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已经南下,北京守备空虚,正是我们进攻的最佳时机!”
朱樉在军事会议上分析道,“我建议,立即发兵,直取北京!”
众将领纷纷表示赞同,朱允炆也点头同意:“就依三叔之计,立即发兵,攻取北京!”
于是,朱樉率领三万精锐,从宣府镇出发,向北京进发。由于朱棣南下,北京的防守确实薄弱,朱樉的大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逼近了北京城下。
“殿下,前方斥候来报,北京城内已经出现混乱,不少官员和将领开始逃离,准备投奔朱棣。”
陈德兴奋的汇报。
朱樉点点头:“看来北京已经军心涣散,不堪一击。传令全军,加速前进,争取尽快攻下北京!”
然而,就在大军即将抵达北京城下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朱棣突然返回北京,亲自坐镇指挥防御!
“什么?朱棣回来了?”
朱樉大惊失色,“南方的形势如何?”
传信的斥候回答:“南方战事不明,但据说朱棣是接到北京危急的消息,连夜率领精锐骑兵返回的。”
朱樉沉思片刻,决断道:“不管朱棣是否回来,我们的计划不变。继续进军北京,准备决战!”
大军继续前进,很快就抵达了北京城下。
远远望去,城墙上已经布满了士兵,城门紧闭,一副严阵以待的样子。
“殿下,朱棣确实回来了。”
侦察回来的斥候报告,“据说他只带了不到五千人,其余大军还在南方。”
朱樉眼前一亮:“这是天赐良机!朱棣兵力不足,我们可以发动总攻,一举拿下北京!”
然而,北京城的防御工事极为坚固,即使守军不多,短期内也难以攻破。
朱樉决定采取分散攻击的策略,用小股部队不断骚扰,消耗敌军体力和士气,同时集中主力,寻找最薄弱的环节发动突破。
战争打响后,朱樉很快发现,朱棣虽然兵力不足,但指挥有方,防守严密,一时难以攻破。
“这样打下去,恐怕会陷入持久战。”
朱樉对众将领说,“我们需要改变策略。”
正当他们商议对策的时候,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张伟率领的南方大军已经击败了朱棣留下的军队,正在向北京方向急行军!
“太好了!”
朱樉振奋不已,“若能与张伟会师,我们就能形成对北京的完全包围,朱棣必败无疑!”
然而,好消息的同时也有坏消息:朱棣已经派出大量使者,联络关中和东北的军队,要求他们火速支援北京。
若这些援军到达,局势将再次变的复杂。
朱樉决定加快攻城速度,在援军到达前攻下北京。
他调集了所有攻城器械,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发动猛攻。
然而,朱棣的防守非常顽强,每次进攻都被击退,双方陷入了胶着状态。
一天深夜,一个意外的机会出现了:一名北京城内的守军悄悄来到朱樉的军营,表示愿意打开东门,迎接朱樉的军队进城。
“这会不会是朱棣的陷阱?”
陈德警惕的问。