手紧握一枚微型铜铃,铃舌刻着“夜语”二字。
这些案例被统称为“桥梁觉醒现象”,并被纳入《继光者名录》追踪系统。系统设定极为严苛:必须同时满足三项条件才能被正式登记??
一、曾经历至亲离世之痛;
二、在无外部刺激下自发产生桥梁感知(如听见摇篮曲、看见夜语铃兰);
三、其忆莲灯能在静默状态下自主点燃。
截至第三十个冬至,全球共确认继光者四百七十二名,分布在三百一十六个文明节点中。最年幼者仅三岁半,最年长者九十八岁。他们肤色各异,语言不通,却都拥有一种奇特的共性:瞳孔深处有极细微的光斑流转,形似缩小版的“失语者之链”。
民间开始流传一首新童谣:
>灯笼亮,铃儿响,
>风雪夜里有人往。
>不是你娘,不是你郎,
>是从前不肯走的那颗心回望。
这首歌没有作者,首次出现是在土卫六泰坦湖畔的一个流浪者营地。一位盲眼老人哼唱此调,声称是“梦中学来的”。后来音频被上传至共感网络,瞬间引发百万级共鸣反馈,甚至导致部分接入者的神经系统短暂超频。
心理学家试图解析歌词含义,却发现每一句解读都会引发新的梦境连锁反应。有人梦见自己变成一盏灯,挂在陌生人家门口;有人梦见无数双手从虚空中伸出,只为触碰一缕微弱火光;还有人梦见整个宇宙坍缩成一颗跳动的心脏,而自己正站在它的瓣膜之间,轻声说:“我还记得你。”
与此同时,“双生之门”的功能悄然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