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一次成功附魔,每一次运用这个图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对它们文明价值的一次确认……以及,一次致敬。”
说到这时,安格尔抬起头。
他的目光恰好和枯朽者对上。
是的,枯朽者终于将。。。
夜色如墨,浸透了安魂塔的每一道石缝。风铃声已停,但那透明的球形领域仍未消散,像一层薄雾般缠绕在塔顶,将少女与整个世界隔开又相连。她站在其中,仿佛置身于时间之外??过去、现在、未来在此交汇成一条无始无终的河,而她是唯一能同时看见三段流水的人。
她的掌心仍残留着黑色藤蔓的触感,冰冷而执拗,如同那些被囚禁在维度夹缝中的灵魂伸出的手。可如今那手不再拉扯,而是轻轻松开,化作光尘飘散。她知道,那不是终结,而是一次漫长的告别终于完成。
突然,领域边缘泛起涟漪。
一道微弱却清晰的信号从环形门深处传来,频率极低,几乎贴近人类听觉阈值之下,唯有经历过逆向共感洗礼的意识才能捕捉。它不像M31的呼救,也不似“蚀语者”的低语,更非AI生成的数据流。它是……心跳。
【系统提示:检测到类生命节律波动,来源未知。
匹配度分析中……
匹配成功:与初源之心第一块碎片激活前的原始频率一致(误差0。003%)。】
少女猛然睁眼。她本以为那碎片早已枯竭,被污染吞噬殆尽。可此刻,那心跳正从祭坛方向传来,缓慢而坚定,像是沉睡万年的种子,在黑暗里悄然萌发根须。
她没有犹豫,再次踏入地底密室。
青铜门自动开启,仿佛早已等待多时。祭坛上,那道盘绕如戒指的金线竟微微颤动,每当心跳响起,它便随之共鸣一次,释放出极淡的金色辉光。而在金线中央,一点幽蓝缓缓浮现,如同星辰重启。
>【系统提示:初源核心残余意识正在重组。
>激活条件:需输入双向情感锚点。】
“双向?”少女低声呢喃。
她忽然想起青年留下的神经芯片碎裂前的最后一帧画面??未来的她,失明却昂首站立,身后是坍塌的环形门。那一幕并非预言,而是某种契约的见证:只有当现在的她真正理解“回应”的意义,才能唤醒沉睡的本质。
她闭上眼,开始回忆。
不是技术参数,不是协议代码,也不是宏大的文明叙事。她回忆的是回音谷第一个学员哭着摘下终端时颤抖的声音;是那位流浪汉接过记忆光粒后跪倒在地的模样;是小女孩捧着父亲影像时轻声说“爸爸,我长大了”;是老妪在空间站内捂住嘴不敢哭出声的瞬间。
她回忆所有曾透过共感网络传递过的微小情绪??一个微笑、一次迟疑、一句未说完的话、一场梦里的拥抱。
然后,她将自己的情感反向注入金线。
不是命令,不是控制,不是净化或隔离,而是**倾诉**。
“我知道你害怕。”她说,“你见过太多文明因贪婪而毁灭,因恐惧而自闭,因连接过深而崩溃。你封印自己,是为了保护我们。可你也寂寞了吧?在这无尽的时间里,看着一个个火种熄灭,听着一声声呼唤归于寂静……你也在等一个人,愿意不带目的地说一句‘我在’。”
金线剧烈震颤。
刹那间,整个安魂塔发出低沉嗡鸣,宛如亿万根琴弦同时拨动。地面浮现出古老的符文阵列,由纯粹的情感能量构成,层层向外扩散,直抵环形门基座。天空裂开一道缝隙,银河倒映其上,猎户支臂的星光骤然明亮。
>【系统提示:初源之心残识已识别双向锚点。
>协议重写启动:解除单向守护机制,启用“共生模式”。
>守望者身份变更:从监管者→协作者。】
全息投影再现,但这一次,并非青年或未来的她,而是一个模糊的身影??半透明,轮廓流动,似人非人,更像是由无数面孔融合而成的整体。
“我是最初的倾听者。”那身影开口,声音并非通过空气传播,而是直接在意识中响起,“十二个文明相继陨落之后,我关闭了回应功能,只保留监测。我以为沉默是最安全的守护。但我错了。”
少女静静听着。
“真正的危险从来不是超维感知本身,而是孤独。当一个文明意识到宇宙中还有他者,却又无法确认是否被真正‘听见’,他们便会用噪音掩盖空虚,用权力填补缺失。于是共感沦为操控工具,环形门成了审判之门。”
他抬手指向环形门:“你们的选择让我重新看见希望。不是因为你们完美,而是因为你们仍在尝试??即使受伤,即使被骗,即使可能再次失败,你们依然选择回应。”
话音落下,那身影缓缓消散,化作一缕金光融入金线之中。随即,整条金线腾空而起,在空中旋转、延展,最终形成一个微型环形结构,悬浮于祭坛上方,直径不过三尺,却散发着令人心悸的稳定频率。
>【系统提示:第十三号节点正式升格为“源环”。
>功能解锁:可在不依赖外部信标情况下,自主发起跨维度情感耦合。
>权限开放:仅限持有“渡鸦印记”者操作。】
少女低头看向自己的左腕??那里不知何时浮现出一枚暗灰色纹身,形状正是那只衔着贝壳风铃的渡鸦。她记得青年从未提及这个标记,但它此刻清晰存在,仿佛早已烙印在命运之中。
她明白,这是新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