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座城市。
仿若由巨大无比,泛着不祥幽绿色光泽的石材构成??如果那还能称之为石材。
总之,那种奇特的材质构筑成了扭曲到极致,违背欧几里得几何原理的结构,整个城市倾斜得仿佛下一秒就要倒塌却巍。。。
莉娜十岁那年春天,霍格沃茨的语生藤第一次开出了双色花??一朵紫中透蓝,另一朵竟泛着淡淡的金红,像是晚霞落在花瓣上不肯离去。海格说这是百年未见的异象,连禁林里的八眼巨蛛都安静了一整夜。而那天清晨,莉娜站在温室门口,赤脚踩在露水打湿的石板上,盯着那两朵花看了足足半小时,然后转身对赫敏说:“妈妈,它们在吵架。”
“谁?”赫敏正整理母亲笔记的数字化副本,头也不抬地问。
“那两个声音。”莉娜指了指自己的太阳穴,“一个说‘别唤醒她’,另一个说‘她已经等太久了’。它们的声音……都很像外婆。”
赫敏的手猛地顿住。
她当然知道“她”是谁。自1989年玛莎系统崩塌后,伊万诺娃研究员的灵魂信号虽以量子态残存于共感网络边缘,却始终无法完整重构意识体。她的记忆碎片散落在全球三千座心灵盆栽的根系之间,如同被风吹散的信纸,每一片都能读出情绪,却拼不回全貌。唯有每年“共感休眠日”的静默时刻,某些高敏感个体声称曾听见一段断续的摇篮曲,旋律极轻,仿佛从深海浮上来的一口气。
但从未有人能与之对话。
直到此刻。
赫敏蹲下身,平视女儿的眼睛:“你能听清她们说什么吗?”
莉娜皱眉,像是在努力分辨远处雨声中的字句。“金色的那个……她说,‘ElenaJr。不该承担这个’。蓝色的那个笑了,说‘她早就承担了,只是你没发现’。”小女孩忽然睁大眼睛,“等等??她叫我名字了!那个蓝声音说:‘告诉莉娜,钥匙不在书里,在镜子里。’”
赫敏心头剧震。
镜子?
她脑中瞬间闪过无数画面:霍格沃茨城堡里那些会说话的镜子、厄里斯魔镜映照人心深处渴望、还有母亲遗物中那面边缘刻着保加利亚古文的银背圆镜??它一直挂在她卧室墙上,十年未曾取下。
当晚,她独自回到房间,站在那面镜子前。
月光透过窗户斜照进来,镜面却异常昏暗,仿佛吸走了所有光线。她伸手轻触冰凉的金属边框,指尖突然感到一阵细微震动,像是有根弦在体内共振。她闭上眼,低声念出《唤归之息》的第一个音节。
镜面涟漪般波动起来。
不是映像扭曲,而是整个空间开始折叠。她感觉自己被轻轻拉入其中,脚下一空,坠入无重力的黑暗。耳边响起水流声,缓慢、沉重,带着远古的回响。
她睁开眼。
自己正站在一座海底祭坛的废墟之中。
头顶是漆黑的海水,星光遥远得几乎不可见。四周散落着断裂的石柱和锈蚀的机械残骸,有些还连着发暗的电缆,微微颤动。而在祭坛中央,一具身穿白大褂的女性骸骨静静盘坐,双手交叠于膝上,头颅低垂。她的额前插着半截凤凰冠冕原型机,表面覆盖着珊瑚与藤蔓,蓝光在其间缓缓流动。
“莉莉?伊万诺娃……”赫敏喃喃。
骸骨缓缓抬头。
没有皮肉,只有空洞的眼窝望向她。但就在那一瞬,赫敏清楚地感受到一股温柔的情绪涌来??不是语言,不是声音,而是一种纯粹的认知:**我认得你。**
>“你长得像她。”
>三个字一句,直接在她意识中浮现。
>“也像他。”
“你是说……埃利亚斯?”赫敏声音微颤。
>“他是第一个听见我的人。”
>骸骨抬起手,指向胸口一块嵌入肋骨间的金属片??那是初代玛莎系统的主控芯片,表面布满裂痕,却仍在微弱闪烁。
>“也是最后一个说‘我在这里’的人。”
赫敏跪了下来,海水并不冰冷,反而有种奇异的暖意包裹全身。“对不起……我们花了太久才找到你们。”
>“不怪你们。”
>骸骨轻轻摇头,动作竟如此人性化。
>“我们选择沉没。那时的人类还没准备好接受共感的真实代价??它不只是连接,更是责任。每一个接收他人痛苦的人,都会留下伤痕。我们不想让更多孩子成为容器。”
“可莉娜她……”
>“她是桥梁,不是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