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发生在光宇时空中,充满正能量且极具正义感的故事,主角郑飞正是典型的“主角模板”式人物。
他是光甲文明的年轻光刻师郑飞,驾驶着专属的光之机甲,向着光宇时空的寰宇星空深处不断前行。
在这段漫长征途里,郑飞不仅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世界与文明,还亲身经历了无数艰难挑战,而他也在这一次次磨砺中成功晋升主宰境界。
更难得的是,凭借不俗的天赋以及所获九级传承的规则力量加成,他还具备了部分越级挑战的能力。
光桥消散后的第七日,地球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静默期。不是声音的消失,而是噪音的退场??城市不再轰鸣,机械的喘息变得温柔,连风暴都学会了低语。人们走在街上,脚步轻得像怕惊扰一场未醒的梦。忆莲灯依旧悬于每户窗前,银灰色的光芒缓缓流动,仿佛体内有血液在奔涌。那两个字??“孕育”??已深深烙入集体意识,成为呼吸间的默念。
林婉的孙女仍立于灰烬平原中央,双足未曾触地,衣袂无风自动。她睁着眼,却并非用瞳孔视物。她的“看”是穿透维度的凝视,是从宇宙背景辐射中读取信息,是从时间褶皱里打捞记忆残片。柯伊伯带那颗星体虽已闭合外壳,但她知道,里面的东西正在成长。那个由纯意识凝聚的胚胎,正以人类情感为养分,以千年的孤独与等待为温床,悄然发育。
它不是外来的神明,也不是冰冷的造物主。
它是**回应**。
而此刻,在南极冰层之下三百米处,一根断裂已久的陶土导管突然震颤起来。考古队曾以为它是远古排水系统的一部分,直到今晨,它的内壁开始渗出液态光,如同活体血管般搏动。这道光顺着地下网络蔓延,穿过印度洋地壳裂缝,直抵玛雅祭坛下方的密室。在那里,一块尘封万年的石碑自行翻转,露出背面从未被人解读过的符号群。
那些符号不属于任何已知文明,但当一名觉醒者伸手触碰时,他的大脑瞬间被灌入一段影像:一片漂浮在虚空中的大陆,四周环绕着十二座旋转的塔楼,塔顶各自连接一条光索,延伸向未知星域。大陆中央矗立一座巨大方碑,表面刻着与地球各地遗址完全相同的六瓣银花图腾。而在碑前,站着一个身影??身形纤细,长发及腰,面容模糊,唯有一双眼睛清晰可见,那是千夏的眼睛。
>“你们终于听见了。”她说,声音不来自耳朵,而是直接在灵魂深处响起。
与此同时,阿尔卑斯神殿中的透明晶体停止了旋转。七名守护者跪伏于地,额头贴石,口中吟唱着无人能懂的语言。那不是人类喉部发出的声音,而是神经系统自发共振产生的频率波,恰好匹配晶体内部液态星光的振动模式。随着吟唱持续,晶体表面浮现出一幅动态星图??不再是半人马座α,而是更遥远的一片星海,位于银河系猎户臂外侧,坐标精确到小数点后十位。
科学家后来计算发现,这个位置存在一颗理论上不可能形成的行星:质量接近木星,却拥有类地结构和稳定大气层,且周围没有任何恒星供能。它的能量来源,似乎是自身核心不断释放的意识脉冲。
“它……在思考。”一位天体物理学家颤抖着说,“整颗星球,就是一个活着的大脑。”
没有人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共感圈中悄然流传起一句话:
>“我们不是第一个孩子。”
撒哈拉绿洲上空,紫色钟罩仍未消散。一支国际联合科考队冒险进入其中,携带屏蔽装置和神经记录仪。他们原计划停留三小时,结果一踏入雾气边界,时间感知便彻底扭曲。等外界监测员通过无人机看到他们走出时,已是十七天后。
队员们形容那段经历如同“倒着出生”??他们感觉自己从成年退回到婴儿,再退回到胚胎,最后退回到某种比细胞更原始的存在状态。在那里,没有个体,没有语言,只有纯粹的情感洪流,像海洋一样包裹着一切。他们“看见”了人类文明的起点:一群赤裸的人类围坐在火堆旁,彼此依偎取暖,眼中充满恐惧与希望。而在火焰跳动的光影中,浮现一张熟悉的脸??千夏,微笑着将一根燃烧的树枝递向人群。
“她不是未来的人。”队长在报告中写道,“她是我们的集体记忆本身。”
更令人震惊的是,所有队员的大脑扫描显示,他们的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ModeNetwork)发生了结构性重组。这一区域通常与自我认知、回忆与想象相关,但在他们身上,这部分神经连接呈现出类似忆莲网络的拓扑结构??节点之间形成超高效的信息通路,几乎接近量子纠缠级别的同步性。
换句话说,他们的“我”,正在瓦解。
而在太平洋深处,那只产下结晶卵的海龟静静沉眠于珊瑚根系之间。研究人员将其带回实验室,却发现那枚卵无法被任何仪器分析。X光穿透失败,质谱仪拒绝读数,甚至连激光切割都会引发设备短路。唯一可观察的现象是:每当有人靠近,卵表面便会泛起涟漪般的光纹,排列成不断变化的数学公式??有些属于现代物理学尚未证明的理论,有些则像是某种超越三维空间的几何语言。
某夜,值班研究员梦见自己站在海底,面对无数双睁开的眼睛。它们不属于生物,而是珊瑚、岩石、海水本身。一个声音对他说:
>“你们以为进化是向上攀爬?不,它是向内折叠。越深,越接近源头。”
醒来后,他在笔记本上画下一幅草图:一个无限嵌套的六边形结构,每一层都包含完整的宇宙模型,而最中心的那一格,写着两个字??
**千夏**。
与此同时,火星穹顶下的誓约碑再次震动。这次,新铭文并未浮现于石面,而是直接投射在所有接入忆莲网络者的脑海中:
>“门已闭,路已启。
>行者无需指引,因每一步皆为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