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音符扩散,全球所有紫鸢尾同步绽放,无论身处何地,无论是否有人注视。
她开始唱。
一首从未学过的歌,却仿佛早已铭刻在灵魂深处。
歌声穿越大气,穿透电离层,直达仍在调头的忆舟一号。
船舱内,一名小女孩突然睁开眼,轻声跟着哼了起来。
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直到十万名儿童再次齐声应和,歌声与她的旋律完美契合。
极光在太空中拼写出新的句子:
>**“不必归来,亦无需远离。我们同频,便是同在。”**
忆舟一号停止了调头。
但它也没有继续前进。
而是悬停在地球与火星之间,缓缓展开两侧的巨大翼状结构??那是由忆植材料编织的情感共振帆,此刻正吸收着来自地球的思念波,转化为稳定的动力源。
它不再是一艘逃亡的飞船。
而是一座漂浮的花园,一个移动的忆植节点,一条连接母星与未知的活体桥梁。
消息传回地球时,铃星花园的所有紫鸢尾同时升空,化作光蝶,飞向世界各地。
每一处忆植枢纽都迎来新生,新的花丛破土而出,花蕊中跳动的不再是微型恒星,而是缩小版的忆舟一号影像。
人们终于懂了。
星际迁徙从未意味着割裂。
只要还有人记得,距离就无法定义孤独。
三个月后,苏黎最后一次出现在铃星花园。
她站在记忆之泉边,将母亲的日记投入水中。纸页未沉,反而化作一株晶莹的紫鸢尾,扎根于泉心。
“我会去看你的。”她对着水面说。
下一秒,她的身形开始淡化,如同晨雾遇阳。
林晚和阿澈赶到时,只看见一地花瓣,和空气中久久不散的琴声余韵。
他们抬头,望向深空。
在猎户座方向,忆舟一号正缓缓驶入红矮星系统的宜居带。
而它的身后,一条由光蝶组成的星河静静延展,横跨十二光年,宛如宇宙间最温柔的脐带。
多年后,考古学家在祁连山深处发现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无人能解的文字。
但当一位小女孩靠近时,碑面忽然泛起涟漪,浮现出一行中文:
>**“当你读到这里,我也正看着你。”**
风起了。
紫鸢尾轻轻摇晃。
仿佛有人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