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眼睛一亮,已经从回忆之中回过神来,他朝太监点了点头,身体自然地靠在了椅子上面,脸上带着微笑。
太监立刻拿出了一卷圣旨,宣读了起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自登基以来,鞠躬尽瘁、一心为民,与朕的皇后恩爱缠绵,表率于国,十分欣慰。然帝国富庶、百姓安居,千秋大业、尚需努力!朕的皇后虽然已经为朕诞下鳞儿,册封为太子,然帝王之后,怎可唯一?古代帝王三宫六院,后宫佳丽何止三千!王子王孙繁荣昌盛,方可将帝国威名发扬光大!因此,经过朕的慎重考虑,朕已决定,自明日开始,每隔三年,在帝国范围之内广选秀女,纳入后宫,服侍于朕,繁衍帝后。选秀期间,全国禁止婚嫁一个月,所有十四岁至十六岁的未婚女子,均在选秀范围之内,由各地选秀机构集中送往京城,供朕遴选,选中者留于后宫,落选者回到原籍,方可出嫁。选秀机构由东厂负责,具体安排由焦芳择日颁布,希望各位大臣能够鼎立合作,为朕排忧解难。钦此!”
读到这儿,太监阴柔尖锐的声音停止下来,大殿之上竟然寂静无声,诸位大臣仿佛都被这纸诏书惊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竟然没有人领旨谢恩,皇帝的脸色慢慢变得阴暗起来。
焦芳早有准备,看到殿内大臣们的这副样子,他的内心冷笑不已。
他突然走前一步,大声喊道:“臣等接旨,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看到国丈大人都领旨谢恩,那些唯他是瞻的大臣们都突然醒悟过来,连忙齐声喊道:“臣等接旨,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整齐的声音响彻大殿,皇帝的脸色立即缓和了许多,他端起了桌面的茶水,喝了一口,然后徐徐地说出一番话来。
“诸位大臣,这选妃之事,朕已思量已久,终于下定决心。为了皇朝的昌盛,为了帝国的壮大,此乃绝对的有益之举,朕思量着大臣们是绝对不会反对的!再者来说,选秀纳妃之事,本乃皇家内事,大可不必征求诸位大臣的意见,可是,朕乃一介明君,不愿独断专横,还是会尊重爱卿们的意见的……不过,朕实在相信,这个为国为民之举,是不会得到任何异议的!难道不是吗?”
说到这里,皇帝眼神突然扫向群臣,犀利的目光带着凶光。
那表情已经将他的态度表达的一清二楚,众位大臣面面相觑,一时无语,空旷的大殿之中又是一片肃静。
多数的大臣并不赞同皇帝广选秀女的决定,然而,他们心中却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太仆寺卿谢迁由于顶撞皇帝而被当庭杖毙的往事,谁也不敢仿效谢迁去自讨杀身之祸。
“皇上所言极是!臣等绝无异言。皇上功德无限、劳苦功高,实在令臣等汗颜。老臣一定会效仿皇上之万一,认真安排、亲临监督、仔细筛选,为皇上选出最好的秀女!”
焦芳再次大声说道。
皇帝心中大喜,心想此件大事竟然如此容易办妥,实在是焦国丈的功劳。
他的脑海之中早已飞到了那一群群、一队队的绝色美女之间,这个搂搂、那个摸摸,雪白的胴体在他的身边拥挤、环绕,实在太过刺激!
皇帝吞了口口水,正欲夸奖焦芳几句,却突然之间横生枝节,竟然又有一位不怕死的大臣走出队伍,向他奏道:“启禀皇上,微臣为了帝国江山、社稷百姓,更为了皇上龙体安康,斗胆直谏,窃以为选秀之事不宜进行,还望皇上三思!”
皇帝看到又有大臣胆大包天、肆意顶撞,心中早已怒火中烧,再仔细一看,竟然又是户部侍郎高琰,心中更是愤怒不已,他冷冷地问道:“为何不宜进行?”
