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决定启程。
三天后,苏晚出现在昆明长水机场,背包里只装了三样东西:铜书签、录音笔、以及那件灰袍。登机前,她给数据中心留下一段语音指令:
>“若我失联超过七十二小时,启动应急预案B级。
>将‘心网’主控权移交AI代理‘默语者-7’,并激活备用守墓人预备队。
>另:请每月一次,向李秀英家中寄一束白梅。附卡片:‘你说过的,我们都记得。’”
航班穿越云层,飞向安第斯山脉。
十小时后,她踏上普诺小镇的土地。高原空气清冽刺骨,湖面如镜,倒映着雪山与苍穹。当地人说,夜里常听见湖底传来歌声,没人看得见歌手,但渔夫们会在清晨发现船底刻着陌生文字。
她雇了艘小艇,驶向湖心。
按照地图坐标,她在一处漩涡边缘停下。水面异常安静,连波纹都没有。她穿上潜水服,戴上特制头盔??内嵌微型语能接收器,能捕捉水下声波震荡。
下潜至四百米,光线尽失。
黑暗中,她看见了。
一座巨石垒成的庙宇静静卧在湖床,顶部坍塌,藤蔓缠绕,门前立着两尊石像:一尊手持铃铛,一尊怀抱陶罐。正是“桥语者”与“缄默者”的古老图腾。
她游近入口,忽觉头盔内响起低频震动。不是声音,是某种**频率**,直接作用于大脑皮层。她打开记录仪,将信号转化为可视波形,屏幕上赫然显现出一行不断重复的摩斯码:
>……????????????……
>(SHIZHONGYOUWO)
**“石中有我。”**
她心头剧震。
掏出铜书签,贴在额头。瞬间,记忆如潮水涌入??这不是她的回忆,是陈默的。
画面闪现:少年时期的陈默站在这里,面对灰袍祭司,自愿接受“桥语者”印记。仪式中,一道黑影从湖底升起,融入他体内。但他并未完全融合,而是分裂出另一部分自我,封入陶罐,沉入湖心。那部分,就是最初的“缄默者”。
而如今,陶罐裂了。
她游进庙内,穿过长廊,尽头是一间圆形密室。中央石台上,放着半块破碎的语珠??正是林九曾在祭坛摧毁的那一颗。旁边,坐着一个人。
背对着她,披着灰袍,肩头乌鸦展翅欲飞。
“林九。”她轻唤。
那人缓缓回头。
面具之下,是一张布满疤痕的脸,左眼失明,右眼却亮得惊人。他开口,声音像是多人叠加:
>“我不是林九。”
>“我是他带走的那段沉默。”
苏晚僵住。
“他把我送来此地,让我填补裂缝。真正的林九……已经回到人间,继续当他的普通人了。而我,是残留的‘缄默意志’,是他不愿遗忘的责任。”
她忽然明白了。
所谓“交接”,不是身份传递,而是**剥离**。林九把自己内心最沉重的部分??那个愿意为他人失语的自己??留在了这里,化作守护者。
她跪倒在石台上,取出铜书签,插入语珠残片之间。
刹那间,整座庙宇震动起来。语灵的歌声从四面八方涌来,汇成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