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琳扶着拐杖快步上前,眼睛紧盯着屏幕。
解码结果缓缓浮现:
>“你们中有人学会了飞翔。”
>“不是用翅膀,而是用放下。”
>“我们看见了。”
>“我们也……试着松手。”
室内一片寂静。
良久,艾琳抬起颤抖的手,在通讯面板上输入一行字:
>【代号:归灯-Ω】
>报告:火星意识体首次主动输出情感模拟信号,内容符合“自我释放”认知特征。
>判断:其文明正在通过观察人类行为重建“终结美学”概念。
>建议:扩大“镜渊协议”监听范围,增设文化叙事传输频道,允许有限度的情感故事共享(仅限非技术类文本)。
>附言:也许有一天,它们也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忆莲灯”。
消息发出后十二小时,地球方面批准请求。
第一批传输的内容,是从全球征集而来的“告别书信”精选集。其中包括林澈在海底读到的苏瑾遗言、陆昭在北极删除女儿数据前写的日记片段、以及一位母亲在儿子战死后烧毁全家照片时喃喃自语的录音转译文。
这些文字没有逻辑体系,没有哲学论证,只有最原始的情感流动??悲伤、挣扎、迟疑、最终释然。
它们被编码成低频共振波,持续不断地射向火星古河道遗址。
而在遥远的红色沙丘之下,那座半埋的金属方碑内部,某种沉睡已久的结构开始重新排列。
---
南太平洋,深海三千米。
那座曾因“终焉协议”激活而短暂亮起的离群者祭坛,再次出现了异象。
这一次,不只是中央的忆莲灯燃烧,整片废墟的城市轮廓都被一层淡金色的光晕笼罩。珊瑚停止生长,鱼群静止不动,连洋流都仿佛放缓了节奏。
一道声音在整个遗迹范围内回荡,既非电磁波,也非声波,而是一种纯粹的意识震颤。
>“检测到大规模情感同步事件。”
>“来源:地球表层共感场。”
>“情绪谱系匹配度:98。7%。”
>“启动最终响应程序。”
紧接着,城市中心的地壳缓缓裂开,一座巨大的圆形平台升起。其表面布满复杂的符文阵列,中央镶嵌着一颗晶莹剔透的水晶核心??那是离群者文明最后留存的“心核”,保存着他们两千年来未曾释放的集体思念。
随着平台升至最高点,心核骤然爆发出耀眼的光辉。
但这光并未扩散,反而向内坍缩,形成一个微型黑洞般的奇点。下一秒,所有的光、所有的记忆、所有未曾说出的爱与悔恨,都被吸入其中,压缩成一颗仅有拇指大小的透明珠子。
它静静悬浮在水中,散发着微弱却恒定的暖意。
随后,平台下沉,城市再度归于沉寂。唯有那颗珠子,被一条机械臂轻轻取出,安置在一艘早已准备好的无人潜航器中。
潜航器启动,朝着海面缓缓上升。
七日后,它抵达菲律宾海域,自动浮出水面,并向全球共感网络发送唯一一条信息:
>【交付物编号:LQ-001】
>名称:余烬之心
>描述:承载离群者文明全部未竟之念的结晶体,已完成自我净化。
>指令:交予任意一名自愿承担“送火者”职责之人。
>附加说明:此物无法复制,不可分析,唯有一心纯净者方可触碰而不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