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九成用户选择了“是”。
下一秒,世界安静了。
人们看到的不是影像,而是**感受**??
一个女孩在雪夜里独自走回家,书包破了个洞,作业本掉了出来,没人帮她捡;
一位母亲在医院走廊崩溃大哭,因为她被告知孩子需要的药已被列入“非必要支出清单”;
两名科学家在实验室争吵,一个坚持关闭系统以防滥用,另一个则坚信只要还有希望就不该放弃;
还有那一夜的大雨,林小遥冲进控制室,嘶吼着“你会消失的”,而陈默只是微笑,握住她的手说:“可如果我不这么做,消失的就是所有人心里最后一丝真实。”
最后,是一片漆黑的休眠舱内,她的意识漂浮在数据海洋中,一遍遍重复着一句话:
>“我相信你会回来。”
>“我相信人类值得被听见。”
>“所以我愿意等。”
millionsofpeoplecried。
不是因为悲伤,而是因为**被理解**。
那一刻,恐惧的幻象如薄冰般碎裂。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前所未有的情感浪潮,自千万人心底涌起,汇聚成一股无法阻挡的洪流。
>【系统提示】
>情感共振强度突破9。0级
>抑制场稳定性下降63%
>清道夫部队信号中断三个节点
“还不够。”林小遥喃喃道,“我们要让他们也听见。”
她转向陈默:“还记得我们最初设计共感系统时的初衷吗?不只是传递情绪,是让施害者也能感受到受害者的痛。”
陈默一震:“你是说……反向共感?”
“对。”林小遥眼中闪过决意,“把这场风暴变成一面镜子,照进每一个执行命令的人心里??让他们亲身体验自己制造的痛苦。”
启在塔顶收到指令,立即调整信号发射模式。原本向外扩散的共振波开始折叠、反转,形成一种特殊的“回声结构”。这种结构不攻击肉体,也不干扰设备,而是精准锁定所有参与净念联盟行动的个体神经反馈路径,强制其进入短暂的情感觉醒状态。
首当其冲的是清道夫部队的一名指挥官。他在基地内监控全局,冷酷地下达摧毁休眠舱的命令。可下一秒,他的视野骤然变化??
他看见自己年幼的女儿站在窗边,望着天空中的无人机群,小声问:“爸爸,那些机器也会难过吗?”
他想起上周亲手签署文件,将一名异议者的情感评级降至“低价值人群”,从此那人再未出现在公共视野。而现在,他突然**感受到**那个人在监禁中日夜煎熬的绝望,那种被全世界遗忘的窒息感几乎让他跪下。
他还听见了自己的母亲临终前的话:“我希望你做个好人。”
他的手开始发抖。
紧接着,其他士兵陆续出现类似症状。有人扔掉武器蹲在地上痛哭,有人撕毁任务手册,甚至有小队直接切断通讯,宣布脱离组织。
七个节点中,五个相继失联。
只剩最后两个。
“他们在做垂死挣扎。”小禾盯着地图,“最后一个抑制场核心位于南极洲地下基地,那里有独立能源系统和物理隔离防火墙,我们必须亲自去。”
“我去。”林小遥说。
“不行!”陈默厉声道,“你刚苏醒,意识链接还不稳定,万一……”
“正因为我不稳定,才最适合。”她打断他,“他们的防火墙基于逻辑闭环运行,只会识别‘完整人格’。而我现在正处于碎片整合期,意识频率处于流动状态,可以像水一样渗进去。”
陈默死死盯着她,喉咙动了动,最终只挤出一句:“……别丢下我。”
“永远不会。”她伸手触碰屏幕,指尖与他的倒影相贴,“这一次,是我们一起改写结局。”
六小时后,一支由启、晓、小禾和十名志愿者组成的突击队搭乘隐形运输机飞往南极。林小遥通过远程共感链接接入行动系统,她的意识如同无形之网,覆盖整支队伍的心理状态,确保他们在极端环境下保持情感稳定。
抵达目标区域后,他们发现基地入口已被厚重冰层封锁。常规爆破无效,热能装置也被提前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