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念安做出了决定。
她在新树下举行了一场仪式,邀请全球所有人参与??无论是否信仰、无论身处何地,只需在同一时刻闭上眼睛,想着一个他们爱过或伤害过的人,然后轻声说一句:“我在。”
那一刻,地球自转似乎慢了下来。
从喜马拉雅山顶到马里亚纳海沟,从纽约时代广场到非洲草原村落,千万人同时低语。卫星图像显示,大气层边缘出现了一圈极光般的光环,颜色不断变幻,最终定格为温暖的琥珀色。
与此同时,北极的秘密基地突然断电。监控显示,所有“情感剥离舱”自动开启,里面的人一个个走出,满脸泪水,却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有人跪地祈祷,有人拨通多年未联系亲人的电话,有人说出了人生第一句“对不起”。
“他们听见了。”小禾看着报告,哽咽道。
“不是我们赢了。”阿野摇头,“是我们终于让他们明白??孤独才是真正的牢笼。”
春天来临之际,第一所“共感学院”正式开学。念安担任名誉校长,课程包括“悲伤的语言学”、“愤怒的美学”、“沉默中的沟通”以及“如何成为一个温柔的大人”。学生们来自五湖四海,有曾是特工的心理创伤者,有因共情过度而崩溃的年轻人,也有单纯想学会爱的老人。
毕业典礼那天,每位学生都种下一粒种子??来自新树掉落的果实。它们不会立刻发芽,唯有当种植者经历一次真诚的共情体验后,才会破土而出。
多年后,这些树遍布世界各地,被称为“悯木”。它们不开花,不结果,但在雷雨之夜,树干会发出柔和的蓝光,照亮周围十米内的行人。当地人传说,那是树在替迷路的人呼唤家的名字。
念安渐渐老去,白发如雪,步履蹒跚。但她依旧每天来到海边,坐在两棵树之间的石头上,听风诉说人间的故事。有时她会哼一首童谣,那是母亲曾在梦中教给她的旋律。
一个傍晚,一个小女孩跑来找她,手里捧着一片发光的叶子。
“奶奶,这棵树让我交给您。”小女孩指着不远处一株新生的悯木,“它说,您欠它一句话。”
念安接过叶子,微微一笑,将它贴在胸口。
片刻后,叶子化作光点消散,空中浮现出一行字:
>“谢谢你记得我。”
她仰望星空,泪之星依旧闪耀。
“我也记得你们每一个人。”她轻声说,“哪怕你们忘了自己曾为谁流过泪。”
夜风拂过森林,千万片叶子齐齐震动,奏响无声的合唱。
而在宇宙深处,一颗遥远的行星上,探测器捕捉到一段异常信号??频率与地球共感网络完全一致。科学家们震惊地发现,那段信号竟是一首歌,旋律正是念安常哼的那首童谣。
翻译结果显示,副歌部分写着:
>“睡吧,睡吧,远方的孩子,
>即使相隔亿万光年,
>我也听见你的哭泣。
>别怕黑啊,
>我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