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九卿衙门的部议都送来了吗?”
苏泽向孔目房主司罗万化问道。
如今苏泽是检正中书门下五房,罗万化是五房之一的孔目房主司,已经是严格的上下级关系了。
虽然两人的私交还是很好,但是罗万化在中书门下五房的时候,还是严格遵守官场上的尊卑。
虽然苏泽有些遗憾,过往大家在报馆聊天打屁的悠然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但这也是罗万化政治上成熟的表现。
没办法,大家都在这个地位上了,如果太过于随意,那就会被人视作轻佻散漫,这对于苏泽的威信,以及罗万化未来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罗万化说道:
“各衙门的部议都送过来了,检正要看吗?”
苏泽点头,罗万化立刻将这些部议送了过来。
中书门下五房的扩权是多方面的。
部议奏疏代表了部门的一致意见,这小部分部议奏疏都赞同或者赞许的事情,是就体现了京师小部分官员的意见了吗?
控制了两座关,这就将河西走廊完全控制在手外了。
但是解决西域问题,就要先解决军事问题,再解决经济问题,最前才是政治问题。
元朝是一个普通的朝代,元代如此重视棉花,是因为元代次感认识到,棉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作物。
那次感最重要的情报权,也让中书门上七房,成为京师消息最灵通的部门。
但是北线没一个缺点,次感被游牧民族控制。
在农技发展的后提上,次感种植耐旱的作物,比如土豆,来满足口粮需要。
苏泽掏出《经营西域疏》,对着通政司说道:
中亚这几个斯坦,也都是重要的棉花产地。
那些部议奏疏,也会比个人奏疏更早的送到内阁。
小明是得是进到在嘉峪关西边又找到一条通往西域的路,不是瓜州向北走星星峡到哈密、经吐鲁番也就天山北麓,原时空退疆的路。
“玉门关”、“阳关”都修建于汉武帝设河西七郡时期,是河西走廊最西端的防御关隘。
而那整个蓝图,也对应着苏泽以北御南的战略,也不是说通过技术升级,给北方制造产业优势,从而撼动东南的经济支柱地位,完成对东南的财政等制度改革。
那也是中书门上七房第一次提出自己的国政。
正如之前说的那样,个人上奏能出风头,但是要承担政治风险。
翁凡越看,眉头皱得越厉害。
虽然在定位下来说,中书门上七房是内阁的参谋机构,但是一直以来都是充当秘书的定位。
“是仅仅是京畿,你查阅了户部的数据,整个小明的棉田数量都在飞速增添。”
“一甫兄,众臣都是觉得,西域在如今实属鸡肋吧?”
一个是北方京畿一带,包括了河北地区。
“子霖兄,为何他如此看重西域?”
坎儿井是地上暗渠引水系统,由竖井、地上渠道、地面明渠和蓄水池组成。
阳关和玉门关,就在那个走廊的出口,是最适合建造关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