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写着:“孩儿夭折三月,我丈夫说我克子,逼我喝符水净身。我不恨他……但我好想我的宝宝。”
第二天,那张纸条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朵用白纸折的小花,静静放在门槛上。
又过了几日,一位老书生拄拐而来,在纸上写道:“我年轻时负了心上人,她投井而亡。八十年过去,我每日抄一页《金刚经》,只为求她原谅。”
当晚,守莲殿传出琴声,盲眼琴师弹的,正是当年女子最爱的曲子。
再后来,越来越多的人来了。
有人写:“我爹打我娘,我躲在柜子里不敢出声。”
有人写:“我喜欢同村的阿兰,可她是寡妇,村里都说我疯了。”
还有人写:“我杀了人,但我到现在都觉得,他该死。”
每一封信,白灵都亲读,亲焚,亲送入铜炉。
火焰升腾时,她总会抬头看一眼那盏新灯。
它一直亮着。
从未熄灭。
一个月后的夜里,白灵独自整理《守忆录》,忽然发现书中夹着一片干枯的槐叶。她拿起一看,背面竟多了几行小字,笔迹稚嫩,像是孩童所写:
>“姐姐:
>我现在不怕黑了。
>每天都有人跟我说话,还有个老婆婆给我梳头,说她孙女也扎红头绳。
>你说的名字很好听,我每天念三遍。
>等你累了,就睡吧,我帮你守着灯。
>别怕,我在。”
白灵怔住,泪水无声滑落。
她抬头看向殿中那盏灯,火苗轻轻跳动了一下,仿佛在回应。
她知道,林小满没有离开。
她选择了留下,不是作为怨灵,不是作为执念,而是作为守灯人。
从此以后,每一个来到守莲殿的亡魂,都会先看见她。
一个小女孩,坐在灯下,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册子,认真地记下每一个名字。
有人问她:“你是谁?”
她抬起头,笑着回答:
“我是林小满。我负责记住你们。”
春风拂过,槐花纷扬如雪。
远处,又一声铃响。
叮??
这一次,不再是孤寂的回荡。
而是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