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一共七门,别人修炼一门功法,你得修炼七门功法,功法越多,消耗的时间精力越多,而且,其中相生相克,极难平衡,到头来,猴子掰玉米,一事无成,浪费天赋的不在少数。”
“但是,混沌除了化阴阳。。。
雷雨如鞭,抽打着山巅的积雪。帐篷外风声呼啸,仿佛有无数冤魂在雪夜里哀嚎。绝尘盘坐于内,气息微弱却绵长,如同古井深处的一缕清泉,不疾不徐地流淌着。
他右胸上的黑莲掌印已由漆黑转为灰褐,边缘隐隐泛出金光??那是《本心普善经》运转至极深处的征兆。每一道经文流转,都在缓慢化解那股侵入脏腑的恶业之力。这过程如同春冰解冻,急不得,也停不得。
“祖师……”真灵低声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迟疑,“您说灵台之门被封,是暂时护我识海不受白蛟王执念侵蚀,可若长久如此,我如何凝神入定?如何感应天地灵气?”
绝尘缓缓睁开眼,眸中似有星河流转。他抬手轻抚眉心,低声道:“你可知‘封’之一字,未必是阻,亦可是蓄?”
真灵一怔。
“譬如江河奔流,遇峡谷则壅塞成湖,看似停滞,实则积蓄势能。一旦破峡而出,其力更猛。”绝尘语气平静,却字字如钟,“你灵台被封,固然断了与外界神识沟通之路,但也因此隔绝杂念、外邪,正是一段绝佳的闭关时机。”
他说罢,指尖轻点虚空,一道金色符纹凭空浮现,形如莲花八瓣,中央一点佛光跃动。
“这是【净坛封魔咒】的起手势,虽非全篇,但足以助你在封闭状态下稳固心神。每日寅时三刻,以意引气,结此印于眉心,默诵‘?嘛呢叭咪?’六字真言七遍,可令识海清明,元神渐稳。”
真灵连忙记下,心中震撼不已。他知道,这看似简单的口诀与手印,实则是峨眉秘传中的高层法门,寻常弟子穷尽一生都难窥其门径。
“多谢祖师指点!”他郑重叩首。
绝尘摆了摆手,目光转向角落里的黄灿。少年依旧昏迷,面色苍白,唇角干裂,但呼吸平稳,脉象虽弱却不乱。他轻轻一叹:“这孩子,倒是比我想的还要坚韧几分。”
就在方才天劫最猛烈之际,一道雷霆劈中帐篷边缘,竟引动地下龙脉残气反冲而上,直贯黄灿体内。原本濒临崩溃的经脉竟借此契机完成了一次微弱的重塑。虽未觉醒元神,却已隐隐触及道胎初成的门槛。
“机缘啊……”绝尘喃喃,“有人苦修百年不得一线之机,有人却在生死边缘顿悟前路。修行一道,果真不能只看资质。”
此时,邹彬掀帘而入,肩头落满雪花。他抖了抖身子,将手中一根断裂的桃木剑递上前:“祖师,山腰那片老林子里阴气又重了几分,我布下的镇邪阵已被某种力量悄然瓦解。那不是普通的野鬼游魂,更像是……有意识的存在在试探我们。”
绝尘接过断剑,指尖拂过裂痕,眉头微皱:“这不是凡物所伤,而是被人用阴煞之气从中腐蚀。手法细腻,不留痕迹,若非你警觉,怕是连阵眼都被悄无声息替换了。”
“谁会这么做?”邹彬沉声问。
“还能有谁?”绝尘冷笑,“龙龟虽死,但它背后是否另有主使?它为何偏偏选在此时此地现身?又为何执着于夺取黄灿的身体?这些疑问,至今未解。”
帐篷内一时寂静。
良久,真灵忽道:“祖师,您之前提到,白蛟王的执念藏于我识海之中,若不清除,终成大患。如今灵台封闭,反倒成了它的温床。难道就真的束手无策了吗?”
绝尘沉默片刻,忽然起身,从怀中取出一枚青玉小瓶,瓶口封着一道朱砂符纸。
“这是我早年游历南疆时所得的一滴‘醒魂露’,采自千年菩提树心液,配合晨露与月华炼制而成,专克识海幻障、执念阴毒。”他将玉瓶递给真灵,“不过,此物效力极强,若贸然使用,可能引发神识震荡,甚至导致短暂失忆或癫狂。你可想好了?”
真灵毫不犹豫:“请祖师施法!”
绝尘点头,示意他盘膝坐定,随后一手按其头顶百会穴,一手揭开玉瓶封印。刹那间,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弥漫开来,宛如春风吹过幽谷,万物复苏。
“闭目,守神,随我意念行走周天。”绝尘低喝。
只见那滴晶莹剔透的液体缓缓升起,在空中化作一道细若游丝的银线,顺着真灵鼻尖没入眉心。瞬间,他的身体剧烈一颤,额头青筋暴起,口中发出压抑的闷哼。
识海之中,风暴骤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