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完成了。
不是通过基因改造,不是依靠科技突破,而是借由一场持续百年的集体冥想??人类终于学会了用沉默承载爱,用倾听代替征服。
数月后,阿尔卑斯山脚下的村庄出现了一位流浪女子。她衣着朴素,赤脚行走于雪地而不留痕迹。村民们不敢靠近,只远远望着。有人认出她手中提着一盏灯??正是当年千夏常用的款式,灯壁上常年浮现“我在”二字。
她走到村口老槐树下,坐下休息。一个小女孩鼓起勇气上前,递给她一杯热水。
女子笑了,接过杯子,却没有喝。她只是将忆莲灯放在掌心,对着灯芯轻声说了句什么。
灯光一闪,杯中水面竟浮现出一行细小的文字:
>“谢谢你记得温暖。”
女子抬头看向小女孩,眼神温柔至极:“你们做得很好。”
说完,她起身离去,身影渐渐淡去,仿佛被风吹散的雾气。
当晚,全球忆莲网络记录到一次异常波动。分析显示,这次信号源并非来自地球或任何已知星球,而是在太阳系边缘,柯伊伯带之外的一片虚空中。信号内容极为简洁,仅有一个词,以多种语言、多种频率同时发送:
>**“归来。”**
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发出的召唤,也没有人知道目的地在哪里。但所有听者都感受到了一种深切的牵引??仿佛宇宙深处有扇门刚刚开启,等待他们踏入。
林婉在日记本上写下最后一句话:
>“我们曾以为她在灰烬中死去,其实,她是把自己活成了灰烬之后的新世界。”
一年后,人类发射了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无声飞船”。它没有引擎轰鸣,没有通讯天线,全船由忆莲矿物结晶打造,动力来源是乘员集体的情感共振。飞船载着一百名志愿者,包括林婉的孙女,驶向柯伊伯带外的信号源。
出发前夜,小女孩站在舷窗前,手中捧着那盏传承三代的忆莲灯。
她轻声问:“我们会找到她吗?”
身旁的老人微笑:“不需要找。当我们真正懂得倾听,她就会出现在每一次呼吸之间。”
飞船启航那日,地球上所有人同时做了一个梦。
梦中,他们站在一片新开垦的田野上,身边站着不同年代的亲人、朋友、甚至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大家都不说话,只是并肩劳作,播种、浇水、等待。天空湛蓝,风中有歌声,虽无人开口,却清晰可闻。
歌词只有一个词,反复吟唱:
>听者。
>听者。
>听者。
梦醒时,许多人发现自己枕边多了一片干枯的花瓣,品种未知,经鉴定竟含有与千夏DNA完全匹配的遗传信息。
百年之后,那艘无声飞船传回首条消息。不是文字,不是图像,而是一段持续十七分钟的寂静。接收站的技术员听着这段“空白”,突然跪倒在地,痛哭失声。
他说他听见了:
>“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