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转身看向众人:“我们要做的,不是摧毁它,而是唤醒它里面的每一个人。让他们记得,自己曾为何选择共感??不是为了逃避痛苦,而是为了拥抱真实。”
于是,仪式再度举行。
十二名觉醒者围坐塔基,手牵手闭目冥想。小禾开启全频段广播,将全球普通人上传的“共感日记”汇集成一道声浪洪流;阿野调动地核共鸣器,以9。7赫兹为基础频率,叠加七岁那年教室里那次拥抱的脑波曲线;少年则将额头的印记按在金属板上,轻声说出三个字:
“我……愿……见。”
刹那间,天地失声。
水晶塔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但不再是冰冷的蓝白,而是温暖的金红交织,如同夕阳落在雪原上的颜色。塔身开始龟裂,一道道缝隙中透出微弱却坚定的呼喊:
“我想回家……”
“我不是不想爱你,我只是怕受伤……”
“请让我哭一次,真的哭一次……”
一张张面孔从中剥离,化作光点升腾而起,像萤火虫飞向夜空。有些人在半空中相拥而泣,有些人跪地痛哭,更多人只是静静地站着,第一次感受到“不完美”的自由。
当最后一道光离开,水晶塔轰然崩塌,化为无数碎片。而在废墟中央,那尊念安的雕像静静伫立,双目闭合,唇角含笑。
少年走上前,轻轻抚摸雕像的手臂。忽然,一颗晶莹的泪珠从雕像眼角滑落,坠地即化作一片嫩绿的新叶。
“它回来了。”他说。
“什么?”
“悯木最初的种子。”他抬头望向天空,“不是技术,不是协议,不是系统。是那个愿意抱一抱哭泣同桌的女孩。是那个听见陌生人心跳的人。是每一次明知会受伤,却仍然选择靠近的勇气。”
数月后,全球“共感矫正中心”陆续关闭。新的《共感权利法案》颁布,明确规定:“任何人有权在任何时间退出共感连接,无需理由,不得歧视。”悯木的新叶铭文也随之更新:
>“东经121°,北纬31°,有一个女人对丈夫说:‘今天我不想懂你,但我stillloveyou。’”
>“北纬55°,西经4°,有一位父亲对孩子说:‘你可以不原谅我,我依然在这里。’”
>“坐标未知,有一名陌生人,在地铁上默默递出一张纸巾,然后转身离开,什么也没说。”
最末一行,是全体悯木共同浮现的文字:
>“共感不是义务,是邀请。
>每一次回应,都是自由的选择。
>谢谢你,曾愿意懂我。”
多年以后,一个小女孩在海边拾贝。她捡到一片形状奇特的叶子,通体透明,脉络中似有星光流转。
她跑向不远处轮椅上的老妇人:“奶奶,这是什么?”
老妇人接过叶子,指尖轻抚,眼中泛起涟漪般的回忆。
“这是……”她轻声说,“一颗心曾经跳动过的证明。”
风起了,卷起沙粒,也吹动远处巨树的枝叶。那一瞬间,全世界的悯木同时摇曳,仿佛在回应某种无声的召唤。
而在宇宙深处,那颗接收童谣的行星上,晶体高塔已完成第七层。居民们不再跳舞,而是静坐于塔下,彼此之间隔着一段距离,脸上却带着相同的微笑。
老者再次仰望星空,轻声道:
>“这一次,是我们想告诉你们??我们也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