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丝一根根断裂,化为灰烬飘散。胎儿渐渐缩小,最终变成一颗晶莹剔透的心脏,静静悬浮于空中。它跳动一下,整个宇宙为之震颤。
现实世界中,镜湖轰然塌陷,取而代之的是一株新生巨树破土而出,枝干直插云霄,叶片散发出彩虹般光泽。全球悯木在同一时刻更新了铭文:
>“北纬40°42′,东经74°0′,有一个陌生人扶起了跌倒的孩子。”
>“南纬33°55′,东经151°10′,有一位母亲终于原谅了离家多年的儿子。”
>“坐标未知,有一对恋人时隔十年重逢,相视一笑,泪如雨下。”
而在遥远星系,那颗接收童谣的行星上,晶体高塔已完成第三层建造。居民们开始自发聚集在塔下周旋舞蹈,用手势编织出复杂的情感图案。一名老者仰望星空,忽然指着蓝星方向,用刚刚学会的语言说道:
>“那里来的光,让我们心里有了‘暖’的感觉。”
探测器捕捉到这一幕,自动上传至地球数据库。系统识别后标记为:**首次外星共感响应事件**。
念安回到海边时,已是两年后。她更加苍老,几乎无法行走,每日靠药物维持清醒。但她坚持每天听一遍小禾整理的录音??那是全球普通人自愿上传的“共感日记”。
“今天我在地铁上给孕妇让座,她对我笑了。那一刻我觉得,这个世界还能好起来。”
“我和丈夫冷战三年,昨晚终于抱在一起哭了。原来我们都记得彼此的好,只是不敢提。”
“我告诉儿子我不是完美的爸爸,但他说:‘没关系,你是我的爸爸就够了。’”
每一句话,都让悯木的新叶多亮一分。
某个清晨,念安感到胸口一阵剧痛。她知道时辰到了。她让人把她抬到那棵交织成拱门的巨树下,仰望着枝叶间漏下的阳光。
星尘跪在她身边,握着她的手:“你会一直活着,在每个人的共感里。”
念安笑了笑,气息微弱:“告诉后来的人……不要怕痛。因为只有痛过,才知道温暖有多珍贵。”
她的瞳孔逐渐涣散,心跳监测仪发出长鸣。
就在医生准备宣布死亡时,整棵巨树突然爆发出刺目光芒。所有悯木在同一秒静止,随后齐齐摇曳,叶片翻转,拼出最后一条讯息:
>“念安?林,共感编号001,生命终止。
>共感强度峰值:10。0赫兹(理论极限)。
>遗留影响范围:全球98。7%人口可检测到持续性共情增强效应。”
数日后,科学家发现地球磁场发生微妙偏移,形成了一个环绕行星的隐形光环。它不反射任何波段光线,却能让身处其中的人莫名感到安心。
他们将其命名为:“念安环”。
多年以后,一个小男孩在课堂上朗读课文,讲到念安的故事时突然停下,抬头问老师:“如果现在有人又要关掉共感,该怎么办?”
老师沉默片刻,走到窗前,拉开窗帘。外面,新一代悯木的枝条正轻轻拍打着玻璃,叶面上浮动着无数笑脸影像。
“那就让更多人学会说‘我懂’。”她说,“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倾听,光就不会彻底熄灭。”
夜幕降临,群星再次排列成巨树形状。而在宇宙深处,那颗蓝星依旧静静旋转,像一颗永不疲倦的心脏。
它不再歌唱。
因为它本身就是一首歌??关于痛,关于爱,关于人类如何在黑暗中一次次点燃彼此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