高琰仿佛没有看到皇帝的怒意,继续说道:“皇上息怒,请容微臣解释。皇后娘娘与皇上恩爱数年,早已产下太子,并又生育公主,对帝国、对皇上而言都是功不可没,早已被世人尊为国母,景仰有之;皇上也因为用情专一、不纳妃嫔而为广大民众奉为明君。而今日之诏,却要广选秀女,充入宫中,一来是否征得皇后娘娘的首肯,为皇后娘娘所认可?二来也会在帝国民众之中产生不良影响。
况且,众多妃嫔入宫侍君,恐怕于皇上的龙体亦会多有影响,皇上乃一国之君,总揽天下大事,如若身虚体弱,必将影响朝政。因此,微臣斗胆劝皇上收回圣旨,放弃选秀,天下黎民,必将感恩不尽!还望皇上三思啊!““放肆!”
不待皇帝开口,焦芳朝着高琰大声喝道。
他手指高琰,愤然说道:“高大人,你竟敢抗旨不遵,而且口出狂言,该当何罪?吾皇乃仁义慈爱之人,一切决定均为帝国,皇后娘娘当然乐于支持,此其一;至于广招秀女,乃为了繁衍帝后,广储子嗣,亦是为帝国的千秋万代之功勋,正是吾皇高尚之处,哪里会在帝国民众之中产生不良影响?此种叛逆不敬之言出自尔口,实在令人心寒!…………再者来说,吾皇身强体壮,精力旺盛,何来虚弱之说?再加上老臣为皇上配制的灵丹妙药,皇上一定能够长命万年、寿比南山的!”
高琰用鄙视的眼神望了望焦芳,再次说道:“皇上,微臣还有一谏。大殿之上,文武百官,绝大部分都对皇上忠心耿耿。然而,仍然有那么个别之大臣,不思报效朝廷、服务百姓,只会阿谀奉承、贿赂公行;遇灾难而不忧,非祥瑞而称贺,将朝廷搞的乌烟瘴气,并且蒙蔽圣心,欺君罔上!微臣以为,应该将那些只懂阿谀奉承之臣,下诏将他们投入监狱、严刑拷掠,以儆效尤才是!”
说完,高琰对着焦芳怒目而视,毫不妥协。
众大臣见高琰如此讽谏,凡正直之士或与他交好的大臣们都暗自惊心,一面感到他的谏言中肯,表达出他们的心声;而另一方面,却很是为他捏了一把冷汗!
而那些高琰的对头们或者焦芳的爪牙们却心下窃喜,心道:“这个家伙如此放肆谩骂焦大人,如此指责皇上的短处,简直就是活得不耐烦了!不消焦大人亲自出手,皇上也会让他有好瞧的!”
果然,高琰的话音刚落,皇帝就已经气得脸色苍白、浑身颤抖,拍案震怒道:“放肆!放肆!尔竟敢咆哮大殿、狂妄叛逆,竟然敢如此数落于朕!来人,给朕拖了下去,施以廷杖!”
还没等大内侍卫走上殿来,只见大殿之中有一半的大臣齐齐跪在地上,齐声说道:“臣等肯请陛下法外开恩!臣等肯请陛下法外开恩!臣等肯请陛下法外开恩!”
此大臣都乃与高琰交好之大臣,早已预料到了这副场面,为了避免高琰成为第二个谢迁,只好齐声向皇帝求饶。
然而皇帝正值盛怒之时,哪里会理会群臣的意见,大声喝道:“谁敢替逆臣求饶,朕就杖责谁!快来人,拉了下去!”
虎狼般的大内侍卫立即上到殿上,不由分说将高琰掀番在地,拽着胳膊就向殿下拖去。
高琰挣扎着,声嘶力竭地喊道:“皇上不公!微臣对皇上一片忠心、皇天可鉴!然皇上却不分青红皂白,惩罚微臣,却袒护奸臣,这让天下忠臣如何心服?皇上……”
此时的皇帝,早已经是恼羞成怒,对于高琰的喊叫不予理睬。
顷刻之间,殿上响起了“啪、啪、啪……”
的棍棒击打在肉体上的声音,高琰顿时血肉横飞,鲜血直流。
然而像谢迁一样,高琰也是个耿直的硬汉子,即便被打得皮开肉绽,他却咬牙死顶,绝不求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