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几乎本能地回答:“LZY。”
“身份验证通过。欢迎归来,继承者。”
轰隆一声,整条走廊灯光逐次亮起,尘封四十六年的系统重新苏醒。
我们一路前行,来到主控室。中央摆放着一台老式磁带播放机,连接着八声道扩音系统。旁边贴着一张便签:
>“若你听见这段录音,请务必全程听完。不要快进,不要中断。因为每一秒,都是一个人的生命。”
我按下播放键。
第一个声音属于林知远。
>“1977年12月17日凌晨三点十二分。这里是KL-OS-213总控室。我是林知远。此刻,‘昆仑计划’已完成全部技术闭环,离心机组连续运行一百零八小时无故障,铀-235提纯度稳定在92。8%以上。我们成功了。
>但我必须记录下这一切的真实代价。”
他的声音疲惫却清晰。
>“董明远已于昨日去世。他在最后一次调试中突发脑溢血,倒在控制台前。临终前,他只说了一句:‘别让他们抢走它。’
>赵承志被调离核心岗位,因为他拒绝在成果报告上签字承认‘集体决策主导’。他现在被软禁在家,电话监听。
>李允明被捕,罪名是‘泄露国家机密’,实际是因为他坚持保留原始实验日志。
>而我……已被列入‘思想不稳定人员名单’。吴世勋今天找我谈话,暗示只要我愿意‘配合宣传口径’,就能进入领导小组,享受副部级待遇。
>我拒绝了。
>所以我知道,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说话的机会。”
磁带继续转动,背景音里传来纸张翻动声。
>“我把所有真实数据、设计图、实验影像,分别存入三个物理隔离的存储点。紫藤备忘录、授时钟系统、孙婉清藏匿的磁带。同时,我在本系统内留存了一份终极备份??包括每位参与者的真实贡献记录、领导层干预证据链、以及……吴世勋亲笔签署的‘成果归属调整方案’。”
>
>“我不求今日昭雪。只愿未来有人能听到这些声音,看到这些字迹,然后问一句:为什么?
>为什么一群为国拼命的人,最后要躲进历史的缝隙里?
>为什么真理非得靠偷藏才能活下来?
>如果这就是代价,那么请记住:沉默不是宽恕,遗忘才是背叛。”
录音到这里停顿了几秒,然后响起第二个声音??低沉、沙哑,带着浓重西北口音。
是董明远!
>“老林,如果你听到这个,说明你也没挺过去。也好。至少咱们说的真话,还能传下去。
>我想补充一点:1968年冬天,我们在零下三十度的厂房里焊离心机外壳,手上全是冻疮。那时候没人谈钱,没人谈级别,就一句话??‘不能让国家卡脖子’。
>可现在呢?有些人拿着我们的命换来的技术,去升官发财,连脸都不红一下。
>老赵说得对:体制可以歪一时,不能歪一世。总会有人回来的。”
接着是赵承志的声音,冷静如刀锋:
>“我已经烧掉了大部分私人笔记,唯独留下三份副本,分别交给妻子、学生和一位境外友人。若我‘意外身亡’,请查1976年11月14日基地值班日志第三页背面的铅笔痕迹。那是我记录的每日数据对比表,证明吴世勋团队从未独立完成一次稳定运转。
>还有,告诉后来人:警惕那些高喊‘大局为重’的人。真正的大局,从来不是掩盖真相,而是守住人心。”
最后一段录音,来自李允明。
>“他们在审讯室逼我交代‘境外联络人’。我说没有。他们打我,用电棍,说我毁了组织形象。可我始终没说出你们的名字。
>我知道你们会怪我懦弱,不敢抗争。可我想活着,哪怕苟且地活,也要等到有人愿意听真话的那一天。
>现在我明白了,英雄不是不怕死的人,是明知没希望,仍选择不说假话的人。”
磁带结束,整个房间陷入死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