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十二岁女孩在伦敦街头公开演示共感能力,让围观者集体体验了叙利亚难民儿童逃亡十天的经历。视频传播后,英国政府当天宣布增加三倍难民配额。
在中国西部,一名藏族少年通过语生藤与濒死雪豹建立链接,引导护林员救下整个族群。当地牧民称他为“雪山之心”。
最震撼的一幕发生在华盛顿特区。白宫门前,数千名普通人手牵手围成圆圈,中央生长着一株人工培育的语生藤。当它绽放时,所有人同步看到了美国总统童年遭受家暴的记忆。没有人嘲笑,没有人质疑,只有沉默的泪水和深深的拥抱。
一周后,美国国会全票通过《情感透明法案》,规定所有公职人员必须定期公开一段个人创伤经历,作为任职前提。
与此同时,白鸦会残余势力发动最后一次反击。
他们在撒哈拉神庙引爆了一枚“反共感炸弹”,试图切断非洲大陆的语生藤节点。爆炸瞬间摧毁了方圆五十公里内的所有植物,并释放出高频噪音,导致上千名高共感者精神崩溃。
德拉科第一时间赶到。
他站在废墟中央,双手插入焦土,低声呼唤。
整整三天三夜,他不曾进食,不曾合眼。直到第四日凌晨,第一缕阳光洒落,沙地中钻出一点绿芽。
那是一朵小小的语生藤花,花瓣呈血红色。
它吸收了爆炸残留的能量,将其转化为一段跨越时空的共感影像:画面中,一名白鸦会科学家抱着垂死的女儿,哭喊着请求语生藤救她。可当他终于获得技术时,却选择将其武器化,只因无法原谅“世界为何夺走她”。
“原来你也痛过。”德拉科轻声说。
影像传遍全球。
三天后,最后一批白鸦会成员投降。他们交出了所有研究资料,并自愿接受共感净化疗程。
和平,并非没有代价。
回响学院为此失去了三位导师,十七名学生重伤。禁林的语生藤主根也受创严重,一度停止发光。
但在葬礼那天,奇迹发生了。
所有牺牲者的家属将眼泪滴在语生藤叶片上。七百二十三滴泪珠汇聚成河,顺着根系流入大地。当晚,整片禁林开出前所未有的花朵??每一朵都像一张人脸,安静微笑,然后缓缓闭合,化作光尘升空,融入极光。
人们说,那是逝者最后的告别。
也是新生的序曲。
五年后。
霍格沃茨迎来了第一位“情感共生班”。学生们不再学习如何控制情绪,而是练习如何安全地承接他人之痛。课程包括“梦境共享”、“创伤转译绘画”、“共感冥想”以及“跨物种对话基础”。
德拉科依旧担任首席导师,但他不再住在城堡。他在禁林深处建了一座木屋,屋顶铺满语生藤,夜晚会随居住者心情变换颜色。
某个秋日午后,一个小男孩跑来找他。
“先生,我昨晚梦见全世界的人都在哭,但我听不见他们在说什么。我该怎么办?”
德拉科蹲下身,看着孩子湿润的眼睛。
“你不需要听懂每一个字。”他说,“重要的是,你愿意为他们的哭泣停下脚步。”
他牵起孩子的手,走向屋后那片新生草原。
风起,麦浪翻滚,铃铛轻响。
远处,一群孩子正围着一株幼小的语生藤唱歌。歌词很简单,却让德拉科红了眼眶:
>“从前有个男孩,在雪地里走了很久很久……
>后来,他遇见了另一个男孩,两人一起,把路走成了光。”
他知道,这个故事永远不会结束。
因为它早已不属于某一个人。
它是千万人心跳的合奏,是亿万人泪水的河流,是这个世界,在无数次毁灭边缘回头望见的??那一束不肯熄灭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